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东
- 作品数:48 被引量:19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论道德的信仰本性
- 2004年
- 依照对道德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信仰都是道德的内在要求。道德需要信仰支持是由道德的结构特征决定的。当信仰对道德的支持超过限度 ,则会走向道德的反面 。
- 任建东
- 关键词:道德信仰
- 略论幸福的德性
- 2014年
- 立足于亚里士多德适度的伦理观角度探讨幸福,认为幸福就是适度,就是面对痛苦、超越痛苦,享受必要的快乐,适当享受快乐而不沉溺,并且适当地控制欲望使其成为人生的动力。适度的幸福观对于人生中的痛苦、快乐和欲望都具有重大意义。
- 余俊洁任建东
- 关键词:欲望
- 网络游戏的道德资源性及其有效利用被引量:4
- 2007年
- 网络游戏作为现代生活的有机部分具有丰富的道德资源性,其价值表现为传媒性资源、规则性资源和社区性资源。在其道德利用中应重视网络游戏媒介的道德作用、强调网络游戏规则的道德约定、引导网络游戏群体的遵德生存。
- 任建东
- 关键词:网络游戏道德资源媒介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被引量:9
- 2010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为和谐与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是培育和谐文化、养成和谐思维,其关键在党,其突破口在消除存在的不和谐、不公正因素。
- 任建东仝涛
-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公正
- 《唐都学刊》:伴我成长的良师益友
- 2015年
- 《唐都学刊》创刊30年了,作为它忠实的读者和热心的撰稿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二十余年来,我一直是《唐都学刊》的忠实读者,见证了它发展成长的历程。生活在古都西安,不了解厚重的汉唐文化就少了一份自信,实是一大遗憾;作为文史爱好者,能在同一刊物不断看到各类喜欢的研究成果,更是一大乐事;作为一个读书人,不断增进丰厚的文史知识也是学成的必须。
- 任建东
- 关键词:古都西安大乐汉唐文化人大复印资料唐代文学
- 道德信仰的两重规定及其限度被引量:11
- 2004年
- 道德必须以信仰为基础 ,道德信仰既是对道德的信仰 ,又是对善的终极追求。两者合为一体 ,统一于道德信仰这一主体的道德意识之中的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反映了人对道德的态度与意愿。这是研究道德信仰应有的理论视点。
- 任建东
- 关键词:道德信仰
- 道德信仰:道德建设的本质与方法被引量:20
- 2006年
- 信仰是道德的基本特性。把道德提升到信仰高度来建设,使之具有相对独立的信仰价值,有利于扩大群众基础,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与社会的政治信仰形成遥相呼应的互动格局。道德信仰包含了对道德的信仰与对善的终极追求两方面内容。解决信仰什么和为什么信仰的问题,可使道德成为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道德信仰的养成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既需要从道德体系上完善道德信仰理论,又需要政府政策性的公共引导,同时还需要创设仪式化的社会生活氛围使之加以巩固与强化。
- 任建东
- 关键词:道德信仰道德建设道德培养道德素质
- 用产品信任夯实社会信任的基础被引量:1
- 2010年
- 企业诚信是产品信任的保障,产品信任是社会信任的基石,完善企业诚信机制、打造产品信任体系是构建社会信任的最基础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信任最直接、最实在的途径。
- 任建东黄娅蓉
- 关键词:社会信任企业诚信诚信机制
- 道德信仰的实践性本质被引量:4
- 2006年
- 道德信仰在其实践活动中具有神圣化、一元化和整体化的特征。在社会实践上,其本质呈现为道德主体通过自我设定自身、创造自身的对象化活动形成道德客体,并在道德客体的对象化过程中创造道德主体的双向互动性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形成其独立于社会政治、民族、阶级、国家和社会日常生活而存在的特征。
- 任建东
- 关键词:道德信仰道德主体对象化
- 道德信仰的历史论证及其意义
- 2003年
- 作为信仰的道德首先被神学以自然神与人格神两种方式所论证 ,它是人类对道德信仰的自觉 ,但仍具蒙昧色彩。近代的情感理性和理论理性确立了理性在道德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理性论证各执一词 ,理性的彷徨使其论证几近坍塌。现代伦理的多元论证倡导了宽容与平等 ,但却没有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确立起统一的道德信仰 。
- 任建东
- 关键词:道德信仰自然神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