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
-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宋初颂美讽谕赋的新变被引量:2
- 2004年
- 宋朝建国之初,并没有立刻出现值得文人们歌颂的盛世气象,因而,太祖时颂美讽谕政治的赋很少。太宗通过种种措施加强重文的风气,努力营造一种太平气象,颂美讽谕赋的创作逐渐走向繁荣。"澶渊之盟"后,真宗东封西祀,以掩盖惭德,粉饰太平,描写典礼、祥瑞的辞赋大量涌现。宋初颂美讽谕赋的创作,有踵武汉晋赋风的倾向,同时受当时政治、心态、学术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系列特征:一,描写典礼的赋大量涌现;二,一些赋中出现富于太平景象的世俗情调;三,讽谕政治的内容被突出强化了,且重在穷究治乱之理。
- 刘培
- 关键词:北宋辞赋颂美讽谕典礼
- 屈骚传统的复兴与王令的辞赋创作
- 2005年
- 北宋中期,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文人们建功立业的热情高涨,屈骚忧国忧民、反抗现实的传统被发扬光大,骚体创作勃然而兴。作家们通过骚体来发愤抒情,激励名节,追求雄豪横放的奇峭美。在辞赋创作中最能体现发愤抒情特色的是王令。他的辞赋继承屈骚对独拔流俗、峻洁高尚的人格美的追求,以强烈的情感反抗现实压抑,在艺术表现和风格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屈骚浪漫主义传统。
- 刘培
- 关键词:骚体忧国忧民
- 情理兼备的学人之赋——论刘敞、刘分攵的辞赋创作被引量:4
- 2003年
- 刘敞,刘分攵的辞赋创作与学术思想紧密结合,颇有可观之处。刘敞的辞赋表现出以道德自命而特立于衰世的孤独感、使命感和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并围绕义、利,对人生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刘分攵的辞赋表现了对社会人生的冷峻分析和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以及淡泊自守的人生态度。
- 刘培孙嘉镇
- 关键词:刘敞辞赋学术
- 文赋的形成被引量:3
- 2004年
- 文赋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形成的一种赋体。议论化是文赋的重要特征,这与儒学的复兴、科举由重诗赋到重策论的转变、律赋的议论化风气密切相关;情理相得、理趣盎然是文赋的又一特征,于平静中追求深刻哲理的文人情怀,散文抒情化功能的加强是形成这一特征的重要原因。文赋的语言风格与中唐以来辞赋和骈体文的散文化趋向、宋代的破体为文之风有密切的联系。
- 刘培
- 关键词:文赋策论律赋议论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化
- 论欧阳修对赋境赋艺的开拓被引量:1
- 2005年
- 欧阳修的辞赋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均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索。他的辞赋积极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同时又重视辞赋的抒情功能和娱乐功能,重新确立了辞赋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散体文风向各种文体浸透的背景下,他以简练传神、以散御骈的行文风格树立了适应时代的美文标准,确立了文赋的地位,突破了不同赋体的文体风格。
- 刘培
- 关键词:辞赋经世致用
- 论北宋中期辞赋的特征
- 宋代辞赋经过宋初七十余年的发展,至宋仁宗亲政的明道年间,逐渐呈现出诸体并作、异彩纷呈的局面。文人们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扬弃,推陈出新,对辞赋的主题意蕴和艺术表现均作了有益的探索,逐渐形成了重实用、重理趣、集大成而求变...
- 刘培
- 关键词:北宋中期学术思潮汉大赋
- 文献传递
- 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研究
-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自产生以来就饱受争议,其焦点集中在它的娱乐性。与其他文化形态不同,大众文化能够广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抓住并迎合了大众的娱乐趣味,这成为许多精英文化论者批评大众文化的矛头指向。在传媒已从传...
- 刘培
- 关键词:大众文化批判性反思
- 文献传递
- 生气远出 意思萧散——论文同的骚体创作
- 2003年
- 北宋中期 ,随着党争的加剧 ,骚体创作悲凉之气渐渐淡薄 ,转而寻求精神的自由和对世俗人生的超越。文同的骚体表现对绝对自由的艺术境界的追求 ;表现对世俗的厌弃和对独拔流俗之上的人格美的向往 ;描绘冰清玉洁、自在逍遥的神女形象 ,充分表现了当时辞赋创作疏离屈骚传统、超越世俗人生的倾向。庄学素养、淡泊的襟怀、蜀地的文化品格、当时的政治环境等都影响着文同骚体的风格。
- 刘培
- 关键词:北宋骚体文同庄学
- 论宋初抒情言志赋被引量:1
- 2005年
- 宋初许多文人喜欢以辞赋来抒情言志。一些沉浮于宦海的文人,多以赋来抒发自己谋于稻粱、身为形役的苦闷;一些有志于挽救世道人心的文人,则以赋来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抨击失之于道德的“小人”。宋初的抒情言志赋围绕着感慨自身遭际和表现人格理想两大主题展开。
- 刘培
- 关键词:宋初辞赋抒情言志道德
- 论宋初辞赋的特征
- 2004年
- 在社会人文诸因素的影响下 ,宋初辞赋呈现出一些引人注目的特征 :( 1)沉潜内转的时代精神影响着辞赋的审美取向。宋初赋追求情感的宁静和平 ,不喜铺张扬厉、虚构夸张。 ( 2 )重学风气影响着辞赋的发展。科举试赋明经术而重胸襟学殖 ,宋初辞赋因此经历了一个由浅丽流畅向典雅博奥的发展过程。 ( 3)儒学复兴影响着辞赋的价值趋向。宋初颂美讽喻赋的创作相当兴盛 ,赋中议论的成分大量增加 ,儒学对说理赋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 4 )力求创新的变革精神促进了辞赋的新变。宋初辞赋在风格、体制、语言表现诸方面均有重大突破 。
- 刘培
- 关键词:辞赋审美取向科举制度儒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