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虹
-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4
- 2015年
-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VEGF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临床研究表明,BEV单药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确切,并且与紫杉类药物、脂质体阿霉素及环磷酰胺等药物联合使用疗效更佳。此外,BEV能有效控制恶性腹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BEV在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王营郭志倪虹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发性卵巢癌恶性腹水
- 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浆液性卵巢癌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评价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浆液性卵巢癌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143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依据血浆D-二聚体正常水平分为血浆D-二聚体水平(≤0.3 mg/L)正常组(100例)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0.3 mg/L)升高组(43例),比较血浆D-二聚体不同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FIGO分期、残余病灶大小、恶性腹水、术前CA125水平及新辅助化疗密切相关。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的完全缓解率34.88%(15/43)明显低于血浆D-二聚体正常组73.00%(73/1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的无进展生存率与总生存率明显低于血浆D-二聚体正常组(25.58%vs.50.00%与32.56%vs.65.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有效预测浆液性卵巢癌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刘萍郭志刘文欣王营佟丽娜倪虹
- 关键词:D-二聚体浆液性卵巢癌化疗疗效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21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资料。共29处可评价病灶,其中25处适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制定125I粒子植入计划,在CT引导下植入粒子。粒子植入术后3 d内行紫杉醇脂质体静脉化疗,次日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卡铂,每3周重复1次,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5处病灶中完全缓解(CR)为16%(4/25)、部分缓解(PR)为56%(14/25)、疾病稳定(SD)为12%(3/25)、疾病进展(PD)为16%(4/25),总有效率(CR+PR)为72%(18/25),疼痛缓解率为82.4%(14/17),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为14.2个月,1年生存率为42.9%(9/21),主要为血液学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的放射性损伤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提高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改善临床症状,并且耐受性良好。
- 王营郭志张炜浩倪虹
- 关键词:复发性卵巢癌近距离放射治疗化疗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17例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可行性、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7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19处病灶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所有患者均失去外科手术机会,并接受多周期化疗后肿瘤仍进展。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复发病灶内,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9处病灶2个月后采用盆腔CT评价,完全缓解(CR)2处,部分缓解(PR)9处,稳定(SD)5处,进展(PD)3处,总有效率为57.9%(11/19)。本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84.6%(11/13),总体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中位随访10.5个月(3~23个月),死亡12例,存活5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 PFS)为6.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 OS)为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29.4%。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发生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
- 王营郭志张炜浩刘萍倪虹
-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治疗复发性卵巢癌
- 淫羊藿甙对MC3T3-E1细胞Smad4 mRNA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检测淫羊藿甙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MC3T3-E1中Smad4的mRNA影响。方法:用0ng/ml、10 ng/ml、20 ng/ml、40 ng/ml的淫羊藿甙刺激MC3T3-E1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
- 雪原王沛齐清会倪虹马信龙郭世绂
- 关键词:淫羊藿甙MC3T3-E1细胞转移生长因子骨质疏松
- MDM2-p53反馈环对卵巢癌细胞药敏性的影响及机制
- /[目的/]:卵巢癌是恶性度最高的妇科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妇科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晚期卵巢癌五年生存率仍低于30%,导致卵巢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
- 倪虹
- 文献传递
-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补救治疗盆腔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评价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补救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盆腔恶性肿瘤,可评价病灶35处,肿瘤长径为3~12 cm,平均(6.8±2.3)cm。所有病例均为接受过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后盆腔复发或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盆腔病灶内,随访观察临床受益率、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状况。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随访结束评价病灶完全缓解(CR)4/35,部分缓解(PR)20/35,病灶稳定(SD)6/35,病灶进展(PD)5/35,临床受益率(CR+PR+SD)85.7%(30/35),疼痛缓解率89.3%(25/28),总体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1)。近期不良反应轻微,未见大出血、盆腔脓肿、肠瘘、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补救治疗盆腔恶性肿瘤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创伤小、近期临床受益率高,可作为一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肿瘤负荷的高效局部治疗手段。
- 张炜浩郭志李保国于海鹏司同国倪虹姚艳红
- 关键词:盆腔恶性肿瘤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