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静 作品数:59 被引量:212 H指数:8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环境臭氧暴露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预测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臭氧暴露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中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6—202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537例冠心病患者。根据SYNTAX评分将其分为低分组(0~22)和高分组(≥23)。采用Logistic回归用于评估臭氧暴露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线性回归探讨臭氧暴露与AST的关系,中介效应分析评估血清AST在臭氧暴露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预测作用。结果:臭氧浓度增加,罹患更严重的冠心病的风险增加(OR=1.072,P<0.05)。老年患者中AST(β=3.622,P<0.05)与臭氧暴露呈正相关。同时AST在臭氧暴露和冠心病严重程度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13.1%。结论:长期臭氧暴露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并且AST可作为臭氧暴露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刘翠怡 李昭源 赵柏铭 戴钟离 王若男 冯雨嘉 彭爱红 向浩 万静关键词:臭氧 冠心病 AST 冠心病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评价 被引量:2 2002年 为研究冠心病 (CAD)伴或不伴 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抽取冠心病伴 2型糖尿病患者 (62例 )、冠心病患者 (60例 )及正常对照组患者 (5 9例 )空腹静脉血 ,测定血脂、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糠的值 ,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显示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冠心病组 。 万静 熊世熙 伍欣星 曹茂银 任江华关键词:冠心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指数 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nlled Trials、MEDLINE、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干预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到2012年12月。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结果共纳入11个RCT,共收集了1683例SAP患者的资料。Meta分析显示:加用曲美他嗪对SAP患者的疗效与单纯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比较,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WMD=-1.65,95%CI:-2.27^-1.03)、每周硝酸甘油消耗量(WMD=-0.90,95%CI:-1.14^-0.66)、心电图改善(WMD=1.33,95%CI:1.16~1.52)、运动试验中使ST段压低1 mm的阈值(WMD=58.67,95%CI:45.38~71.96)、ST段最大压低幅度(WMD=-0.29,95%CI:-0.40^-0.19)、运动持续时间(WMD=62.04,95%CI:42.87~81.21)6方面,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SAP患者,在常规治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疗效。 彭松 方奇 方冬 魏宝柱 张涛 万静关键词:曲美他嗪 稳定型心绞痛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Polypill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单片复方制剂Polypill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分别对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5月。查找有关Polypill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外文文献,1 155例患者采用Polypill治疗,1 149例患者采用安慰剂或单个或部分药物组成的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Polypill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WMD=-9.39 mm Hg(1 mm Hg=0.133 k Pa),95%CI(-14.44,-4.33)mm Hg,P=0.000 3;舒张压:WMD=-5.32 mm Hg,95%CI(-8.10,-2.55)mm Hg,P=0.000 2;血清总胆固醇:WMD=-1.11 mmol/L,95%CI(-1.48,-0.74)mmol/L,P<0.000 01;低密度脂蛋白:WMD=-0.91 mmol/L,95%CI(-1.25,-0.57)mmol/L,P<0.000 01];然而,使用Polypill治疗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治疗中断[OR=1.49,95%CI(1.19,1.87),P=0.000 5];而在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两组试验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7,95%CI(0.67,3.25),P=0.34]。结论 Polypill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在药物的依从性方面,Polypill治疗的人群更倾向于发生治疗中断;在药物安全性方面,Polypill治疗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方冬 万静 方奇 李凯勇 曹建磊 丁氏兰瑛 龚斐关键词:POLYPILL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随机对照试验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C161→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ion activatedreceptor gamma ,PPARγ)C16 1→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无血缘关系汉族人群 (包括 89例正常健康人 ,2 0 3例冠心病患者 )的PPARγC16 1→T基因多态性 ;结合放射免疫技术、冠状动脉造影 ,以及临床常规生化检测指标 ,综合分析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不同基因型与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的关系 ,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冠心病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 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组以CC基因型为主 ,与T等位基因携带者 (CT +TT)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T等位基因携带者 (OR∶0 5 6 ,95 %CI∶0 2 4 0 6 3)冠心病危险性低于CC基因型 (OR∶1 92 ,95 %CI∶1 0 9 2 5 4 )。结论 PPARγC16 1→T的置换与冠心病之间有重要的相关性 ,T等位基因携带者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危险性 ,可能与PPARγ作用于血管壁局部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 万静 熊世熙 马业新 任江华 曹茂银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冠心病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并探讨NLR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1 055例,其中741例冠心病组病人又根据Gensini评分或SYNTAX评分的三分位数进一步分为三组,另外314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N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把冠心病组病人根据Gensini评分或SYNTAX评分的三分位数进一步分为三组,与对照组进行四组间的比较,四组间NLR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相关分析显示NLR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Gensini评分和SYNTAX评分呈正相关(分别是:r=0.213,P<0.01;r=0.12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高血压、吸烟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44(95%CI:0.609-0.678)。当NLR诊断临界值取3.062 5时,其诊断效能最高,敏感性为40.6%,特异性为80.8%。结论:NLR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并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以作为临床医生对冠心病的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 刘子铭 赵菲菲 李凯勇 张诗琴 丁氏兰瑛 曹晔萱 万静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如何应对STEMI导致的心源性休克 2015年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患者出现收缩压小于90mmHg持续至少30min,继发于心肌功能受损,由于心脏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万静关键词:心源性休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可溶性环氧化酶水解酶抑制剂-1471预防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 2017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环氧化酶水解酶抑制剂-1471(sEHI-1471)预防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KKAy小鼠随机分为2组:sEHI-1471组(18只)及对照组(18只),分别饮用含8mg/L的sEHI-1471或等体积生理盐水的饮用水,将同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组,饮水不受干预。比较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UNEL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Bcl-2,Bcl-xL,Bim,Bax和Bid表达水平。结果:干预3周后,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FBG、FINS和HOMA-IR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sEHI-1471组小鼠FBG、FINS和HOMA-IR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比较各组凋亡变化的结果,对照组较正常组胰岛β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P<0.05),sEHI-1471组较对照组凋亡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比较各组小鼠胰腺抗凋亡蛋白Bcl-2,Bcl-xL和促凋亡蛋白Bax,Bim,Bid表达水平,对照组相对于正常组Bcl-2,Bcl-xL表达明显降低,Bax,Bim和Bid表达明显升高,而相对于对照组,sEHI-1471组Bax,Bim和Bid表达明显降低,Bcl-2和Bcl-xL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sEHI-1471能降低血糖,增加糖尿病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KKAy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促凋亡蛋白Bax,Bim,Bid表达和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表达有关。 张洁 万静 王海蓉 廖宇峰 熊世熙 汪道文关键词:2型糖尿病 凋亡 胰岛Β细胞 虾青素对氧化应激下平滑肌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虾青素通过清除过量氧化物因子调节平滑肌细胞的自噬和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分析不同浓度虾青素及过氧化氢对传代培养的平滑肌细胞(HA-SMC)增殖的影响,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利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自噬和凋亡蛋白表达差异。结果:CCK-8结果显示虾青素对HA-SMC的最佳保护浓度为25μmol/L,过氧化氢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为200μmol/L。虾青素预处理后,过氧化氢对HA-SMC毒性作用降低,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回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上调,抑制凋亡(P<0.01)。结论: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应激抑制HA-SMC的增殖;虾青素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适当增强自噬作用,减少细胞的凋亡。 马于林 李亚 彭媛媛 林明莹 万静关键词:虾青素 氧化应激 自噬 动脉粥样硬化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抑制剂通过AKT/FoxO1信号通路抑制棕榈酸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及其抑制剂14,15-环氧二十碳-5(Z)-烯酸(14,15-epoxyeicosa-5(Z)-enoic acid,14,15-EEZE)对棕榈酸(palmitate acid,PA)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4,15-EET和14,15-EEZE单独或联合作用于PA诱导后的H9c2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p-AKT和p-Fox 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PA诱导下H9c2细胞凋亡率上升,14,15-EET的作用可降低细胞凋亡率,而加用14,15-EEZE使细胞凋亡率上升,14,15-EEZE的单独作用也可提高PA诱导下H9c2细胞的凋亡率。免疫印迹分析显示,PA可降低H9c2细胞p-AKT和p-Fox O1蛋白表达水平,14,15-EET的作用可使p-AKT和p-Fox 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而加用14,15-EEZE后p-AKT和p-Fox O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14,15-EEZE的单独作用可使PA诱导下H9c2细胞的p-AKT和p-Fox O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14,15-EET可能通过促进AKT/Fox O1信号通路活性抑制棕榈酸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而其抑制剂14,15-EEZE可能通过抑制AKT/Fox O1信号通路活性抑制14,15-EET的抗棕榈酸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张洁 张涛 廖宇峰 王扬淦 万静关键词:棕榈酸 H9C2 细胞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