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洁

作品数:67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会议论文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哲学宗教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儿童
  • 15篇情绪
  • 11篇社会
  • 10篇幼儿
  • 10篇气质
  • 8篇情绪理解
  • 7篇生气
  • 6篇动机
  • 5篇社会行为
  • 4篇婴儿
  • 4篇同伴接受性
  • 4篇情境
  • 4篇教养
  • 4篇戒除
  • 4篇奖惩
  • 4篇海洛因
  • 4篇父母
  • 3篇心理
  • 3篇学前儿童
  • 3篇伤心

机构

  • 67篇浙江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福建江夏学院
  • 1篇杭州市第十五...
  • 1篇浙江电力交易...

作者

  • 67篇何洁
  • 14篇徐琴美
  • 6篇金心怡
  • 4篇沈模卫
  • 3篇张萌
  • 2篇陈建勇
  • 2篇蒋国香
  • 2篇平燕婷
  • 2篇王旭玲
  • 2篇周颖
  • 2篇钟莹
  • 2篇王烜
  • 2篇刘玉霞
  • 1篇金晖
  • 1篇鲁伟明
  • 1篇方健
  • 1篇倪杰
  • 1篇方志刚
  • 1篇肖铎
  • 1篇汪秋婷

传媒

  • 9篇家庭教育(幼...
  • 7篇应用心理学
  • 5篇05中国儿童...
  • 3篇中国心理学会...
  • 2篇心理学报
  • 2篇心理科学
  • 2篇时尚育儿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幼儿教育
  • 1篇家庭教育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1篇2005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幼儿的生气情绪及其对坚持性的影响
生气作为一种基本消极情绪,对儿童坚持性等行为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基于生气的趋近倾向特点,生气可能也有其积极意义,比如我们发现表露生气的儿童具有较多趋近目标的行为.那么这种趋近倾向进一步反映在坚持性上,儿童生气是否对坚持...
何洁徐琴美
关键词:生气儿童
学前儿童抑制气质与分享行为的关系:情绪理解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本研究探讨了学前儿童抑制气质与分享行为的关系及情绪理解在其中的作用。研究一(N=94)考察抑制气质对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及一般情绪理解在其中的作用。研究二(N=86)考察分享情绪理解(分享情境中对接受者的情绪理解)对抑制气质儿童分享行为的作用。结果发现:抑制气质与分享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一般情绪理解和分享情绪理解均对气质和分享行为的关系有调节作用。仅在情绪理解较弱的儿童中,抑制气质与分享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韩金晶翟舒怡何洁
关键词:分享行为情绪理解学前儿童
婴儿生气情绪及其对行为发展的作用
生气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基本情绪,4个月的婴儿是否已经具有稳定的生气,目前还存在争议。生气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消极情绪,许多研究发现生气儿童容易被同伴拒绝。但是根据趋近—回避理论,生气和快乐一样,是反映趋近倾向的基本情绪。生气激...
何洁
关键词:婴儿气质
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本研究使用结构性访谈考察幼儿自我报告的情绪表现规则的发展特点,探讨幼儿面对不同在场者(父亲、母亲、同伴和教师)作出的有关表达或掩饰情绪的决定,以及对向他人表达情绪的结果期望。同时,探讨情绪表现规则与父母情绪表露、幼儿社会...
何洁徐琴美王旭玲
关键词:情绪表达情绪理解幼儿
文献传递
亲子大脑:人际神经科学助推发展研究
2025年
近十年,发展心理学见证了一次范型上的巨大革新,开始采用人际神经科学的方法(即同时记录亲子间大脑活动并计算脑间同步)探讨亲子互动。然而目前尚缺少亲子互动(过程与结果)与脑间同步关系的系统探讨。对此,需要回顾亲子互动与脑间同步的经典研究,梳理有助于理解亲子脑间同步及其功能性含义的重要途径,并探讨脑间同步和亲子互动间的因果关系。此外,未来可围绕横纵向研究设计和计算建模来验证和补充现有研究发现。
李媛媛祁云锦何洁潘亚峰
关键词:亲子互动
儿童在困难情景中的情绪反应
社会文化往往影响到人们对某些特定情绪的看法,比如生气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情绪,西方儿童更多体验;羞愧是一种他人中心的情绪,东方儿童更多体验。不仅情绪体验,儿童报告的其他情绪反应(包括是否向他人表达情绪、表达与否的理由以及后继...
徐琴美何洁钟莹
关键词:情绪反应儿童
文献传递
幼儿的坚持性与执行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关系
儿童的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可能影响他们面对挑战任务时的坚持性水平,而后者与其学校适应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主要探讨学前班儿童的坚持性与执行功能和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试图从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角度,为提高幼儿的任务坚持性提供有效...
刘玉霞何洁
关键词:幼儿负性情绪
幼儿生气和伤心情绪情景理解被引量:13
2009年
考察三类成人(113名幼儿母亲、42名幼儿教师、221名大学生)对西方研究者常用的22个生气和伤心情景中幼儿情绪的推断;以中国成人的情绪情景理解为标准,进一步考察120名4~6岁幼儿生气和伤心情景理解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三类成人一致推断的6个生气情景和6个伤心情景,与西方研究者的界定基本一致;幼儿的伤心情景理解能力显著高于生气情景理解能力;4岁幼儿的伤心情景理解能力显著低于5岁和6岁幼儿。
何洁徐琴美
关键词:幼儿生气伤心情绪理解
社会角色影响儿童亲社会认知与行为
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西方当代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更加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公平性。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传统文化则强调角色伦理,认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义务在很大程度上由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所决定。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社会化的...
吴璇柴乔何洁
关键词:社会角色亲社会行为道德发展
抑制气质儿童的特质推理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儿童自出生以来就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等方面表现出了稳定的个体差异,即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其中,在面对新颖刺激时表现出较多消极情绪和退缩行为的儿童被称为抑制气质儿童,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社会退缩,或发展出更多的内化情绪问题。...
翟舒怡何洁
关键词:特质推理社会适应社会信任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