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光辉

作品数:38 被引量:170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8篇堆肥
  • 7篇光谱
  • 6篇有机肥
  • 6篇矿物
  • 5篇荧光
  • 5篇施肥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4篇有机废弃物
  • 4篇铁矿
  • 4篇固体有机废弃...
  • 4篇红外
  • 4篇废弃物
  • 4篇腐熟
  • 3篇堆肥腐熟度
  • 3篇芽胞
  • 3篇芽胞杆菌
  • 3篇荧光光谱
  • 3篇沼渣

机构

  • 38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秦邦吉品...

作者

  • 38篇余光辉
  • 28篇沈其荣
  • 22篇冉炜
  • 4篇朱震
  • 3篇徐阳春
  • 3篇杨兴明
  • 3篇李荣
  • 2篇罗轶红
  • 2篇吴敏杰
  • 2篇张瑞福
  • 2篇陈巍
  • 2篇孙立飞
  • 2篇王昶
  • 2篇黄驰超
  • 2篇蔡枫
  • 1篇沈标
  • 1篇徐明喜
  • 1篇占新华
  • 1篇陆建明
  • 1篇王蓓

传媒

  • 3篇土壤学报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6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粉和稻壳固液混合发酵产物的抗氧化特征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解淀粉芽胞杆菌XZ-173固液混合发酵工艺生产出抗菌和抗氧化水解产物并研究其抗氧化特征。[方法]以大豆粉和稻壳等农副产品为原料30℃发酵60 h后,离心获得发酵液,再分别经过抽滤法和酸沉降法得到发酵粗提物(FCE)和表面活性剂粗品(SCP)。采用自由基清除和还原性测定研究FCE和SCP的各项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SCP比FCE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和抗菌性,但FCE比SCP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当质量浓度为2.0 mg·m L-1时,FCE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33.88%、40.07%、29.19%和88.50%;而SCP对这些自由基的清除率相对较低。与SCP相比,FCE还表现出较高的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结论]以大豆粉和稻壳为主要原料的微生物发酵产物能够抗多种过氧化物自由基,可作为天然活性添加剂用于食品和饲料新产品开发之中。
郑赛古芸曲峰龙陈雅玲余光辉冉炜沈其荣
关键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
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中重金属行为机制探究
随着重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土壤健康状况面临着巨大挑战.农业固体废弃物中常伴有超标含量的重金属元素,其不当施用将导致耕作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重金属可能伴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生命...
孙富生余光辉
添加动物源氨基酸水解液研制生物有机肥被引量:6
2017年
为改善生物有机肥性质,提高生物有机肥质量,采取在生物有机肥中添加外源氨基酸水解液以提升生物有机肥中功能微生物的数量.以病死猪酸解制得氨基酸水解液为生物有机肥外加原料,研究了氨基酸水解液添加量、有机肥种类(鸡粪、牛粪、中药渣)、发酵时间对功能菌株SQR9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氨基酸水解液添加量为20%时固体发酵效果优于其他接种量,预发酵3 d后接种SQR9的功能菌数量明显高于未预发酵直接接菌,预发酵中肥料(以干质量计,下同)的最高功能菌数量可达4×10~8CFU/g,而第0天接菌时肥料的最高功能菌数量仅为1.2×10~8CFU/g.以腐熟鸡粪、牛粪、中药渣堆肥为载体,添加酸解氨基酸研制生物有机肥的最优接菌量分别为10.0%、7.5%、10.0%;SQR9菌株生长的最佳含水量为40%.此外,氨基酸水解液的添加可提高生物有机肥的w(TN).研究显示,氨基酸水解液的添加能有效促进固态发酵过程中功能菌株数量的增加.
李静李荣沈其荣俞萍余光辉
关键词:病死动物生物有机肥功能菌固体废物
一种快速表征堆肥腐熟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表征堆肥腐熟度的方法,属于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领域。收集1g样品,制备得到堆肥水萃液,测定堆肥水萃液的DOC,并稀释到DOC<10mg/L,采集稀释后水萃液的三维荧光光谱EEM谱图,采用DOMFluor...
余光辉沈其荣罗轶红吴敏杰杨兴明冉炜
一种脂肽改性钠基蒙脱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脂肽改性钠基蒙脱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脂肽改性钠基蒙脱土采用脂肽与钠基蒙脱土进行混合、反应,脂肽与钠基蒙脱土的质量百分比为1:10-1:100,进一步地,质量百分比为1:50,脂...
朱震冉炜吴彦良余光辉沈其荣
文献传递
利用豆粕和小麦秸秆生产多肽的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优化被引量:6
2018年
以豆粕、小麦秸秆和糖渣为主要原料,以产脂肽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Z-173为接种剂进行一系列固体发酵试验.通过基质筛选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固体发酵基质组成、装料量、发酵温度、初始pH、发酵时间、含水率和接种量对多肽产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法优化氮源和碳源及二者比例.结果表明:(1)固体发酵产多肽最佳基质组成为豆粕63.03%,小麦秸秆粉33.00%,糖渣1.93%,酵母提取物2.04%,外加无机盐溶液10.18%(V/m);(2)最佳发酵条件为含水率50%(用pH 7.5的去离子水配制),接种量10%(V/m),发酵温度30℃,恒温发酵48 h;(3)在最优条件下多肽实际产量为110.06 mg/gds(gds表示每克初始干物质),与预测值109.85 mg/gds吻合(R^2=0.9742).本研究在实验室水平上得到的以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多肽的固体发酵优化工艺可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多肽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赵光雷郑赛古芸康文晶黄晓磊余光辉冉炜沈其荣
关键词:豆粕秸秆固体发酵多肽
长期施肥下红壤中类芬顿反应及其对碳储存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以祁阳红壤长期定位试验站的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孔径(1000μm、20μm和0.45μm)的原位微宇宙培养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高通量测序、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长期施肥处理对红壤中类芬顿反应的调控能力及其对红壤有机碳储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的红壤中H2O2、HO?及Fe(II)含量均显著高于长期施用有机肥。根系分泌物和微生物的参与也能够调控H2O2、HO^*和Fe(II)含量,且H2O2和HO^*含量呈线性关系。长期施用有机肥的红壤具有很好的H2O2缓冲性能,而长期施用化肥的红壤可能由于发生了退化(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H2O2缓冲性能较差。长期施用有机肥的红壤中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长期施用化肥的红壤。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进入对长期施用有机肥的红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小,而对长期施用化肥的红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长期施用有机肥的细菌群落影响了土壤pH、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Fe和CO2释放;而长期施用化肥的细菌群落可能通过产生H2O2和还原态Fe(II)引发了土壤中的芬顿反应。根-土界面上黏土矿物(3619cm^-1)、脂肪碳(2914cm^-1)、羧酸碳(1725cm^-1)、羟基碳(1135cm^-1)的分布模式有较大差异,其中根系的出现增加了根-土界面上Fe(II)比例。综上,本文提出了有效增加亚热带红壤土壤有机碳的概念模型。
杨柳孙富生王韬略余光辉王伯仁王伯仁冉炜
关键词:土壤固碳自由基反应
多重荧光染色结合二维相关光谱方法研究堆肥过程中的生物膜特征
<正>生物膜是由包裹在胞外聚合物(EPS)中的微生物构成。在很多生物工艺中,生物膜的生长影响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速率。因此,理解生物膜的空间结构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多重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的原位观察方法,可望在微...
余光辉
文献传递
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法原位表征沼渣堆肥前后有机物结构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法原位研究了沼渣样品在堆肥前后的微区谱图和有机官能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堆肥前后的沼渣样品中均同时出现了脂肪(2 930 cm^(-1)),羧酸(1 721 cm^(-1)),木质素(1 436 cm^(-1))和碳水化合物(1 234,1 020和866 cm^(-1))等有机官能团的特征峰。沼渣堆肥前,沼渣样品外部的脂肪组分是已被沼气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优先降解,而羧酸和木质素则很少被降解,同时沼气发酵过程形成了富含CO的碳水化合物类物质。与沼渣堆肥前相比较,沼渣堆肥后,样品外部的1 721和1 234 cm^(-1)特征峰几乎消失,并在1 715和1 156 cm^(-1)处形成新的特征峰,该新形成的2个特征峰可能与堆肥腐殖化过程相关。综上,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技术有望为表征有机物演变特征及堆肥腐熟提供参考。
杨明超余光辉徐阳春徐阳春
关键词:沼渣堆肥腐熟
淹水与非淹水条件下外源水铁矿和葡萄糖对土壤磷有效性的短期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土壤中活性铁氧化物含量及其对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与施用有机肥有关,但外源添加活性铁氧化物和有机物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并不清楚.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在淹水和非淹水条件下外源水铁矿和葡萄糖对土壤中植物有效磷(SAP)含量的影响.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技术原位探索了微域内铁和磷的空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192 h内无论是添加水铁矿或葡萄糖或二者同时添加均会使SAP含量显著下降且呈持续下降趋势.在淹水和非淹水条件下单施水铁矿处理SAP含量分别下降30.9%和25.8%,单施葡萄糖SAP分别下降40.5%和26.8%,而同时施加水铁矿与葡萄糖处理SAP分别下降61.5%和45.3%.因此,同时施加外源水铁矿和葡萄糖对淹水条件下SAP含量影响更大.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添加水铁矿还是葡萄糖或二者同时添加,都会通过改变微区内铁和磷的空间分布打破原来土壤中铁磷相互作用平衡.上述研究结果对于土壤磷养分管理和磷面源污染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应用潜力.
王韬略杨柳陈雅玲余光辉冉炜沈其荣
关键词:葡萄糖有效磷淹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