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超
- 作品数:25 被引量:59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网络DEA的中国火电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1
- 2016年
- 作为中国主要污染源之一,火电行业实施循环经济既是节能减排的需要,也是经济提质增效的需要。本文运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网络DEA模型,测度了2007-2013年中国火电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并进行了收敛性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循环经济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社会和生态子系统效率低下,经济子系统较好;东部和中部效率变动较小,西部较大;(2)整体效率和经济子系统效率先收敛后发散,社会子系统效率总体呈现稳定状态,生态子系统效率总体呈现收敛趋势;(3)要素禀赋结构、能源价格对循环经济整体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科研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率、环境规制强度对循环经济整体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通过引入虚拟变量验证了区位分布对循环经济效率也存在重要影响。
- 邵留国何莹莹张仕璟丰超
- 关键词:网络DEA循环经济
- 中国区域间节能减排责任分担及成本补偿机制设计——基于潜力视角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构建了体现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双重约束的非参数模型,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节能减排潜力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出发,依据各省市节能减排潜力的大小将节能减排总体目标在省际间进行分解。随后,运用污染物定价法——影子价格估算减排成本,并基于此设计出一套与节能减排总体目标分解方案相配套的成本分担和补偿机制。研究发现:(1)当前,由中央政府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三大地区中,节能减排潜力大小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2)为实现节能减排总体目标,中国的节能减排成本巨大。"十三五"期间,中国的节能减排成本预计将达8.57万亿,平均每年约为1.71万亿;(3)在本文所设计的节能减排责任分担及补偿机制中,中西部地区承担了大部分节能减排责任。与此同时,在节能减排成本补偿机制中,中西部地区亦获得了来自东部地区的大量的资金补偿。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一方面保证了节能减排目标在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使得各省份的节能减排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掘,另一方面还兼顾了公平,利于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 袁润松丰超王苗黄健柏
- 关键词:节能减排潜力成本补偿机制影子价格
- 环境规制与化石能源消耗——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视角被引量:35
- 2015年
- 为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能源压力,反思中国现行具有明显偏向性的环境政策能否在促进减排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在经济增长理论体系框架下,梳理环境规制与化石能源消耗的关系,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分析其非线性关系,指出环境规制节能的直接效应是绿色悖论和成本效应博弈的结果,间接效应则主要来自技术溢出和结构效应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引入生产技术进步、治污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环境规制的节能路径模型,并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和门槛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人均能源消费呈现倒"U"型关系,即只有超越一定门槛,环境规制的节能效用才能凸显。然而,由于环保投资增速低于工业化速度,中国大部分省份都未能跨过这一道"门槛",仍处在环境规制的节能悖论时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环境规制政策存在水平较低、执行力不足等问题。环境规制的间接节能路径中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因技术进步的遵循成本效应与波特假说效应的不确定性,导致中国环境规制的节能作用中未能享受技术溢出的福利;而结构效应中仅能源消费结构交叉项显著为负,表明当前中国环境规制不仅未能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节能,反而因产业转移、产业逆淘汰现象加速了化石能源耗竭;高耗能产业的资本密集型特征导致要素投入结构对环境规制节能效果的强化作用不明显;中国特殊的资源禀赋现状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环境规制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能源节约效果显著,未来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同时证实存在中介变量的门槛效应,反映了不同技术水平和结构条件下,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消耗的影响不同。为此,建议未来环境政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对技
- 周肖肖丰超胡莹魏晓平
- 关键词:环境规制
- 中国碳排放效率、减排潜力及实施路径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首次运用非参数方法,从结构、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对碳排放效率、减排潜力进行了分解,实证分析了中国的碳排放效率、减排潜力及实施路径。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结构无效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是碳排放低效的共同成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技术平衡、市场化改革和环境管制实现的碳减排潜力约为当前排放总量的60%。因此,各省份应制定各自的碳减排策略,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碳排放效率提升路径。
- 丰超黄健柏
- 关键词:碳排放
- 能源效率、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匹配视角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2
- 2015年
- 本文从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交叉作用入手,基于"环境成本"的思想,构建包含环境、能源、劳动力、资本四要素的三部门模型,实证分析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显著存在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协同效应,能源效率可通过倒逼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产业结构的双门限效应。由于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央及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时应因地制宜,从产业结构调整梯度出发,寻找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的最优匹配路径。
- 周肖肖丰超魏晓平
- 关键词: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门限回归
- 全球绿色发展格局变迁及其逻辑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文章借助重心转移模型,考察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资本、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流动格局。并基于非参数方法构建"资源-环境-经济"三维的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探索和分析全球绿色发展的格局变迁及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1)新世纪以来,全球能源消耗、资本和碳排放重心加速向亚洲内陆移动,但经济重心未能表现出同样的趋势;(2)全球绿色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化和动态分化特征,形成以欧美等发达国家单边推动,部分新兴国家掣肘的局面;(3)绿色发展、资源节约和碳减排与能源价格、能源结构显著正相关,与地区生态承载力负相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U型"关系。样本区间内,金融危机对全球绿色发展产生强烈冲击。此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
- 黄健柏贺稳彪丰超
- 关键词:收敛性分析影响因素
- “绿色化”对中国碳减排进程影响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
- 2017年
- 文章基于减排行为视角,将"绿色化"解读为全社会减排意识和减排意愿不断增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减排意愿因子引入非参数模型,量化模拟"绿色化"对中国碳减排进程的影响。并将减排意愿和碳排放绩效分别作为环境规制和技术的替代指标,运用动态模拟对"波特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绿色化"对中国碳减排进程的影响会经历一个"沉默→爆发"的过程;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在中位区间,"波特假说"得到验证。
- 丰超王苗黄健柏
- 关键词:DEA波特假说
- 中国典型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走向及趋同性分析——以八大经济区域为例被引量:17
- 2013年
- 运用1996—2010年中国29省市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BCC模型和DEA-Mamlquist指数模型,在考虑环境污染这个非合意产出的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次分析三个"五年计划"间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变动走向,并结合静态模型给出一种适合测度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的绝对收敛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在1996—2005年间呈现出整体下降趋势,而在2006—2010年间出现小范围上升趋势;东南沿海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呈追赶之势,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大西北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则一直处于低位;技术退步和规模无效是导致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大西北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发现:大西北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体制缺陷和管理问题。从绝对收敛模型结果来看,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整体上显著收敛,长江中游、南部沿海、西南地区、大西北地区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即各自内部省份间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 王兆华丰超郝宇康玉臣刘营
- 关键词:动态模型静态模型
- 绿色生产技术、规模、管理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全局DEA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引入全局DEA和"环境技术"概念框架,结合方向距离函数和SBM模型来构造绿色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并运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绿色生产技术、规模、管理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2011年间中国绿色生产率累积增长达9.79个百分点,技术进步、规模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5.57、-76.43、-89.14个百分点;(2)绿色生产技术、规模效率、管理水平以及煤炭占比、能源价格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4450、0.8099、0.9309、-0.2515、0.0390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合理调整生产规模,提高规模效率,加快市场化改革,积极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是现阶段中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出路。
- 臧洪丰超周肖肖
- 关键词:TOBIT模型MALMQUIST指数
- 绿色发展:政府与公众力量被引量:17
- 2017年
- 立足效率维度,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三种途径入手,构建广义空间Tobit模型,检验公众诉求、环境规制及其交互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诉求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凸显"自下而上"的推力作用;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之间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显示"自上而下"中成本与收益并存;较高的公众诉求水平能够促使"波特假说"效应更早来临,体现政府与公众"上下结合"的协同优化效应。另外,公众诉求倒逼政府增加环保支出力度和提高环境监管强度,解释了公众诉求的力量机制来源于政府对环境问题的积极关注。
- 张华张华丰超
- 关键词:公众诉求环境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