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民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茶薪菇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5
- 2004年
- 在介绍茶薪菇特征特性及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基础上 ,从栽培设施的选择、栽培季节、选择优良菌种、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的堆制发酵、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 杨建杰张桂香任爱民王英利
- 关键词:茶薪菇高产栽培技术转化率
- 日光温室蓄水池上平菇生产示范及栽培技术要点
- 1999年
- 任爱民
- 关键词:平菇栽培日光温室蓄水池
- 全文增补中
- 香菇母种培养基优化研究
- 2024年
- 探究宕昌地区香菇主栽品种香菇L808菌丝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优化其培养基,为甘肃宕昌地区香菇菌种生产企业中母种培养基标准不统一、母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提供参考,以香菇品种L808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香菇L808菌丝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最适培养温度、最适培养pH以及优化其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香菇L808菌种菌丝的最佳生长条件是: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最适培养温度为24℃,最适培养pH为6;其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5 g/L、葡萄糖20 g/L、琼脂粉18 g/L、马铃薯220 g/L。
- 刘明军包玉政王晓巍韩爱民李通杨建杰任爱民
- 关键词:香菇母种培养基碳源氮源PH
- 日光温室双孢蘑菇床架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通过对日光温室床架栽培中各架层间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研究分析 ,找到了造成双孢蘑菇各架层间菌丝生长、出菇、产量以及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
- 张桂香任爱民王英利杨建杰
- 关键词:日光温室双孢蘑菇床架栽培环境控制
- 创新科技服务模式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被引量:2
- 2017年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农业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永昌县人民政府开展院地科技技术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政府推动、院所参与、科技人员下基层、联合县乡农技中心、服务企业农户"的"永昌院地合作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解决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出了创新思路。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大力发展了地方高原特色蔬菜和食用菌产业,建立科技联合创新平台,培养地方科技人才,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 孙军国张玉鑫任爱民王晓巍张俊峰蒯佳琳
-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 双孢蘑菇麦粒原种制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被引量:3
- 2003年
- 王英利张桂香任爱民杨建杰
- 关键词:双孢蘑菇杂菌污染预防措施石膏粉环境卫生
- 甘肃省无公害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规程被引量:8
- 2012年
- 从菇场要求、原料要求、设施建造、栽培工艺、栽培技术管理、产品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甘肃省的双孢蘑菇栽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
- 张桂香王晓巍任爱民杨建杰刘明军耿新军
- 关键词: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 宕昌县黑木耳主栽品种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筛选出适合宕昌县黑木耳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采用单因素试验,设置6个不同配方,对比不同配方中菌丝萌发时间、菌球直径、菌球密度、菌球生物量,以及接种至菌棒后的菌丝生长速度、满棒时间、产量和转化率的差异。结果显示,P3培养基中液体菌种菌丝萌发期(1.33 d)最短,菌球直径(4.05 mm)、密度(25.67个/mL)、生物量(4.60 g·L^(-1))均最大;接种至菌棒后,菌丝生长速度快(0.4 cm·d^(-1))、满袋期短(40.67 d)、产量高(85.93 g/棒)、转化率高(12.28%),经方差分析得出,不同配方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黑木耳主栽品种的最佳配方为马铃薯200 g·L^(-1)、葡萄糖30 g·L^(-1)、蛋白胨3 g·L^(-1)、麸皮30 g·L^(-1)。
- 李通王晓巍任爱民刘明军杨仁录付爱芳韩爱民
- 关键词:黑木耳液体菌种
- 甘肃省食用菌野生资源收集及标本库建立
- 张桂香杨琴刘明军王晓巍杨建杰王英利耿新军任爱民杨广孝冯玉才
- 项目普查了甘肃省四种不同生态类型区(河西、黄土高原、陇南、甘南)大型真菌野生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分布特点, 采集大型真菌野生资源699份,整理鉴定出隶属于2亚门5纲12目38科92属346种,编写了甘肃省大型真菌野生资源名录...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用菌野生资源标本库
- 冷凉灌区双孢蘑菇覆土改良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以传统沙壤土一次覆土为对照,分析比较在沙壤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腐熟牛粪和发酵料作为覆土材料,采用一次覆土和二次覆土的方式,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rge)Sing.]覆土层含水量、出菇期、商品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90%沙壤土+10%发酵料配方的覆土材料,选用二次覆土的栽培模式,双孢蘑菇无论从商品性、单菇质量,还是经济效益上来看,表现均最好,其中单菇质量较对照提高了13.69%,较对照增产15.13%,商品菇率比对照高8%,经济效益比对照增加11.01元/m2,且无病虫害。在冷凉灌区双孢蘑菇栽培中可推广应用90%沙壤土+10%发酵料配方的覆土材料,采用二次覆土方式的集成栽培技术。
- 耿新军张桂香王晓巍杨琴任爱民
- 关键词:冷凉灌区双孢蘑菇AGARICUS覆土材料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