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峥
- 作品数:45 被引量:213H指数:6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效果
- 2022年
-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总计纳入86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诊治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患者,以电脑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各43例的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观察组给予放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上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效果显著,可提升疾病临床控制有效性,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药物安全性理想,临床总体价值显著,值得借鉴及运用。
- 李静杨庚武刘峥
- 关键词:乳腺癌胸壁复发放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被引量:21
- 1999年
- 目的 :分析比较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1986~ 1993年收治 10 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 ,49例单纯放疗 (Ⅰ组 ) ,2 5例单纯手术切除 (Ⅱ组 ) ,2 7例手术切除加放疗 (Ⅲ组 )。结果 :3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Ⅰ组 77.5 %、Ⅱ组 6 0 .0 %、Ⅲ组 2 9.6 % ,以Ⅲ组局部复发率最低 (P <0 .0 1) ,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Ⅰ组85 .7%、Ⅱ组 76 .0 %、Ⅲ组 5 9.2 % ,仍以Ⅲ组为最低 (P <0 .0 5 )。 3组 1年生存率分别为Ⅰ组 5 9.2 %、Ⅱ组 84.0 %、Ⅲ组 92 .5 % ,以Ⅲ组预后最佳 (P <0 .0 5 ) ,3年生存率分别为Ⅰ组 10 .2 %、Ⅱ组 16 .0 %、Ⅲ组 33.3% ,其中Ⅰ、Ⅲ组比较 ,Ⅲ组优于Ⅰ组 (P <0 .0 5 )。结论 :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手术加放疗优于单纯手术切除和单纯放射治疗。
- 孙洁李庆琪汪春林刘峥
-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复发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紫杉醇联合恩度治疗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比较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紫杉醇联合恩度治疗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82例晚期I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41例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恩度治疗,B组41例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恩度治疗,均治疗3个周期。疗程结束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2组和A组不同分子分型的近期疗效,采用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B)评价生存质量,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3.66%、90.24%,明显高于B组的31.71%、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A组不同分子分型的疗效进行比较显示,Luminal A型ORR、DCR分别为76.47%、100.00%,明显高于Luminal B型的45.45%、90.91%,HER2过表达型的37.50%、87.50%,三阴型的20.00%、60.00%;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ORR、DCR高于三阴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四肢麻木、关节肌肉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7.32%、12.20%,低于B组的29.27%、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总评分、生理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A组总评分、生理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分别为(121.25±16.84)、(22.89±3.92)、(22.55±3.81)分,明显高于治疗前[(111.06±14.52)、(20.73±4.26)、(20.70±3.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总评分、生理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恩度治疗晚期ILC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优于紫杉醇联合恩度。
- 李静王志芬张晓慧李颖刘峥
-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紫杉醇恩度安全性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浸润性小叶癌的疗效及对血清LDH、AL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晚期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肿瘤科科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ILC患者,按双盲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予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化疗,对照组予以培美曲塞+顺铂化疗,2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血清中期因子(MK)、血小板第4因子(PF4)、LDH以及ALP水平,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B)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40.00%)高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MK、PF4、LDH以及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K、PF4、LDH以及ALP水平分别为(0.34±0.32)pg/mL、(0.46±0.17)ng/mL、(81.47±5.16)U/L、(37.52±6.14)U/L,均低于对照组[(2.18±0.96)pg/mL、(2.39±1.02)ng/mL、(123.49±13.25)U/L、(58.19±8.4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2组患者FACT-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FACT-B评分为(122.96±13.47)分,高于对照组[(110.62±1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ILC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血清LDH、ALP水平,提升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王志芬李静杨庚武牛广旭刘峥
-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 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是蒽环类的一种新的抗肿瘤抗生素,本文使用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以及毒副反应进行了论述。
- 刘峥尹继磊杨志勇王振兴
-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吡柔比星抗肿瘤抗生素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进展期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XELOX化疗临床观察
- 刘峥李海燕尹继磊张振军
- 课题研究以NCCN指南为指导,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观察了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同期XELOX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研究采用三维适型放疗技术(CT定位,将术后肿瘤临床靶区(CTV)定义为吻合器及淋巴引流区...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癌
- 车叶草苷调节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对肝细胞癌细胞活性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车叶草苷调节Ras蛋白(Ras protein,RAS)/Raf蛋白激酶(Raf protein kinase,RA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活性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HCC-LM3以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筛选车叶草苷体外最佳作用浓度。将HCC-LM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不作其他干预)、车叶草苷组(3 mmol/L车叶草苷进行干预)、ML-098组(0.5μmol/L RAS激活剂ML-098进行干预)、车叶草苷+ML-098组(车叶草苷3 mmol/L和RAS激活剂ML-098终浓度0.5μmol/L联合干预)。以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HCC-LM3细胞活性、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CC-LM3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RAS/RAF/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制备HCC-LM3裸鼠原位癌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 ml/kg生理盐水)、车叶草苷低剂量组(25 mg/ml车叶草苷)、车叶草苷中剂量组(50 mg/ml车叶草苷)、车叶草苷高剂量组(100 mg/ml车叶草苷)。检测各组裸鼠肝体比、肿瘤长径。以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细胞增殖指数;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裸鼠肿瘤RAS/RAF/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车叶草苷组HCC-LM3细胞凋亡率、裂解凋亡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与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9,caspase-9)蛋白表达均升高(P均<0.05),细胞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RAS蛋白表达、p-RAF/RAF、p-MEK/MEK、p-ERK/ERK均降低(P均<0.05);ML-098对HCC-LM3细胞各指标的作用与车叶草苷相反(P<0.05)。与车叶草苷组相比,车叶草苷+ML-098组HCC-LM3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与Bax、caspase-9蛋白表达
- 张小龙王军委李岩刘雪刘峥张继光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活性移植瘤
- miR-490-3p、miR-503-5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490-3p、miR-503-5p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02例HCC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中miR-490-3p、miR-503-5p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HCC患者癌组织中miR-490-3p、miR-503-5p表达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miR-490-3p、miR-503-5p表达HCC患者的总体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生存曲线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HCC癌组织中miR-490-3p、miR-503-5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6±0.23、0.91±0.22,均低于癌旁组织(分别为1.90±0.31、2.12±0.41,均P<0.001)。HCC癌组织中miR-490-3p、miR-503-5p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中国肝癌分期(CNLC)有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数目、HBsAg、术前甲胎蛋白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490-3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62%(44/52)、48.00%(24/50),miR-503-5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7.76%(43/49)、50.94%(27/53)。miR-490-3p低表达组、miR-503-5p低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明显低于miR-490-3p高表达组、miR-503-5p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16.231,10.604,P<0.001,0.001)。CNLC分期Ⅲa期、肿瘤最大径≥5 cm、低分化程度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miR-490-3p、miR-503-5p表达升高是保护因素。结论HCC患者的miR-490-3p、miR-503-5p表达降低,两者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军委张小龙李岩刘峥张继光岳亚玲
- 关键词:肝细胞癌病理特征预后
- 藁本内酯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藁本内酯(LIG)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拟态及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 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12.5、25、50、100、200μmol/L LIG处理食管癌细胞EC-109,检测细胞活性,筛选适宜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EC-109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LIG低、中、高浓度组(LIG-L、LIG-M、LIG-H组),LIG高浓度+RhoA激活剂Naciclasine组(LIG-H+Naciclasine组)。Edu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观察血管生成拟态;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及RhoA、ROCK蛋白表达,裸鼠移植瘤实验验证LIG对食管癌肿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hoA、ROCK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IG-L、LIG-M、LIG-H组EC-109细胞血管拟态管状结构依次减少,Edu阳性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RhoA、ROCK表达依次降低,P21、细胞凋亡率、Bcl-2相关蛋白(Bax)、胱天蛋白酶(Caspase)-3表达依次升高(P<0.05)。RhoA激活剂Naciclasine可部分逆转LIG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拟态的改善作用。裸鼠移植瘤实验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LIG组裸鼠移植瘤生长减缓,肿瘤体积减小,RhoA、ROCK、VEGF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LIG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拟态,促进食管癌细胞凋亡。
- 郝凯凯王晓敏刘峥刘东洋李静
- 关键词:藁本内酯食管肿瘤RHO相关激酶类肿瘤移植
- 进展期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XELOX化疗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的不良反应及疗效。方法进展期胃癌D2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做化疗,方案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3D-CRT技术与同期XELOX方案化疗。放疗第1天及第22天给予奥沙利铂130mg/m2,第1~14天及22~35天,卡培他滨1250mg/m2口服。RO术后放疗剂量50Gy/25次,R1术后残存区瘤床局部加量10Gy,放疗靶区主要是胃癌区域淋巴结,R1术后放疗靶区还包括残存区瘤床。放疗完成后继续化疗4个周期。结果 12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观察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91.67%(55/60)、78.33%(47/60)、50.00%(30/60),中位生存时间38个月;对照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78.33%(47/60)、53.33%(32/60)、28.33%(17/60),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2组1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年总生存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胃肠道反应有所增加,Ⅲ~Ⅳ度骨髓抑制观察组16.67%略高于对照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消化道反应仍是观察组稍高,分别为13.33%和8.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近期不良反应可耐受,疗效好于单纯化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 尹继磊刘峥李海燕杨庚武张振军鲁爱芹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手术三维适形放疗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