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向阳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吕梁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疗效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心尖
  • 1篇心尖部
  • 1篇心尖部起搏
  • 1篇心绞痛
  • 1篇心室
  • 1篇心脏起搏
  • 1篇心脏起搏器
  • 1篇心脏事件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分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同型

机构

  • 4篇吕梁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刘向阳
  • 1篇薛立新
  • 1篇张海平
  • 1篇薛瑞芳
  • 1篇杨志伟

传媒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010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近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老年组(60岁以上),两组患者均接受P C I术治疗,对观察两组之间即刻成功率、并发症、围术期病死率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发生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双支、多支及复杂病变多于中青年组,中青年组单支或简单病变多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平均每例植入支架数、治疗病变数多于中青年组(P<0.05);手术即刻成功率,中青年组100%,老年组患者有1例发生冠脉穿孔破裂,PCI即刻成功率为98.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推行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成功率与中青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值得关注。
刘向阳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安全性
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不同干预方案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变化意义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不同干预方案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叶酸+维生素B。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罗布考500mg,2次/d。观察三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12周Hcy、ADMA水平及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2、12周Hcy、ADM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12周Hcy、ADMA水平较治疗前、治疗后2周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2、12周Hcy[(14.94±5.13)、(10.91±3.85)μmol/L]、ADMA[(0.17±0.08)、(0.12±0.05)μmol/L]水平均较治疗前[(22.42±9.28)μmol/L和(0.21±0.12)μmol/L]明显降低,且与A、B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治疗后12周收缩压较本组治疗前及同期A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表明,ADMA与Hcy呈正相关(r=0.557,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补充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和普罗布考能有效降低Hcy、ADMA水平,进一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兼有辅助降压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薛瑞芳刘向阳高兵兵
关键词:干预性研究半胱氨酸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冠脉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评价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62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PCI组和药物治疗组。PCI组在联合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药物治疗组单纯强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30d内心脏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CI组30d内心脏事件(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缩短了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P<0.01)。结论早期PCI联合强化药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疗效好,风险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刘向阳薛立新张海平杨志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事件
双心室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双心室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吕梁市人民医院接收的符合研究标准的6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双心室起搏(BIV)组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组,每组34例.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BIV组程控打开左心室电极,RVA组关闭左心室电极.1年后统计两组随访情况(新发心房颤动、心室起搏比例及心房高频事件比例),对比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NYHAⅢ级、6 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MLHF评分)、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N)]及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变化情况.结果 BIV组新发房颤比例、心房高频事件比例及心室平均起搏比例与RVA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NYHAⅢ级比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时6MWD较术后1周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MLHF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MLHF评分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RVA组NT-proBNP有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V组变化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个月及12个月时BIV组LVEF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LVEF呈下降趋势,但各时期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IV组LVEDV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LVEDV较前有所增加,但各时期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
刘向阳
关键词:双心室右室心尖部起搏左心室射血分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起搏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