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避雷
  • 7篇避雷器
  • 5篇暂态
  • 5篇绕击
  • 5篇线路避雷器
  • 5篇雷击
  • 4篇电磁暂态
  • 4篇EMTP
  • 3篇电气
  • 3篇电气几何模型
  • 3篇输电
  • 3篇ATP-EM...
  • 2篇直流
  • 2篇直流输电
  • 2篇特高压
  • 2篇特高压直流
  • 2篇特高压直流输...
  • 2篇线路防雷
  • 2篇线路雷击
  • 2篇接地极

机构

  • 11篇国网四川省电...
  • 4篇国网四川省电...
  • 4篇四川电力科学...
  • 1篇西安西电避雷...

作者

  • 17篇刘强
  • 13篇刘守豹
  • 10篇许安
  • 8篇刘小江
  • 7篇崔涛
  • 7篇雷潇
  • 5篇廖文龙
  • 4篇濮峻嵩
  • 2篇陈俊
  • 1篇张星海
  • 1篇曾宏
  • 1篇马小敏
  • 1篇崔涛
  • 1篇许安
  • 1篇王大兴
  • 1篇刘凡
  • 1篇李龙江
  • 1篇江来
  • 1篇杨雄
  • 1篇周剑锋

传媒

  • 9篇电瓷避雷器
  • 5篇四川电力技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雷击闪络风险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接地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针对目前接地极线路绝缘配合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招弧角雷击闪络试验,获取了间隙距离与雷击50%闪络电压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接地极线路的雷击闪络率计算模型,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接地极线路绝缘强度较低,招弧角的存在,增大了雷击闪络风险;接地极线路的雷击闪络率与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和招弧角间隙距离密切相关,在进行绝缘配合设计时需考虑感应雷过电压。
雷潇曾宏刘小江刘强许安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线路招弧角
电网工程评优管控策略探讨
2018年
电网优质工程评选遵循“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原则,主要评价规划及设计选型、工艺质量、工程管理、技术经济功能指标、信息系统应用、运维管理、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而工程的创优是项目管理优良的试金石,从电网工程管理特点开始出发,对工程管理创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控制策略。
刘强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创优控制策略
35kV电缆与架空混连线路雷击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电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配网系统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针对某公司35 kV电缆和架空线混连线路雷击绝缘损坏事故,使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ATP-EMTP,对其雷击特性进行分析,找出了事故原因,并为35 kV电缆和架空线混连线路防雷设计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1)混连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远低于纯架空线路;2)电缆长度对反击点的过电压影响较小,而对绕击点的过电压却有明显影响;3)在不同电缆长度下,电缆两端均安装避雷器可将电缆段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提升到纯架空线的绝缘水平以上。
刘强刘守豹许安雷潇
关键词:绝缘配置
基于雷击暂态特性分析的220kV线路避雷器通流容量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线路避雷器是进行线路绕击雷害治理的有效工具,为了降低成本、便于安装,研究者希望避雷器体积更小、质量更轻。但是减小避雷器电阻片直径必须在确保线路避雷器安全泄放雷电流能量的前提下进行。本文通过对雷击输电线路电磁暂态特性进行研究,对不同雷击条件下的雷电能量分布进行了计算,提出了在综合考虑雷电绕击高电位转移的前提下,合理使用线路避雷器,可有效降低线路避雷通流容量要求,减小电阻片直径,降低线路避雷器质量和制造成本。
刘守豹许安王大兴崔涛刘强刘小江廖文龙
关键词:线路避雷器伏安特性曲线ATP-EMTP
土壤电阻率对10kV架空线路雷害风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雷害风险的准确评估对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防雷设计与改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仿真模型,根据大量仿真数据提出了计及土壤电阻率的感应雷过电压幅值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10kV配电架空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模型,研究了土壤电阻率对雷害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10kV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幅值和雷击跳闸率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各地区的防雷设计和改造方案需根据雷电活动情况和土壤电阻率进行具体设计。
雷潇刘强刘守豹刘小江
关键词:土壤电阻率感应雷过电压配电架空线路雷击跳闸率
500kV交直流线路雷击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500 kV交直流线路是当前电力输送的主要通道,雷击跳闸是500 kV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使用电磁暂态软件ATP-EMTP对500 kV交直流线路的雷击机理进行仿真,通过对500 kV线路反击和绕击特性的比较和研究,表明500 kV交直流线路的雷击机理并无本质区别,500 kV线路雷击跳闸以绕击为主的特征是由架空输电线路电气结构决定的。研究结论为500 kV交流线路的防雷经验借鉴至±500 kV直流线路提供了思路。
刘守豹李江陵王红梅许安崔涛刘强刘小江马小敏
关键词:反击绕击电磁暂态
带自熄弧功能的直流接地极线路用绝缘子并联间隙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直流接地极线路的作用是在换流站双极非平衡运行或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时形成大地回流,由于设计缺陷接地极线路通过大电流时如果受到过电压冲击导致绝缘子间隙被击穿,有可能出现间隙无法熄弧,接地极线路设备被损坏的故障。以±800 kV宾金直流宜宾-共乐接地极线路为例,对接地极线路各种运行条件下的沿线电压分布和故障条件下的入地电流进行分析,提出了使用带自熄功能的接地极线路用绝缘子并联间隙解决现有接地极线路设计缺陷的思路,利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对该间隙在雷击条件下的电气特性和能量吸收进行了计算,论证了用带自熄弧功能的并联间隙取代现有接地极线路用并联间隙的可行性。
刘守豹许安何计谋雷潇廖文龙刘强
关键词:接地极线路并联间隙伏安特性曲线
避雷器在输电线路绕击雷害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线路避雷器被认为是治理雷电绕击跳闸的有效手段,但实际使用中常发现在绕击雷电流作用下本基杆塔线路避雷器动作而相邻杆塔绝缘子串仍闪络的情况,为此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研究了典型500 kV线路在不同地形影响下最大绕击雷电流变化情况,使用ATP-EMTP对大雷电流作用情况下绕击高电位转移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使用多基杆塔连续安装线路避雷器防治高电位转移的方法。研究表明,在易发生大电流绕击的杆塔及其前后杆塔连续安装线路避雷器,大电流绕击导致的高电位转移是可以防治的。
刘守豹许安崔涛刘强刘小江濮峻嵩
关键词:绕击线路避雷器电气几何模型
线路避雷器在220kV山越线雷害治理中的应用
2015年
雷害是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其中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雷击跳闸中绕击跳闸占大多数。线路避雷器是公认的治理线路绕击雷害的有效措施,对于地形复杂的山区线路尤其如此。首先利用电气几何模型对地形参数对线路绕击雷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接着基于电磁暂态分析软件ATP-EMTP对线路避雷器工作原理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最后以凉山电网220kV山越线防雷治理为对象,介绍了线路避雷器在雷害严重的山区输电线路防雷治理中的巨大功效。
李晓东刘守豹江来孟令川崔涛刘强
关键词:绕击线路避雷器电气几何模型
一种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检验二次端子排上每个二次端子;步骤S2:排除二次端子的故障;步骤S3:配置试验用二次端子外接线组件;步骤S4:连接外部试验仪;步骤S5:完成高压断路器机...
杨雄 谢杰 白意昌 卢贵有袁志 杨治 冷代军杨贺周剑锋刘玮 曾耀熹 方燕茹 甘浩成刘强 李皓月陆海东 宁尚志 文宗林 黎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