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爱秀
- 作品数:26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发育中小鼠胃内组胺免疫反应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 目的:1.选择光镜下显示组胺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所适用的固定液及组胺抗体的最佳稀释度;2.观察小鼠生后1天至45天胃内组胺阳性细胞的发生、分布及形态特征;3.观察组胺阳胜细胞与G细胞、D细胞、及壁细胞之间的位置关系....
- 乔爱秀
- 关键词:G细胞D细胞壁细胞
- 文献传递
- 小鼠胚胎呼吸内胚层形态发生与咽前间充质发育及流出道分隔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呼吸内胚层与咽前间充质细胞发育的关系及对小鼠胚胎心流出道分隔的影响。方法45只胚龄8—13d小鼠胚胎心连续石蜡切片,用抗胰岛因子1(ISL-1)、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音猬因子(音速波状蛋白,Shh)、抗patched(Ptc1)、抗patched2(Ptc2)、抗smoothened(Smo)及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胚龄8~9d,ISL-1阳性细胞分布在心包腔背侧壁及前肠两侧间充质,并延伸至原始心管动脉端,心管心肌显较强的Ptc1和Ptc2阳性表达。胚龄10~13d,呼吸内胚层向腹侧延伸,Ptc1和Ptc2呈较强表达,ISL-1阳性咽前间充质细胞围绕呼吸内胚层形成对称的特征性锥体形结构,经动脉囊背侧壁伸入动脉囊腔,形成主肺动脉隔。胚龄12d,主肺动脉隔ISL-1阳性表达基本消失,大部分细胞转变为OL-SMA阳性细胞。结论呼吸内胚层的分化发育与咽前ISL-1阳性间充质细胞的发育聚集密切耦联。发育中的呼吸内胚层可能作为组织中心,通过Shh信号通路对ISL-1阳性细胞的聚集提供位置信息。呼吸内胚层的正常腹侧延伸不但可诱导ISL-1阳性细胞的正常迁移和流出道的正常分隔,对流出道的正常形态发生及有效的肺循环建立起重要作用。
- 李慧超景雅师亮杨艳萍李海荣乔从进乔爱秀蔡玉瑾
- 关键词:音猬因子小鼠
- 小鼠胚胎呼吸内胚层形态发生与咽前间充质发育及流出道分隔的关系
- 探讨呼吸内胚层与咽前间充质细胞发育关系及对小鼠胚胎心流出道分隔的影响。胚龄8~13 d小鼠胚胎心连续石蜡切片,用islet-1(ISL-1)、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音猬因子(Shh)、抗Patched(P...
- 李慧超景雅师亮杨艳萍李海荣乔从进乔爱秀蔡玉瑾
- 发育中小鼠胃肠道胃泌素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正> 本研究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了小鼠胚胎第17天至生后45天胃肠道中胃泌素细胞(G细胞)的发生、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小鼠胃生长抑素细胞(D细胞)的数量、分布及G/D比比值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双染法观察了G、D细胞的位...
- 蔡玉瑾王彤乔爱秀
- 文献传递
- 连接蛋白43在小鼠胚胎心的时空表达规律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43(Cx43)在小鼠胚胎心的时空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用抗Cx43、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和抗横纹肌肌节肌动蛋白(αa-SCA)对胚龄9~17d小鼠胚胎心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荧光显色;免疫印迹检测胚龄11、13、15、10d和17d小鼠胚胎心组织中Cx43的含量变化。结果:胚龄9~10d,仅在左心室腹侧壁及原始小梁最先检测到Cx43弱阳性表达。随着发育,Cx43在心房心室阳性范围逐渐扩展,阳性表达逐渐增强。而在某些特定部位,如窦房结、房室管、房室结和房室束等始终未见Cx43阳性染色。结论:Cx43在胚胎心的时空表达模式与心工作心肌和传导系心肌的发育及兴奋传导功能相适应。
- 乔爱秀景雅蔡玉瑾冯雅琴杨艳萍李海荣师亮
- 关键词:连接蛋白43发育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
-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对肝内胆管癌RBE细胞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对肝内胆管癌RBE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构建MEG3质粒,通过阳离子复合物瞬时转染法,使RBE细胞MEG3过表达,转染48 h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胆管癌RBE细胞株中MEG3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ABCG2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的差异;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转染质粒48 h后,各个组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继续培养2 d,测定RBE细胞对阿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吸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质粒可以成功转染RBE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目的质粒组中ABCG2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载质粒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测得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也逐渐升高,而且在浓度0.5 g/L时,目的质粒组细胞对药物敏感性较强,进一步证实MEG3抑制ABCG2基因表达的同时降低了细胞的耐药作用。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MEG3在胆管癌RBE细胞中,可以降低ABCG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同时提高了肿瘤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对于胆管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刘妍徐菁乔爱秀覃艳红郗彦凤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
- 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对肝内胆管癌RBE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Hedgehog(Hh)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环杷明(cyclopamine)对人肝内胆管癌细胞株RBE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法和MTT比色法检测环杷明对RBE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Transwell检测环杷明处理前后RBE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环杷明处理前后RBE细胞中Gli1和MMP-9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环杷明对RBE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环杷明作用细胞24 h、48 h、72 h后,RBE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凋亡率。Transwell检测对照组穿透细胞数为154.52±13.61,而实验组穿透数为62.00±12.17,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Gli1和MMP-9蛋白均在RBE细胞中表达,环杷明下调RBE细胞的Gli1和MMP-9表达。结论:阻断Hh信号通路能抑制RBE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能力。
- 张杨徐菁张翠明张玲乔爱秀
- 炎症反应在S14G-Humanin拮抗Aβ31-35所致大鼠行为学改变中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以小胶质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为观察指标,探究炎症反应在S14G-Humanin(HNG)拮抗Aβ31-35所致大鼠行为学改变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经侧脑室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Aβ31-35(Aβ31-35组)、Aβ31-35+HNG(0.01 mmol/L)、Aβ31-35+HNG(0.1 mmol/L)、Aβ31-35+HNG(1 mmol/L)。注射第7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注射12 d后处死大鼠,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及皮层的激活小胶质细胞的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及皮层组织IL-6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β31-35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Aβ31-35+HNG(0.1,1 mmol/L)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改善,与Aβ31-35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β31-35组的激活小胶质细胞数及IL-6的含量在皮层及海马组织中均增加(P<0.05);与Aβ31-35组相比,Aβ31-35+HNG(0.01,0.1,1 mmol/L)组皮层及海马的激活小胶质细胞数及IL-6的含量均减少(P<0.05)。结论:S14G-Humanin对Aβ31-35诱导的大鼠行为学改变具有保护作用,而抑制Aβ31-35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产生的炎症反应可能是HNG拮抗Aβ神经毒的机理之一。
- 郭林芝乔爱秀李灵敏张策
- 关键词:炎症小胶质细胞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病理学理论课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2年
- 病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医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有机结合,扬长避短,达到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借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修高等教育教学法课程所获经验,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病理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文章分析了在病理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授课内容结核病总论为例,详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流程,并探讨心得体会。
- 乔爱秀徐菁李灵敏殷文娟张玲王志华
-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
- 混合型肝癌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型)26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肝脏祖细胞(HPC)的关系。
方法收集26例混合型肝癌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型)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光镜、黏液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进一步探讨其与HPC之间的关系。
结果26例混合型肝癌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型)患者年龄51~82岁,中位年龄64岁。所有肿瘤标本均包括细胆管癌和肝细胞癌结构,其中细胆管癌比例占大部分,其特征为肿瘤腺体呈狭小的腔隙状或"鹿角样"排列,彼此之间吻合,纤维间质丰富;在肿瘤的边缘可见小梁样结构的肝细胞癌,这些癌细胞的异型性较小,嗜酸性胞质丰富。21例(80.8%)具有典型的肝内胆管癌结构,肿瘤细胞排列成明显的腺腔结构,纤维间质丰富,伴有黏液产生。细胆管癌、肝细胞癌样梁索状结构、肝内胆管癌在肿瘤中共存,三种组织结构之间彼此移行过渡。肿瘤周围肝组织均有慢性肝病背景,并可见反应性增生的胆小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细胆管癌区域中胆管上皮/HPC标志物(CK7、CK9、上皮细胞膜抗原、上皮细胞黏附分子、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KIT)几乎均为阳性,与反应性增生的胆小管相似;肝细胞癌样肿瘤区域,CK7和CK19均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其阳性率分别为80.8%(21/26)和88.5%(23/26),甲胎蛋白和Hep Par-1阳性率分别为46.2%(12/26)和53.8%(14/26),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CKIT的阳性率分别为84.6%(22/26)和88.5%(23/26),表现出中间状态肝细胞的特点。在肝内胆管癌区域,肿瘤细胞CK7、CK19、上皮细胞膜抗原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均呈弥漫强阳性,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KIT、Hep Par-1和甲胎蛋白均为阴性。
结论混合型肝癌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型)
- 徐菁张翠明乔爱秀郗彦凤
- 关键词:胆管肿瘤肝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