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奉觉
- 作品数:31 被引量:55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树木蒸腾耗水测算技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52
- 1997年
- 1989—1991年,分别在山东(I-69杨)与宁夏(合作杨)人工林中,用五种方法(整树容器法、热脉冲法、快速称重法、稳态气孔计法和微气象法)进行了蒸腾耗水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以整树容器法测定的单株日耗水量为100%,则水分饱和下快称法相应值为130%—140%;气孔计法值为291%;热脉冲法值为90.14%。2.以热脉冲法测定的日耗水量为100%,则快称法的测值为88%(六年生树)与112%(二年生树)。3.气孔计法测值高于快称法,在宁夏干旱地区为后者的130%—190%,在山东较湿润地区为240%—320%。4.微气象法中午蒸腾值十分接近整树容器法与热脉冲法,其误差小于2%。
- 刘奉觉郑世锴巨关升吴衍德
- 树木蒸腾耗水量的测算方法被引量:21
- 1991年
- 本文介绍了快速称重法的简要操作、离体称重偏差的订正方法和人工林蒸腾耗水量的估算技术,引入了估算参数及空间、叶位、白昼时间长短、气候等因素,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
- 刘奉觉
- 关键词:蒸腾耗水量测算法
- 用热脉冲速度记录仪(HPVR)测定树干液流被引量:77
- 1993年
- 树木蒸腾耗水是环境生态平衡(水分)的重要因素。由于树体高大,环境、时间、空间变异因素复杂,测定工作十分困难。在林木生态系统中,水分运动的途径是,树木根部吸收土壤水分,通过树干(木质部上升液流)输送到树冠部,从叶表面蒸腾散失到大气中,即所谓“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在此过程中,树干是水流通道的咽喉部位,树干液流量的大小制约着冠部蒸腾量的变化。因此。
- 刘奉觉郑世锴巨关升Edwards WRN
- 关键词:树干
- 杨树留根育苗和截干打孔深栽造林系列技术的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为解决我国南方杨树造林苗木质量普遍不高和由此造成的造林质量不高的问题 ,利用美洲黑杨和欧美杨根系具有连续多年多次萌发的能力 ,将苗圃挖根起苗改为留根育苗 ,利用幼龄基干内根原基多和发生不定根能力强的特点 ,将带根苗造林改为截干打孔深栽造林 ,开展了杨树壮苗育苗技术和提高造林质量的新方法的研究 ,研究出杨树留根育苗和截干打孔深栽造林系列技术。该技术由于育苗和造林栽植方法的改进 ,不但提高了育苗和造林质量 ,而且降低了成本 ,经济效益好。同时因方法简便 ,易于为群众接受 ,已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滨湖地区广泛应用 ,大大扩大了杨树种植面积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杨树培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 王希群丁振志郑世锴刘奉觉王宏乾徐邦新
- 关键词:杨树造林苗木美洲黑杨欧美杨萌发
- 杨树留根育苗和截根苗深栽中间试验被引量:3
- 1992年
- 欧美杨和美洲黑杨的根桩具有连续多年萌发的能力,适于留根育苗;另一方面,其幼年茎干内根源基发达,发生不定根的能力强,适于截根深栽。根据这两个特点我们从1982年以来先后四次在嘉鱼县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根苗深栽试验,试验总面积460亩,在210亩土地上进行杨树留根育苗试验,以常规的插条育苗和带根苗造林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插条育苗相比,留根育苗简化了育苗工序,节省种条,降低育苗成本,而且还提高苗木质量和出圃率;截根苗深栽的成活率高,生长比常规造林快,便于包装运输,节省运费。留根育苗及截根苗深栽是一项有效和适用的杨树育苗一造林系列技术。
- 徐邦新邓儒继王希群王宏乾郑世锴刘奉觉蒋茂江陈永新
- 关键词:杨树育苗深栽
- 集约栽培的杨树人工林碳汇功能量化的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森林固定CO2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如何计算分布很广的杨树人工林的碳汇量成为一个实际问题。作者设计和营造了各种密度的杨树试验林,设置了固定标准地,对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材积生长量进行了测定。作者将杨树人工林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数据,换算为固碳量和CO2固定量,再根据相应的材积算出材积的CO2换算系数为1.27。计算杨树人工林碳汇时用此系数换算,可能比常用的粗略换算系数1.83更准确。
- 郑世锴刘奉觉
-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
- 西部大开发与生态水资源合理利用被引量:5
- 2000年
- 刘奉觉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生态恶化水资源
- 几个水分生理指标的主分量分析(摘要)
- 刘奉觉郑世锴臧道群
- 关键词:耗水率植物散发植物生理学水分代谢
- 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灌水与林木生长的关系被引量:7
- 1991年
- 70年代以来,集约栽培的杨树人工林(杨树速生丰产林)在我国有了快速的发展,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这种人工林近年正在向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发展。据宁夏青铜峡市树新林场试验,合作杨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效益比过去提高了3~5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干旱地区林木丰产栽培中灌水是关键的措施,如何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利用较少的灌水量得到较多的木材,即所谓林木节水栽培,是当前干旱地区人工林发展的重要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在干旱地区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为了探讨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合理用水技术,于1989年设置了林木灌溉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田间供水量、林木生长指标与水分生理指标,分析供水对生长和水分生理过程的影响,为林木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依据。
- 陈兰岭辛忠智李宝琪郑世锴刘奉觉
- 关键词:杨树丰产林速生林
- 用叶圆片称重法测定叶面积
- 刘奉觉
- 关键词:重量法叶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