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军

作品数:87 被引量:482H指数:1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9篇骨折
  • 27篇钢板
  • 21篇内固定
  • 20篇关节
  • 15篇下胫腓
  • 13篇下胫腓联合
  • 12篇内固定治疗
  • 11篇肉瘤
  • 10篇钩钢板
  • 10篇骨肉瘤
  • 10篇固定术
  • 8篇下胫腓联合损...
  • 8篇疗效
  • 7篇踝关节
  • 7篇脱位
  • 7篇骨折固定
  • 7篇骨折固定术
  • 6篇锁定钢板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机构

  • 55篇解放军第17...
  • 21篇厦门大学附属...
  • 3篇厦门市海沧医...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省龙岩市...

作者

  • 75篇刘庆军
  • 37篇丁真奇
  • 36篇林斌
  • 32篇郭林新
  • 21篇郭志民
  • 20篇练克俭
  • 13篇陈卫
  • 13篇郭延杰
  • 11篇陈志达
  • 11篇吴进
  • 8篇康两期
  • 8篇缪建云
  • 7篇翟文亮
  • 7篇曾文容
  • 5篇吴欣宇
  • 4篇刘晖
  • 4篇康两奇
  • 4篇陈长青
  • 4篇黄砖枝
  • 4篇余爱玉

传媒

  • 11篇中国骨与关节...
  • 7篇临床骨科杂志
  • 7篇骨与关节损伤...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2009年全...
  • 3篇第三届全军创...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踝关节融合内固定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踝关节炎是常见踝关节病变,对于大部分严重踝关节炎患者和一些踝关节病变晚期患者,踝关节融合术是常用治疗方法。通常认为踝关节融合内固定术是首选术式,内固定方式包括钢板、螺钉、髓内钉等,但其均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该文就踝关节融合术固定方式、关节镜的应用、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林需枰刘庆军丁真奇林斌
关键词:踝关节关节融合术内固定并发症
异体骨管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 9月~2003年9月应用结合自体松质骨的异体骨管前路移植内固定,治疗2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瘫痪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2个月,平均15个月...
刘庆军丁真奇郭林新练克俭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前入路异体骨移植
文献传递
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被引量:12
2003年
胫腓骨下段骨折,临床上十分常见.如处理不妥,肢体极易病废.自1997年11月~2002年11月,分别采用AO苜蓿叶形钢板(简称三叶形钢板)、MAY胫骨远端腓侧解剖性钢板(简称解剖钢板)、交锁髓内钉(简称交锁钉)治疗74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刘庆军郭林新林斌练克俭郭延杰郭志民
关键词:内固定三叶形钢板解剖钢板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估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分析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完成25例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5~51岁,平均42.4岁。脊髓型颈椎病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混合型5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9~22个月,平均15个月。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JOA评分为(8.5±1.0)分,末次随访时为(15.5±1.0)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颈痛视觉评分、颈肩障碍疼痛指数与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所有病例未见假体下沉、移位以及症状加重者。1例患者术后11个月随访时发现假体周围有异位骨化形成,2例术后置换节段出现后凸。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存在特有的并发症,应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规范的手术操作。
林斌冯万立郭志民刘庆军
关键词: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颈椎病并发症
玻璃酸钠对椎板切除后硬脊膜周围粘连的预防作用被引量:4
1998年
为探讨玻璃酸钠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脊膜周围粘连的疗效,选择22例胸腰椎椎板减压术后患者,于减压后裸露的硬脊膜上涂布玻璃酸钠2ml,经8个月至2年的随访,22例症状均无复发,初步临床结果表明:玻璃酸钠可防止椎板减压后硬脊膜周围的粘连,无局部与全身不良反应,并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优点。
郭林新郭延杰练克俭丁真奇陈志伸康两期余爱玉刘庆军郭志民瞿文亮林坤山
关键词:玻璃酸钠硬脊膜
新型下胫腓联合弹性钩钢板与传统下胫腓钩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自行设计一种新型下胫腓联合弹性钩钢板,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其与传统下胫腓钩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下胫腓联合分离性损伤患者51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2...
刘庆军
关键词:内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
全反式维甲酸调控miRNA-34a-E2F1-Eag1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体外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ATRA处理人骨肉瘤143B细胞,选取影响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采用MTS法、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ATRA处理后14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TRA处理后骨肉瘤143B细胞中miRNA-34a(miR-34a)、E2F1和Eag1的表达变化。干扰miR-34a和过表达E2F1,检测143B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miR-34a、E2F1和Eag1表达的变化。结果ATRA浓度为10μmol/L、处理72 h对143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明显。10μmol/L ATRA作用72 h的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73±3)个比(182±5)个,t=21.46,P<0.01;(94±3)个比(203±7)个,t=13.70,P<0.01]。10μmol/L ATRA可促进143B细胞中miR-34a的表达,抑制Eag1和E2F1的表达(均P<0.01)。与ATRA组比较,处理72 h后ATRA+miR-34a干扰组可恢复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存活率(41.0±2.2)%比(25.0±3.6)%,t=108.68,P<0.01]。与ATRA组比较,ATRA+miR-34a干扰组可恢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122±14)个比(64±10)个,t=21.06,P<0.01;(103±10)个比(59±8)个,t=24.27,P<0.01],并可促进细胞中Eag1和E2F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与ATRA组相比,ATRA+E2F1过表达组可恢复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存活率(40.0±3.4)%比(24.0±3.1)%,t=108.74,P<0.01],可恢复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78±12)个比(29±8)个,t=13.52,P<0.01;(75±12)个比(49±10)个,t=6.28,P<0.01],并促进细胞中Eag1和E2F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结论ATRA通过调控miRNA-34a-E2F1-Eag1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其可能成为骨肉瘤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
陈志达陈云萍宋超林剑彪刘庆军吴进
关键词:骨肉瘤微RNAS钾通道细胞增殖肿瘤侵润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2
2006年
郭林新林斌郭志民刘庆军丁真奇郭延杰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治疗前后联合入路前路减压后路手术
Etheràgo-go1调控STAT3-VEGF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增殖和侵袭的研究
目的检测Etheràgo-go1(Eag1)通道在人骨肉瘤中的表达作用并探索其调控骨肉瘤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
吴进刘庆军
关键词:骨肉瘤增殖VEGFSTAT-3
沉默Ether à go-go 1基因调控VEGF/PI3K/AKT抑制骨肉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检测沉默Ether à go-go 1(Eag1)基因对骨肉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抑制Eag1表达的短发卡RNA(short hair RNA,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Ad5-Eag1-shRNA并感染骨肉瘤细胞株。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 analysis,WB)检测Ad5-Eag1-shRNA的感染效能。采用CCK-8法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感染前后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裸鼠骨肉瘤体积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WB技术分别检测感染前后裸鼠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采用WB技术检测感染前后骨肉瘤细胞中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的表达变化。结果: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Eag1-shRNA具有良好的感染效能。感染Ad5-Eag1-shRNA可沉默骨肉瘤中Eag1的表达并能有效地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裸鼠骨肉瘤生长(均P<0.001),同时下调裸鼠骨肉瘤组织中MVD密度和VEGF的表达(均P<0.001)。感染Ad5-Eag1-shRNA可下调骨肉瘤细胞中VEGF的表达(P<0.05)并抑制PI3K和AKT的磷酸化(均P<0.001)。结论:沉默Eag1可能通过调控VEGF/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增殖和血管生成。
吴进刘庆军曾文容吴采荣戴立林陈志达
关键词:ETHER骨肉瘤血管生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