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杰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篇时制
  • 1篇事迹
  • 1篇天文
  • 1篇秦汉
  • 1篇秦汉简牍
  • 1篇简牍
  • 1篇汉简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任杰

传媒

  • 1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研院20世纪30年代测时工作失败原因探
2012年
1930年代中期,中研院天文研究所的测时工作未能充分开展,这导致建立时间国家计量系统的计划以失败告终。通过对陈展云《中国近代天文事迹》及李铭忠工作报告等文本的辨析,李惠兴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被批驳了。他得出错误观点的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1935年4月李铭忠个人工作报告的写作背景。测时工作的停滞源于一直未完成子午仪的校正工作,这与子午仪室负责人李铭忠有着紧密的关联。他应承担计划失败的主要责任。
任杰
秦汉时制探析被引量:2
2009年
根据敦煌悬泉置出土的木牍,认定除十六时制外,汉代还曾推行过随季节变化的三十二时制。还结合秦简材料,认为秦代曾存在昼十一夜五、昼夜各自均分的十六时制,并对十二时辰制的行用情况做了梳理,认为十二时辰制在东汉至唐代并未在民间得到较好的推行。最后,依托上述结论对秦汉时期时刻制度发展脉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任杰
关键词:秦汉简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