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朋
- 作品数:75 被引量:730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3S”技术的村镇住宅洪灾脆弱性曲线研究被引量:24
- 2012年
- 脆弱性曲线常用来表示各类承灾体的洪灾损失率与洪水特征之间的关系,是洪灾风险评价方法中的关键部分。为了构建村镇住宅洪灾脆弱性曲线,以2010年永吉县口前镇洪灾为案例,根据抽样理论运用GPS技术开展了村镇住宅洪灾损失的实地调查;运用RS技术和GIS技术提取出洪水淹没水深用以补充未调查房屋的淹没水深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各类平房住宅水深-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用以表征脆弱性曲线。结果表明:居民住宅的洪灾损失率与水深高度相关,且在同一淹没水深下,平房住宅的使用时间越长损失率越大。脆弱性曲线的建立为计算洪灾潜在损失和区域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
- 董姝娜姜鎏鹏张继权佟志军刘兴朋蒋新宇
- 关键词:村镇住宅洪灾
- 基于标准曲线的玉米低温冷害实时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
- 基于标准曲线的玉米低温冷害实时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包括步骤一,识别分布特征;步骤二,生长模拟;步骤三,表征暴露性;步骤四,设定指标;步骤五,确定权重;步骤六,风险区划;所述步骤四中,利用AHP法赋权对当地磷肥、钾肥使用量...
- 魏思成郭莹张继权佟志军刘兴朋苏日古嘎峰芝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部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
- 呼伦贝尔市西部草原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火灾严重的区域之一。借助GIS技术,对影响该区草原火灾发生的各自然要素进行分析,筛选影响该区草原火灾危险性的关键因子,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该区草原火灾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 刘兴朋张继权蔡维英佟志军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草原火灾火灾管理
- 文献传递
- 干旱对辽宁省玉米产量影响及风险区划被引量:41
- 2010年
- 以辽宁省14个市1967-2006年降水量逐月数据和玉米产量数据为基础,应用滑动直线平均法、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各地区玉米因旱减产程度及风险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干旱对产量的制约程度不同,据此划分为两类地区:A类地区干旱是玉米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B类地区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明显。根据A类地区确定因旱减产指标:当降水负距平分别为<20%、20%~40%、40%~60%时对应的玉米减产率分别为<5%、5%~11%、11%~17%。综合产量波动、减产强度、抗旱能力三要素进行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显示辽宁省因旱减产风险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 张琪张继权佟志军刘兴朋
- 关键词:干旱玉米风险区划
- 吉林省森林草原火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研究
- 本研究利用土地利用类型及变化特征为基础,通过选取森林草原火年均NDVI值,森林草原ND VI标准差和居民点与路网为主要指标,建立森林草原火发生的联合概率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吉林省东西部森林草原火发生最为频繁,西部草原火频繁...
- 刘兴朋张继权修志军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文献传递
- 一种玉米涝渍危险性评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涝渍危险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建综合数据库;步骤二,构建土壤湿度指数;步骤三,构建综合涝渍指数;步骤四,识别涝渍事件并计算其特征变量;步骤五,玉米涝渍危险性评估与区划;所述步骤二中,土壤...
- 峰芝张继权佟志军刘兴朋
- 一种玉米种植范围变迁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种植范围变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识别和量化种植界限指标和种植界限范围;步骤二,揭示种植制度界限范围;步骤三,提取玉米种植面积;步骤四,判识玉米变迁范围;步骤五,预测玉米种地地理分布动态变化...
- 苏日古嘎张继权魏思成道日敖佟志军刘兴朋
- 基于应用情境导向的环境类课程空间思维培养模式研究
- 2023年
- 环境类专业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何结合情境教学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快速高效地将二维和三维空间衔接起来,扩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环境类专业为例,探讨基于应用情境导向的“双主体+多维度”空间思维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环境类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 佟志军都瓦莲刘兴朋
- 关键词:空间思维环境类课程
-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人类活动对呼伦贝尔草原火灾风险的贡献评价及预测研究
- 本文采用证据权重法来探讨人类活动对草原火灾风险的影响。结合所收集到的呼伦贝尔草原火灾有关资料,选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5个因子:人口密度、牲畜密度、居民点分布、城镇分布、公路网,利用证据权重法定量化分析了各因子与草原火点...
- 沈玲玲张继权佟志军刘兴朋武巧彦
- 关键词:证据权重法
-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吉林西部玉米干旱脆弱性评价与区划被引量:11
- 2014年
- 自然灾害风险(risk)是灾害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脆弱性、暴露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脆弱性(vulnerability)衡量承灾体遭受损害的程度,是灾损估算和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是致灾因子与灾情联系的桥梁。在全面收集研究区气象、土壤、土地类型、田间管理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和气候变化领域对脆弱性的定义,在考虑到扰动、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以吉林省西部的玉米干旱灾害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年、2006年和2007年3个典型干旱年,运用CERES-Maize模型逐日逐网格对玉米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并且计算出不同生育期干旱脆弱性;对相应年份的玉米因旱减产率与不同生育期脆弱性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存在指数相关性,并且每个生育期都通过了?=0.05的F检验,说明利用上述模型对玉米干旱脆弱性的评价与区划是合理的;从相关系数的大小中可以看出,玉米因旱减产损失与抽雄—乳熟期和拔节—抽雄期脆弱性相关性较大,其次是乳熟—成熟期和出苗—拔节期。将不同生育期玉米干旱脆弱性指数划分为4个等级,借助GIS技术绘制了玉米干旱脆弱性区划图。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玉米干旱脆弱性较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白城、洮南、镇赉等地区,玉米干旱脆弱性较弱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松原、扶余等地区。运用此模型可以评价和预测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脆弱性以及因干旱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研究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依据。
- 庞泽源董姝娜张继权佟志军刘兴朋孙仲益
- 关键词:玉米生育期区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