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军事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军事
  • 9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抗战
  • 4篇战时
  • 4篇政治
  • 4篇述论
  • 4篇军队
  • 4篇抗战时期
  • 4篇国民政府
  • 3篇新中国
  • 3篇战争
  • 3篇政治工作
  • 3篇军事
  • 2篇新四军
  • 2篇新中国初期
  • 2篇事变
  • 2篇七七事变
  • 2篇主义
  • 2篇历史作用
  • 2篇教育
  • 2篇抗美援朝
  • 2篇抗日

机构

  • 2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作者

  • 21篇仲华
  • 1篇赵占豪
  • 1篇李作民
  • 1篇朱之江
  • 1篇季云飞
  • 1篇邹轶男
  • 1篇孙文广
  • 1篇张文成

传媒

  • 7篇南京政治学院...
  • 4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军事历史研究
  • 2篇觉悟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理论界
  • 1篇纪念黄桥战役...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31—1937年间国民政府海军建设述论被引量:1
2004年
1931—1937年间,国民政府海军为摆脱困境,伸张海权,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苦心经营"海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与日本海军相比,双方实力依然悬殊,中国海军无法避免初战即遭受敌毁灭性打击的悲剧命运。
仲华
关键词:国民政府海军建设七七事变
抗战时期外国军事援助述评被引量:2
2007年
抗战八年,国民政府经反复争取,获得了一定数额的外国军事援助。这些外国军事援助有助于正面战场的维持。本文从总体上考察了战时外国军事援助的基本情况与主要内容,力求在此基础上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仲华邹轶男
关键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
履行国际人道主义的重大尝试——战后中国政府处理日俘问题述论被引量:2
2005年
抗战胜利后,对百余万日俘的处理是一个事关国际人道主义的重大问题。中国政府本着“不念旧恶”、“与人为善”的原则,遵循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对日俘采取了一系列善待措施,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日俘遣返工作。尽管在日俘处理过程中,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试图将日俘处理纳入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总体战略,但在共产党人的斗争和努力下,日俘处理的客观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它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仁爱宽大的胸怀,展现了中国政府处理重大国际人道主义事务的能力,而且对促使日本方面反省侵华罪行,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力地弘扬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朱之江仲华
关键词:国民政府人道主义精神述论战后抗战胜利后与人为善
美军民事行动论析
2008年
民事行动是美军重要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海湾战争以来,美军十分重视发挥民事行动的作战效能,重视民事部队的力量建设。近年来,美军颁布了一系列条令条例,扩充了民事部队人员编制,提高了民事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孙文广仲华
关键词: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
抗战时期反“清乡”斗争述论
2008年
1941至1944年间,为粉碎日伪对华中等地全盘伪化的"清乡"行动,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民按照中共中央华中局制定的"坚持原地斗争"的反"清乡"总方针,广泛开展政治动员,周密进行组织准备,适时调整军事部署,正确执行党的统战政策,灵活制定各项政策与策略,最终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重大胜利。
仲华季云飞
关键词:抗战时期
“九一八”至“七七”间南京国民政府外交转变评述被引量:5
2002年
南京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对华侵略 ,外交政策虽经历了不予抵抗、“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对日渐趋强硬三个阶段的调整变化 ,但其主要特征始终是企图以软弱退让求和平。南京国民政府对日软弱外交有着多重复杂的深层原因。
仲华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外交外交史抗日战争
清末新军变异之成因探析被引量:6
1994年
清末新军变异之成因探析仲华“练军筹饷”是晚清政府意图挽回颓势而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军事方面的努力,希望通过编练新军来支撑摇摇欲坠的统治。在编练新军过程中清政府投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结果却是武昌起义湖北新军揭竿而起、权臣背叛北洋重兵反戈相逼,清政...
仲华
关键词:北洋新军革命思潮武昌起义革命党人帝国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华中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研究述评
2015年
改革开放以来,华中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大量文献史料得以整理出版,一些有分量的论著陆续问世。围绕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财政金融、商贸税收、经济合作、农业水利、减租减息、工业(手工业)生产、领导人物经济建设思想与实践等诸多方面,学界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今后的研究当在克服研究着力点尚不均衡,加强比较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深度,加强史料发掘上下工夫。
仲华赵占豪
关键词:华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财政经济
论周恩来在抗美援朝出兵决策中的历史作用
2011年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杜鲁门政府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武装入侵朝鲜的决定,朝鲜南北双方为了统一而展开的内战,由此演变为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被迫面临一道事关全局的战略命题:如果朝鲜告急,我国是否出兵援助?
仲华
关键词:杜鲁门政府东北边防军抗美援朝战争聂荣臻
试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兵员征补被引量:4
2006年
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的兵员征补,为征募并行制度,由专门的役政机构推行。适龄壮丁经国民兵团、后方补充团营、野战补充团营等组织环节,补入野战部队。终战时八年,其征补远超千万,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作战,然而贫瘠的社会土壤、混乱的兵役行政,注定了征补而得的兵员整体素质低下。
仲华
关键词:抗战国民党军队兵员兵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