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玻璃体
  • 1篇眼外伤
  • 1篇折叠
  • 1篇折叠人工晶状...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 1篇人工晶状体
  • 1篇无晶体
  • 1篇无晶体眼
  • 1篇内固定
  • 1篇晶状体
  • 1篇晶状体玻璃体
  • 1篇巩膜
  • 1篇巩膜隧道
  • 1篇玻璃体切割
  • 1篇玻璃体切割手...

机构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郝少峰
  • 2篇刘培峰
  • 1篇张钢琴
  • 1篇李会琳
  • 1篇李林
  • 1篇解瑞

传媒

  • 2篇长治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玻切术治疗眼外伤临床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外伤的方法、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采用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激光光凝和(或)电凝治疗严重眼外伤16例18眼,术后观察并发症及视力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3眼(72%),视力不变者4眼(22%),视力下降者1眼(4%),5眼眼内异物均摘除。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眼外伤效果好,同时可以处理多种并发症,能较好地恢复视功能。
郝少峰李林刘培峰张钢琴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手术眼外伤
巩膜隧道内固定折叠晶体治疗玻切术后无晶体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巩膜隧道内固定折叠人工晶状体治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37眼巩膜隧道内固定折叠人工晶状体治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资料。37例37眼均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3个月以上无囊膜、无晶体,进行Ⅱ期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3例(8.1%)做主切口时出现短暂低眼压,4例(10.8%)于长针和BD针穿过睫状体进入后房时有少量出血,术中经术者的处理,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7例均无低眼压、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1例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未予特殊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比较术前矫正视力、术后1日、术后7日、术后1个月、末次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具体视力值,发现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矫正视力好。比较术前SIM K值、术后7日、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SIM 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SIM K值趋于稳定。结论:巩膜隧道内固定折叠人工晶状体安全有效,是治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较好的选择之一。
郝少峰李会琳解瑞刘培峰
关键词:折叠人工晶状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