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乐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糖尿
  • 2篇静脉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异位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控制
  • 1篇诱发电位
  • 1篇直针
  • 1篇置管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视觉模拟
  • 1篇视觉模拟评分
  • 1篇视觉模拟评分...
  • 1篇输液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疼痛
  • 1篇体感

机构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侯乐
  • 3篇言克莉
  • 1篇王传兵
  • 1篇林征
  • 1篇周婉
  • 1篇孔文珺
  • 1篇尹悦
  • 1篇周鑫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6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的原因探究及护理对策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异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62例PICC异位病例,对年龄、性别、置管途径与导管异位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临床经验提出相关护理策略。结果:60岁以上与60岁以下人群PICC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置管途径的人群PICC异位率存在差异,其中左上肢与右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肢贵要、正中、头静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右上肢贵要、正中、头静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与PICC异位无关。结论:PICC异位与患者年龄和置管途径选择有关,而与性别无关;为减少PICC异位的发生,置管部位宜选择左上肢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多数PICC异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得到纠正。
侯乐言克莉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护理对策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合并症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17年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护理、合并症和生存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制定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对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8例有效患者的ESCA总分为(108.36±21.94)分,且低、中、高水平分别占2.54%,64.41%,33.05%。DSQL总分为(69.95±9.74)分,其中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维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伴合并症的患者相对于无合并症患者,生存质量条目比值明显较高(P<0.05)。结论 T2DM患者的护理干预应重视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加强其对合并症的正确认识,降低合并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侯乐
关键词:2型糖尿病自我护理合并症
健康教育干预对临界糖尿病者血脂控制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临界糖尿病者血脂的影响。方法糖尿病一级预防重点人群16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体质量指数(BMI)和血脂相关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饮食和运动的干预。比较干预1年后2组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相关指标。结果干预1年后,对照组BMI和血脂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BMI和血脂指标较干预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临界糖尿病者血脂控制有积极作用。
侯乐
关键词:健康教育血脂体质量指数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在癌性疼痛护理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在癌症患者癌性疼痛护理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我院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102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对其进行癌性疼痛评估,并给予其他常规护理。观察2种评估工具的评估结果及其相关性。结果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评估的平均疼痛程度(PD)值为(1.55±0.83),平均VAS为(1.67±0.71),经相关性分析,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823,P<0.001)。结论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在癌性疼痛评估中与VAS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临床评估癌性疼痛程度及判定治疗效果。
侯乐言克莉林征周婉孔文珺
关键词:癌痛视觉模拟评分法护理
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和护理。方法 12例患者应用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观察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均能顺利完成治疗,无一例因拉帕替尼和卡培他滨的毒副反应影响治疗。结论拉帕替尼与卡培他滨合用治疗乳腺癌,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轻微,对不良反应及时观察、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侯乐
关键词:拉帕替尼乳腺癌护理
静脉输液港用垂直针在核磁共振中的安全性探讨
2016年
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埋植于皮下组织中的闭合静脉输液装置[1],适用于长期间断输液患者,可将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降低静脉穿刺难度,同时也防止了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化疗的永久性通道[2]。核磁共振(MR)成像技术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随着治疗的进展或病情需要,部分患者需对特定部位进行MR检测。
侯乐言克莉尹悦王传兵周鑫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核磁共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