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勇
- 作品数:126 被引量:45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水平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公民教育与少数民族认同结构优化:以国家认同为中心被引量:8
- 2013年
- 传统帝国体系当中,少数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呈现出脆弱性、模糊性、多变性得特点。随着现代国家建设的展开,古典意义的国家认同开始实现了现代性的转换。对于新条件下存在着多重认同的少数民族成员而言,要提升和强化其国家认同,实现认同结构的重构,就需要寻找新的途径。而公民教育实际上就是一条有效路径,可以从目标、内容以及主体三个层面得以实现,进而实现少数民族认同结构的优化。
- 任勇杨岚凯
- 关键词:国家认同公民教育
- 数据治理驱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及其未来路径被引量:16
- 2022年
- 在当前数据要素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探究数据治理驱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是时代提出的新命题。数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众多数据要素,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政府与市场关系并影响其变迁进而对二者的互动产生影响。数据治理则通过赋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驱动两者关系实现优化。数据治理通过驱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来促使政府职能转变,并在政府组织形态、治理工具运用和流程再造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立足于当前治理实践,数据治理驱动政府与市场关系主要表现在规则更新、场景互动和边界模糊等方面。面对政府主导的数据治理与市场关系的新变化,可以从数据治理规则重构、政府与市场双向赋能以及政府与市场边界重组等路径入手,以此构建面向数据治理的新型政府市场关系,推动数据治理领域的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实现。
- 任勇孟子龙朱友伟
- 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
- 本论文力图从政治学的角度研究国家建设过程中公民教育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重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在考察了不同时期少数民族认同序列变化的基础上,聚焦于公民教育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紧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该问题研究落实于西南少数民族的...
- 任勇
- 关键词:公民教育国家认同公民国家
- 文献传递
- 大数据应用中的风险防控与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被引量:11
- 2020年
- 随着大数据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但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分别在挖掘与采集、存储与管理、开发与应用三大方面产生了相应的风险,进而影响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要对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防控,就需要结合具体的风险要素来展开。具体来看,从源头防控大数据挖掘与采集风险,从管理与技术层面防控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风险,从数据共享层面防控大数据开发与应用风险,以此共同提升国家治理的效能。
- 任勇刘乐明
- 关键词:大数据风险防控
- 推进治理理论研究不断创新发展
- 2024年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把治理现代化作为重要命题进行深入研究,我国治理理论研究取得诸多新成果。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探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基于新时代新实践的治理理论研究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和广阔创新前景,将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 任勇
- 关键词:社会科学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亟需打通“政务信息烟囱”被引量:1
- 2020年
- 基层治理中的"政务信息烟囱"主要表现为,各部门间的政务管理系统彼此独立,无法互联互通,导致系统资源碎片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出现,阻碍了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打破"政务信息烟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推动条块部门的有机协同、政务信息的流程优化和政务数据的内在整合,从而建立起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
- 任勇
- 美国议员的任期限制制度改革:内容与评估
- 2010年
- 一、议员任期限制制度的内容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这种制度"是一个试验性的社会,在那里。
- 任勇
- 关键词:联邦制国家州议会宪法修正案少数族群
- 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为研究对象
- 本论文力图从政治学的角度研究国家建设过程中公民教育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重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在考察了不同时期少数民族认同序列变化的基础上,聚焦于公民教育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紧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该问题研究落实于西南少数民族的...
- 任勇
- 关键词:少数民族公民教育国家认同
- 治理理论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拓展被引量:19
- 2020年
- 从现有学术发展谱系来看,关于治理理论的研究已成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治理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从学习推介、议题扩散到内容深化的过程,形成了治理理论研究的缘起、发展和兴盛三个阶段。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中国的治理研究进入了新时期,一方面更加明确了治理理论研究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治理理论研究也与多个学科领域进行了有机结合。未来要推动中国治理理论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在保持理论发掘与实践推动内在张力的同时,避免治理理论解释的无限扩大化,实现中国治理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 任勇
- 寻找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是推进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基本的单元,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效能。可以说,没有基层治理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 任勇李苏婕
-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