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艺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利用研究生学位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学位管理工作效率被引量:5
- 2006年
- 学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不仅提高了学位管理工作的效率,还提高了资源的共享水平,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实现了各类数据的信息化上报和统计,并突出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该文着重阐述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的学位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在学位工作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 何艺玲王国柱贾黎明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位管理信息系统
- 我国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8
- 2016年
- 2014年国家针对高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可自主选择志愿、各高校不再设置留校限额以及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相关信息公开化、进一步优化相关工作程序等。在此背景下,在对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14个学院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年相关招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的改革举措对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和培养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其中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不设条件的自由跨校选择志愿去向导致高水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自由转换专业和学科导致传统的优势学科有可能后继无人、优质生源的盲目流动有可能制约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等。为此,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对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改革影响的建议:一是将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无限制选择志愿去向的政策调整为有限制选择志愿去向;二是采取加强传统优势学科自身建设、完善研究生招生工作体制和机制等有效措施保障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三是加强学科专业的宣传,引导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理性选择志愿去向。
- 赵文鹤何艺玲王亚栋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招生工作
-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其对农业推广人才的需求被引量:3
- 2006年
- 该文通过分析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目前造成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严重缺乏高层次应用型农业专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农业推广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为国内培养高层次农业推广人才的途径之一,它的设置更有利于培养第一线的生态环境建设人才。但是,该专业学位设置的时间较短,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围绕这些问题和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农业推广人才的需求,该文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方向及其相应对策进行了阐述。
- 何艺玲贾黎明
-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 研究生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制度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 2008年
-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工作重点也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各学位授予单位将学位论文的隐名评审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之一。该文分析了隐名评审实施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如增加了工作量和评审的经济成本,受客观因素的干扰不能真正实现隐名评审,评审专家的人数选取存在不科学性,评审结果有待深入分析与探讨等。该文提出应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综合体系,如全面实施导师负责制,健全预答辩制度以及推行论文后期修改制,以更好地发挥隐名评审的作用,从而保障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何艺玲王兰珍崔一梅
- 关键词:学位论文
- 农学门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改革对林学学科研究生招生的影响——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进一步精简和优化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规范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以及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公平性,2008年教育部对全国农学门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进行了改革,将专业课考试科目整合为农学门类公共基础科目和农学学科基础综合科目;并将农学门类所有学科划分为2大类,分别指定了选考科目。在这一改革背景下,林学学科研究生的招生受到了正负2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改革有利于林学学科选拔厚基础、高素质的学生,有利于学科长远的人才选拔和人才选拔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改革使部分林学2级学科的报考人数急剧下降,影响了研究生招生质量,同时农学门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的设置也不利于部分林学2级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议进一步深化农学门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改革,尽量兼顾林学学科的差异性,增设部分初试考试科目供林学学科研究生招生时选择。
- 崔一梅何艺玲王东亮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招生工作林学学科
- 中美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同,因此研究生教育模式也存在差异,但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以北京林业大学和美国南方大学及AM学院为例,从研究生制度、研究生招学位类型与培养目标、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淘汰制等方面对中美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经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 常新华Yadong Qi张志强王兰珍何艺玲赛江涛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生招生学位类型教学方法淘汰制
- 我国主要农林院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讨——“申请——考核”制与普通招考制度的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中国农林院校正逐步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工作。选取排名前十的农林类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与普通招考制度的报名条件、报名材料和选拔流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申请—考核"制使招生院校对申请者的选拔更加谨慎、增强了申请者与导师的交流等共性的改革特点,对完善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提出合理建议。
- 赵文鹤何艺玲赛江涛
- 关键词:农林院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
-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被引量:7
- 2008年
- 该文回顾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历程,分析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因由,即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过快,师生比不协调;研究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导师的责任意识不强,指导作用发挥不足;科研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较薄弱;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等。该文针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存在的改革阻力较大、受外围环境的限制较多等问题,提出应该从树立正确的改革观、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根本点、有效地整合资源、确保资金的投入等方面入手,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
- 崔一梅何艺玲王国柱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整合资源
- 农林院校研究生考研动机与考研择校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研究生的报考动机与选择学校影响因素对高校吸引优秀生源及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从学生类别、性别、年龄、专业四个角度对研究生报考动机及择校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理想工作的追求"是调查对象的最主要报考动机,其次为"对学术的追求""职业发展或晋级的需要";"导师实力"是考研生择校的首要影响因素,其次为"学校文化与环境氛围"。根据调查结果,认为高校应提高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加强导师宣传、创建具备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以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
- 赵文鹤孙信丽谢士琴何艺玲赛江涛
- 关键词:考研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