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静息态脑活动及功能连接特征在分类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化疗患者基线期(P0期)40人,治疗结束后一周(P1期)33人,治疗结束后半年(P2期)19人以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44人,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和神经精神学量表评估。功能图像经DPARSF和PRoNTo软件处理后得到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低频振幅比率(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海马功能连接四种数据特征集,利用PRoNTo 2.1工具箱将四种数据特征分别作为机器学习算法的输入,使用二分类法建模。基线期临床数据指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随访组组内采用单因素ANOVA。结果与化疗前相比,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一周在中文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抑郁及焦虑评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四组数据特征中,分类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准确率最高的数据特征为fALFF。对模型具有显著贡献的脑区为:右侧枕上回、右额中上回、右侧后扣带回及楔前叶周围。在HC组与BC组以及BC组内各期分类中,准确率最高的为P0期vs.HC组(准确率86.90%,P<0.001),在P0、P1、P2组间,P0与P1组分类准确率高于其他两组(准确率76.27%,P<0.001),在fALFF数据特征分类中,基于决策函数的权值图的分布大部分覆盖了基于体素分析的统计学差异显著的脑区。结论基于rs-fMRI数据特征的机器学习法可以有效区分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患者,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改变及其与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的联系。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29名糖尿病患者,其中正常蛋白尿组85例,微量蛋白尿组29例,大量蛋白尿组15例,正常对照组(HC)45例,分别测定各组正位腰椎(L2-4)、股骨颈(neck)、大转子区(torch)及ward三角区的BMD值,并收集部分临床和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3组糖尿病患者股骨颈的T值分别为-1.06±1.07、-0.77±1.01、-2.18±1.01。大量蛋白尿组的BMD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且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蛋白尿组的血钙浓度及血红蛋白值与HC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糖尿病肾病患者的BMD下降,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增高,可能与血钙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