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光
- 作品数:35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Ⅲ型胶原肾小球病一例被引量:5
- 2005年
- Ⅲ型胶原肾小球病又名胶原纤维性肾小球病(collagenofibrotic glomerulopathy),是1979年由日本学者首次报道的一种新型肾小球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内有显著的Ⅲ型胶原沉积.临床首发症状主要为肾病综合征(NS)或大量蛋白尿,呈缓慢进展,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1-3].近年来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陆续报道[1-11].为提高对Ⅲ型胶原肾小球病的认识,现报告1例.
- 刘学光赵仲华刘晔张志刚郭慕依
- 关键词:肾小球病肾小球疾病大量蛋白尿胶原沉积病理特点
-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膜性肾炎和肾淀粉样变一例被引量:4
- 2005年
- 肾病综合征(NS)由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引起者十分少见(<2%).据最近英文文献统计,由CLL或B细胞淋巴瘤所引起的肾小球病全世界仅有43例,其中最常见者是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其次是膜性肾炎(MGN)[1].在同一病例中,同时被证实为膜性肾炎合并肾淀粉样变者极其罕见,现报告1例.
- 刘晔张志刚刘学光蒋智铭任加强郭慕依
-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淀粉样变膜性肾炎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文献统计CLL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抗肾小球基底膜新月体肾炎一例被引量:1
- 2006年
- 现报道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抗肾小球基底膜型新月体肾炎。
- 江静余晨刘学光赵振峰丁小强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球基底膜新月体肾炎
- 线粒体相关肾病2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总结2例线粒体相关肾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例线粒体相关肾病患儿的病史特点、肾脏病理、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家族史等资料。采用外显子捕获的方法对4 000种人类单基因病的相关致病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包括线粒体DNA A3243G等37个基因和ADCK4等13个参与辅酶Q10生物合成的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用Sanger法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并在家系中进行突变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儿男女各1例。女性患儿11.7岁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和肾功能异常,无肾外症状,肾脏病理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检测到NPHS1基因已报道的p.E447K和p.G601A杂合突变,ADCK4基因纯合p.D209H错义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家系突变分析发现,NPHS1基因p.E447K和p.G601A杂合突变均来自父亲,其哥哥也有相同的基因型,其母亲不携带该2个突变;患儿父母和哥哥分别携带p.D209H杂合突变。男性患儿出生后起病,多个系统受累,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心脏和大血管多发畸形,肾病综合征。检测到COQ6基因的纯合p.R360W错义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家系突变分析显示,患儿父母分别携带杂合p.R360W错义突变。ADCK4基因p.D209H错义突变和COQ6基因p.R360W错义突变经在线软件Poly Phen和SIFT预测为有害性突变,经多物种蛋白序列比对,2个突变位点均具有保守性。结论 2例患儿肾脏表型分别由辅酶Q10合成基因ADCK4和COQ6突变引起的线粒体相关肾病。新发现p.D209H和p.R360W突变分别丰富了ADCK4和COQ6基因突变谱。
- 李国民孙利沈茜徐虹方晓燕曹琦刘海梅翟亦晖吴冰冰刘学光杨青
- 关键词:线粒体病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 中药治疗1例脂蛋白肾病被引量:2
- 2017年
- 脂蛋白肾小球病(lipoprotein glomerulopathy,LPG)也称脂蛋白肾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组织学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脂蛋白性血栓形成,临床常表现为脂质代谢障碍、严重蛋白尿并最终进展至肾功能衰竭。近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诊断1例LPG,以中医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薛汝群陈万佳钟逸斐赵仲华蔡小凡刘学光
- 关键词:脂蛋白肾病肾小球中药
- 淋巴细胞增生症伴糖尿病合并免疫类晶体肾小球病一例被引量:1
- 2005年
- 免疫类晶体肾小球病(immunotactoid glomerulopathy,ITG)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肾小球病,电镜检查显示肾小球内存在有序性微管状或原纤维结构沉积为其特点.现报告1例淋巴细胞增生症伴糖尿病合并免疫类晶体肾小球病病例.
- 张志刚赵仲华徐辉刘晔刘学光郭慕依
- 关键词:细胞增生症肾小球病伴糖尿病免疫电镜检查
- 肾上腺髓质素与肾小球疾病被引量:4
- 2001年
- 肾上腺髓质素 (AM)是从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提取 ,属降钙素基因相关性多肽 (CGRPs)超家族的一员 ,是由5 2个氨基酸构成的小分子多肽 ,分子内部有一环状结构 ,C 末端酰胺化。AM通过第二信使cAMP和NO介导扩张血管和利钠的作用 ,并且能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它定位于体内多种器官和组织 ,并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发挥其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
- 刘学光郭慕依
-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肾小球系膜细胞学肾小球疾病
- 几种常见抗体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和超微结构的形态对比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通过比较观察几种常见抗体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的免疫荧光和超微结构的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其识别能力和诊断水平。结果显示,一些常见抗体介导的肾小球病,如IgA肾病(包括紫癜性肾炎)、膜性肾病、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Ⅰ型)、狼疮性肾炎(Ⅳ型)的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所显示的抗体或免疫反应产物有较好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提高对抗体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典型肾小球超微结构形态特征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将十分有助于对肾小球疾病作出正确的病理学诊断。
- 刘晔赵仲华徐辉刘学光张志刚郭慕依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抗体介导免疫荧光超微结构
- 肾上腺髓质素对大鼠系膜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 刘学光
-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系膜细胞氨基末端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回输转染饰胶蛋白聚糖基因的肾系膜细胞对大鼠抗thy-1血清性肾炎的拮抗作用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以转染饰胶蛋白聚糖 (decorin)基因的肾系膜细胞 (MsC)为载体 ,经肾动脉回输入抗thy 1血清性肾炎大鼠肾小球 ,观察其存活情况及对模型大鼠肾小球病变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载有目的基因 (decorin)片段转入正常MsC株而获得阳性表达之细胞克隆 ;经尾静脉注射兔抗大鼠thy 1血清 (ATS)复制其抗thy 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 ;经左肾动脉将转基因MsC回输入thy 1肾炎大鼠肾小球 ,并经该鼠MsC原代培养、BrdU和decorin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观察其生存情况 ;应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纤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研究对thy 1系膜增生性肾炎动物模型肾小球病变的影响。 结果 经制备兔抗大鼠ATS ,将其从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成功复制thy 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经左肾动脉直接注入转染decorin基因的MsC克隆 (D A6) ,经原代培养证实其生长活跃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其细胞核和细胞质均可分别表达BrdU和decorin蛋白。与未经注射对侧肾相比 ,回输侧肾的肾小球TGF β1、纤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均降低 ,分别为TGF β14d时P <0 .0 5和纤连蛋白、Ⅳ型胶原 1~ 2d时P <0 0 1。结论 通过肾动脉直接输入法将转染decorin基因的细胞克隆回输入大鼠抗thy 1血清性肾炎肾小?
- 王慧君张志刚刘学光张秀荣陈琦郭慕依
- 关键词:回输转染细胞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