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峰

作品数:71 被引量:369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膀胱
  • 14篇尿道
  • 14篇尿动力
  • 14篇尿动力学
  • 14篇前列腺
  • 8篇尿管
  • 7篇输尿管
  • 6篇增生
  • 6篇特异
  • 6篇特异性
  • 6篇特异性抗原
  • 6篇前列腺特异
  • 6篇前列腺特异性
  • 6篇前列腺特异性...
  • 6篇结石
  • 6篇骨折
  • 5篇动力学检查
  • 5篇尿动力学检查
  • 5篇盆骨
  • 5篇切除

机构

  • 66篇北京积水潭医...
  • 5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北京博爱医院
  • 2篇生物技术公司
  • 1篇北京市创伤骨...
  • 1篇积水潭医院

作者

  • 70篇何峰
  • 64篇满立波
  • 51篇黄广林
  • 42篇王海
  • 37篇刘宁
  • 29篇李贵忠
  • 26篇王建伟
  • 20篇刘流
  • 18篇王海东
  • 18篇梁德江
  • 8篇翟建坡
  • 6篇戴群生
  • 6篇徐啸
  • 6篇周宁
  • 5篇赵雨辰
  • 4篇夏同礼
  • 4篇杨新宇
  • 4篇刘振华
  • 4篇那彦群
  • 4篇朱晓菲

传媒

  • 19篇中华泌尿外科...
  • 6篇北京大学学报...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4篇200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道损伤术后局部组织变化的动物实验观察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处理尿道损伤后局部组织变化情况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成年雄性杂种犬 2 0只 ,每组 10只 ,分为尿道会师和膀胱造瘘两组。术后不同时期取材行HE、电镜、免疫组化及尿道造影 ,比较两组结果。 结果 会师组 8周时尿道修复基本完成 ,32周闭塞段长 2 .5cm。造瘘组各时期均未见尿道再生 ,32周时尿道闭塞长 3 .8cm。 结论 尿道会师可有效减轻断裂后尿道断端移位及回缩 ,支架导管在损伤尿道的再生修复中起重要作用。一期造瘘可使尿道断端间距延长 ,增加二期手术难度。
刘流梁德江满立波刘红红何峰黄广林王海
关键词:尿道断裂手术疗法动物实验尿道损伤
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下碎石治疗,对照组给予输尿管硬镜下碎石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指标、并发症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的碎石时间、结石排净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4 d的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疼痛、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0%(1/33),对照组为15.2%(5/33),治疗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很好的微创性,能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何峰满立波李贵忠刘宁
关键词:输尿管硬镜输尿管软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复发
经会阴B型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探讨经会阴扇型B型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针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经直肠指检或经腹部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结节、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在4 μg/L以上或游离PSA(fPSA)/tPSA<0.16的可疑前列腺癌104例患者,经会阴扇型B超引导下18G自动穿刺活检针行双侧叶6点法穿刺,对穿刺的阳性率和并发症及影响穿刺阳性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经病理诊断,检出前列腺癌24例,检出率23%,前列腺癌分级评分中位数为7分,高分化癌(2~4分)、中分化癌(5~7分)和低分化癌(8~10分)分别为12.5%(3/24)、62.5%(15/24)和25%(6/24);其余80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短暂和轻度的肉眼血尿5例(4.8%),均在1~3 d后缓解,4例(3.8%)发热37.2 ℃~38.0 ℃,术后会阴部轻度不适5例(4.8%).术后无1例出现血便、血精、前列腺脓肿、高热、败血症、急性尿潴留等严重并发症.经分析发现tPSA、fPSA、fPSA/tPSA、前列腺抗原密度(PSAD)和前列腺体积是影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重要因素(P<0.05),经会阴穿刺优势主要反映在tPSA≥10 μg/L、fPSA≥2 μg/L、fPSA/tPSA<0.16、PSAD≥0.2和前列腺体积<40 ml时提示应行会阴穿刺术. 结论: 经会阴扇型B型超声引导下6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前列腺癌检出方法.
李贵忠刘流黄广林陈涛闫冰高岩罗飞刘宁王建伟满立波何峰王海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活检
肾癌骨转移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并确定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1990年10月至2010年10月治疗的66例肾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3组:(1)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单发骨转移患者19例;(2)行姑息性手术的骨转移患者31例;(3)未行骨科手术的肾癌骨转移伴内脏转移患者16例。根据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测定了不同变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被用来评估预后的因素。结果患者术后中位随访25个月(6~68个月),根治性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姑息性手术及未行骨科手术的患者(50比28和13个月,均P〈0.01);单发骨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多发骨转移和伴内脏转移患者(45比29和13个月,均P〈0.01);无椎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长于伴椎骨转移患者(31比10个月,P〈0.01)。年龄、性别、肾肿瘤大小、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乳酸脱氢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均P〉0.05)。根据Cox回归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与骨转移程度(单发/多发)(RR=0.259,95%CI:0.075~0.897)、手术方式(RR=17.845,95%CI:4.246~74.992)和有无脊椎骨转移(RR=4.526,95%CI:1.896~10.803)有关(均P〈0.05)。结论对肾癌骨转移灶积极手术治疗,可控制局部肿瘤的进展,重建骨骼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单发性骨转移患者进行根治性切除术效果良好。
王海东周宁徐啸翟建坡朱晓斐李贵忠王建伟刘宁何峰王海黄广林满立波
关键词:肾细胞肿瘤转移预后骨转移
肾癌骨转移的治疗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肾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方法 对 2 6例肾癌骨转移患者先期行辅助性肾切除后 ,根据骨转移情况不同分三组进行治疗。第 1组 :骨孤立转移灶 12例 ,行彻底切除 ;第 2组 :多发骨转移有潜在性病理骨折或截瘫危险患者 8例 ,选择性行骨病灶肿瘤囊内刮除或椎板减压 +固定术 ;第 3组 :多发骨转移患者 6例 ,骨转移病灶未行手术治疗。 3组均接受系统性免疫治疗。随访时间 4~ 6 6个月 ,平均 (45 .8± 11.7)个月 ,分析三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 结果 第 1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3%、75 %、5 8% ,平均生存期 (48.5± 6 .7)个月、半数生存期 (37± 13.2 )个月 ,均高于 2、3组。生存曲线比较 ,1组与 2、3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3组之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第 3组中出现病理性骨折和截瘫各 1例。 结论 肾癌骨转移患者除实施辅助性肾切除 +辅助性治疗外 ,有指征的针对骨转移病灶进行手术可提高肾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或生存质量。
刘流梁德江郝林李宪满立波何峰黄广林王海赵雨辰
关键词:肾癌骨转移肾肿瘤肿瘤转移
阴茎完全离断再植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阴茎完全离断再植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阴茎完全离断再植患者资料并复习文献。例1,34岁。被人以利刃切断阴茎3.5h后入院。查体:阴茎断端距根部2.5cm。端端吻合阴茎海绵体、尿道海绵体和尿道,显微外科技术吻合阴茎背动脉、背深静脉、背神经。例2,25岁。自行用菜刀将阴茎砍伤后15h入院。查体:距阴茎根部3em处阴茎完全离断,距阴茎根部2em处阴茎2/3部分离断。因阴茎被断为两处,不易分离吻合,仅吻合阴茎海绵体、尿道海绵体和尿道。结果例1术后阴茎充血、红润、恢复血供;术后阴茎皮肤坏死,出现尿道海绵体吻合口瘘。经清创减压,换药,修补尿瘘,阴茎埋入阴囊皮瓣;2个月后再次手术,将埋入的阴茎阴囊断蒂处理。伤口愈合良好,排尿正常。随访2年,阴茎外观良好,能自主勃起,无感觉异常。例2术后阴茎皮肤坏死严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阴茎未见血流,清创未见鲜活组织,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切除移植物。结论阴茎离断伤早期及时治疗十分重要,静脉回流是阴茎离断再植成功的关键。阴茎背静脉、阴茎动脉和背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吻合是阴茎再植的“标准”方法,阴囊双蒂皮瓣是阴茎再植术后并发症良好的修补材料。
李贵忠何峰黄广林满立波刘坤沈余明
关键词:阴茎再植术显微外科手术离断
软性膀胱镜下二期尿道会师术的初步经验被引量:2
2013年
应用软性膀胱镜对后尿道损伤患者进行尿道会师术术式简单、创伤小、并发症低、效果良好,是治疗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损伤的首选术式之一。但是,此术式仅一期用于急诊患者,二期应用于非急诊情况未见文献报道。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我们对3例因伤情危重而暂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的患者试行了软性膀胱镜下二期尿道会师术,现报告如下。
刘宁黄广林李贵忠满立波何峰王海王建伟
关键词:尿道会师术软性膀胱镜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尿道损伤急诊患者伤患者
耻骨下缘部分切除辅助后尿道吻合术在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总结耻骨下缘部分切除技术辅助后尿道吻合术治疗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pelvic fracture urethral distraction defect,PFUDD)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耻骨下缘部分切除技术辅助后尿道吻合术治疗的男性PFUDD患者63例,患者均以以下步骤完成后尿道吻合:(1)充分游离尿道海绵体球部,在尿道闭锁处切断尿道并切除瘢痕;(2)向远端适当游离尿道海绵体,劈开阴茎海绵体纵隔;(3)切除耻骨联合下缘,完成无张力吻合。结果:6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9.2±15.6)岁(15~72岁),平均尿道狭窄长度(3.85±0.91)cm(1.5~5.5 cm),均采用耻骨下缘切除技术辅助完成后尿道吻合,手术时间平均为(160.2±28.1)min(110~210 min),术中估计失血量为(261.1±130.3)mL(100~800 mL),术后或术中输血者3例(4.8%)。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和泌尿系感染,均对症处理后治愈。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12~37个月),术后平均最大尿流率为(23.7±7.4)mL/s(15.0~48.2 mL/s)。耻骨下缘切除技术辅助后尿道吻合治疗男性PFUDD的手术成功率为95.2%(60/63例)。结论:耻骨下缘部分切除能够有效缩短远近端尿道间距离,辅助部分复杂PFUDD患者完成无张力吻合,技术要点包括阴茎海绵体纵隔切开充分暴露耻骨联合、游离结扎阴茎背静脉、充分切除耻骨骨质下方与尿道之间瘢痕组织暴露健康尿道近端。
王建伟徐啸鲍正清刘振华何峰黄广林满立波
永久会阴造瘘在成人复杂前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总结分析永久会阴造瘘治疗成人复杂前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永久会阴造瘘治疗的28例复杂前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2.3岁(34.0~77.0岁),其中22例>60岁。前尿道狭窄原因:苔藓样硬化13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医源性狭窄10例,尿道下裂术后3例,感染性及特发性前尿道狭窄各1例。尿道狭窄平均长度9.6 cm(4.5~16.0 cm),其中2例<5 cm,10例5~10 cm ,16例>10 cm。既往行尿道扩张治疗21例,直视下内切开4例,前尿道成形手术17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17例,缺血性心脏病(包括支架植入术后)11例,糖尿病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28例均采用倒U形会阴皮瓣技术行永久会阴造瘘。患者取截石位,会阴区倒U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沿球海绵体肌表面游离会阴皮瓣。打开球海绵体肌显露尿道球部,将倒U形皮瓣顶部中点与球部尿道切口近端6点处全层吻合,然后依次分别向左、右侧将倒U形皮瓣顶部与球部尿道切口下半部分吻合。最后缝合尿道海绵体切口远端与周围皮肤,成形球部尿道会阴造瘘口。手术成功定义为术后保持排尿通畅无需其他手术干预。记录患者治疗效果并随访满意度。结果本研究28例中3例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1例术后出血,1例伤口裂开。平均随访27.2个月(6.0~64.0个月),2例分别在术后2个月和4个月出现尿线变细,复查发现瘘口处狭窄,均需定期行尿道扩张。其中1例拟行会阴造瘘修整手术;另1例因高龄拒绝再次手术,门诊定期扩张会阴瘘口。术后平均最大尿流率26.5 ml/s(17.0~40.0 ml/s),手术成功率为92.9%(26/28)。随访结果显示28例中15例对手术非常满意,9例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率为85.7%(24/28)。结论采用永久会阴造瘘治疗成人复杂前尿道狭窄的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疗效确切,尤其适合高龄、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
王建伟满立波黄广林何峰李贵忠徐啸李玮朱晓斐刘振华
关键词:尿道狭窄前尿道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护理被引量:15
2007年
苏涛涛何峰
关键词:膀胱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护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