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平

作品数:42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8篇血管
  • 8篇外科
  • 5篇肠癌
  • 4篇动脉
  • 4篇诊治
  • 4篇术后
  • 4篇基因
  • 3篇血管重建
  • 3篇胰腺
  • 3篇诊治体会
  • 3篇腔内
  • 3篇肿瘤
  • 3篇外科手术
  • 3篇D基因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硬化性
  • 2篇动脉硬化性闭...
  • 2篇动脉硬化性闭...
  • 2篇修补术

机构

  • 36篇云南省第一人...
  • 2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37篇凌平
  • 28篇龚昆梅
  • 17篇欧阳一鸣
  • 16篇龙亚新
  • 15篇肖乐
  • 15篇王昆华
  • 14篇黄映光
  • 13篇张剑
  • 12篇李临海
  • 11篇朱宇
  • 6篇赵泉
  • 6篇张勇学
  • 5篇郭世奎
  • 5篇包维民
  • 4篇钟鸣
  • 4篇刘为军
  • 3篇王文荣
  • 3篇郭晓东
  • 2篇赵喜荣
  • 2篇尚雷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腹股沟复发疝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21例临床资料。结果:21例复发疝均成功完成TAPP手术,无中转手术。术后2例出现尿潴留(9.5%),1例出现阴囊少量积液(4_8%)。术后均2—3d出院,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TAPP安全有效;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于复发疝。
黄映光张剑李临海龚昆梅王昆华龙亚新凌平朱宇欧阳一鸣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复发性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并发症的处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VGE)的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实施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1例,女性11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49.2岁。主动脉夹层66例,腹主动脉瘤16例。探讨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随访3~78个月,随访率90.1%。技术成功率90.3%,临床成功率94.1%。围手术期病死率2.4%,总病死率6.1%,与EVGE相关的病死率2.4%。共2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Ⅰ型内漏13例,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1例,术后真腔狭窄2例,逆向撕裂为Stanford A型夹层2例,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12例,腹股沟切口愈合延迟5例,便秘3例,脑梗死1例。无截瘫、左锁骨下动脉缺血、造影剂肾病、缺血性结肠炎、神经缺血性损伤和动脉栓塞发生。二次手术4例,包括Ⅰ型内漏2例,术后真腔狭窄2例。结论并发症是影响EVGE中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防治技术和规范处理方法。
龚昆梅肖乐王昆华张勇学欧阳一鸣凌平黄映光龙亚新李临海赵泉张剑朱宇
关键词:主动脉血管假体植入手术后并发症
一种防手术烟雾的切口保护套
一种防手术烟雾的切口保护套,包括上卡环、手术通道和下卡环,上卡环的一侧设有负压接口,手术通道由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组成,下卡环上开有若干引流孔,所述的上卡环为实心圆环,下卡环为空心圆环,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分别固定于与上卡环...
龚昆梅万苹李玥锦李临海欧阳一鸣龙亚新凌平赵泉肖乐黄映光包维民张剑朱宇郭世奎李锦媛尚雷
文献传递
无滤器保护导管溶栓治疗早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无滤器保护导管溶栓治疗早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适应证、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无滤器保护B超引导置管溶栓治疗早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54例。男性2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2.8岁。中央型3例,混合型51例。病程47d者45例,8~30d者9例。B超检测为完全性,无漂浮血栓,下腔静脉无血栓。经导管泵人尿激酶30万U/2h,2次/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2次/d;或持续泵入普通肝素18U·k^-1·h^-1。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溶栓疗程6~10d,溶栓前评分10.8±1.0,溶栓后评分4.6±2.1;溶栓率(58±18)%,病程47d与8~30d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P=0.34)。治疗14d后痊愈20.4%(11/54),显著好转64.8%(35/54),好转14.8%(8/54),总有效率100%。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溶栓前血氧饱和度(91.0±2.6)%,溶栓期间为(90.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P=0.05)。无血尿及脑出血等并发症,导管感染率7.4%(4/54),穿刺部位有少量出血20.4%(11/54)。随访6~21个月,随访率66.7%(36/54);31例患者下肢肿胀完全消失或活动后轻度肿胀,2例患者活动后肿胀较明显,多普勒超声提示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例复发。结论对于完全性、无漂浮血栓、下腔静脉无血栓的早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无滤器保护导管溶栓安全有效。
肖乐龚昆梅王昆华吕艳娇陈志松欧阳一鸣凌平龙亚新李临海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溶解疗法腔静脉滤器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197例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19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科手术77例,血管腔内治疗82例,杂交手术38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外科手术成功率97.4%(75/77),腔内治疗90.24%(74/82),杂交手术81.58%(31/38)。随访2~112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随诊率71%(164/197)。远期通畅率在主髂和股胭动脉中外科手术(57%和51%)高于腔内治疗(48%和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通畅率在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中杂交手术(54%、26%、28%)明显高于其他方法(48%、23%)。并发症在主髂和股胭动脉中外科手术(31%、12%)明显高于血管腔内治疗(31%、11%),在多节段病变(36%)明显高于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12%、15%)。外科手术对于主髂和多节段动脉病变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5%、2.0%,其他部位病变为0%;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均为0%。结论对于主髂和股胭动脉,外科手术是长段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是短段非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更具优势。对于膝下病变,血管腔内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远期通畅率不佳。
龚昆梅肖乐王昆华张勇学欧阳一呜凌平黄映光李临海龙亚新张剑朱宇
关键词:血管外科手术下肢血管重建
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EN)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给予空肠内营养),一组为对照组(给予肠外静脉营养),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后体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体重、白蛋白、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都有明显升高,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感染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的,疗效优于肠外营养,值得临床推广。
凌平龚昆梅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疗效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68例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对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治疗的16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患者均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38例,择期手术110例,预防性手术20例。急诊手术止血率70%,急诊手术死亡率25%,择期手术死亡率2%,预防性手术无死亡。远期再出血率5a为6%,10a为12%。主要死亡原因包括:肺部感染、腹腔内出血合并休克、膈下脓肿并胸腔积液、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和食管胃漏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远期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并发原发性肝癌、上消化道大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结论只要严格掌握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可以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而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凌平龚昆梅
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除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
血管损伤的腔内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损伤的腔内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8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腔内方法治疗血管损伤7例,损伤部位包括锁骨下动脉、胸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和颈总动脉;损伤原因包括锐物刺伤3例,车祸伤1例,医源性原因3例...
龚昆梅肖乐张剑李临海凌平龙亚新
多聚乙酰亚胺介导CNP基因对兔髂动脉球囊成形术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局部转染C型利钠肽基因(CNP)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CNP在防治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多聚乙酰亚胺-pcDNA3.1/hCNP包被球囊转染髂动脉,分别用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pcDNA3.1/hCNP在动脉壁中的表达,弹力纤维染色法检测球囊成形术后内膜增生等指标.结果 pcDNA3.1/hCNP在兔髂动脉中能高效表达,转染组血管内膜增生程度明显降低.结论 CNP基因转染能明显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在血管再狭窄防治中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肖乐龚昆梅刘为军王昆华欧阳一鸣凌平
关键词:C型利钠肽基因治疗血管再狭窄
直肠癌保肛术并发症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防治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提高保肛治疗下段直肠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375例直肠癌行保肛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癌保肛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60个月,平均37个月,3年生存率75.77%,死亡79例。术后吻合口漏14例,占3.73%;吻合口狭窄37例,占9.87%;吻合口出血13例,占3.47%。吻合口复发25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是影响保肛治疗术后吻合口漏的主要因素。(P=0.017);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P=0.040)和患者年龄(P=0.041)是影响吻合口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和患者年龄是影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严格选择保肛治疗适应证,规范的手术操作和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并发症和复发的必要措施。
王昆华龚昆梅钟鸣欧阳一鸣张勇学凌平黄映光肖乐张剑朱宇刘为军赵喜荣龙亚新
关键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并发症复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