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长春

作品数:19 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6篇急性
  • 3篇早幼粒细胞
  • 3篇早幼粒细胞白...
  • 3篇粒细胞
  • 3篇粒细胞白血病
  • 3篇基因
  • 3篇急性早幼粒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白血病细胞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扩增
  • 2篇脐血
  • 2篇趋化
  • 2篇趋化功能
  • 2篇淋巴

机构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脐带血...

作者

  • 19篇万长春
  • 17篇邱录贵
  • 11篇李云涛
  • 10篇李桥川
  • 8篇王亚非
  • 7篇徐燕
  • 7篇于珍
  • 6篇李新
  • 6篇李增军
  • 5篇葛薇
  • 5篇赵耀中
  • 5篇钱林生
  • 4篇麦玉洁
  • 4篇孟恒星
  • 4篇李睿
  • 3篇王国蓉
  • 3篇韩明哲
  • 2篇邓书会
  • 2篇杨仁池
  • 2篇邹德慧

传媒

  • 4篇白血病.淋巴...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第10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疗效分析被引量:8
1998年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自1986年10月至1997年12月,用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中位年龄25.5(9~4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3例(CR135例,CR2或早期复发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0例(CR125例,CR2或早期复发5例)。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CTX)120mg/kg+单次全身照射(STBI)9~10Gy或马利兰(Bu)16mg/kg或马法兰(Mel)160~180mg/m2+阿糖胞苷(AraC)4g/m2。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中位随访时间806(32~3400)天,移植相关死亡7例(9.5%),ANLL、ALLCR1期移植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49%±7.7%和67.0%±106%,复发率39.3%±9.3%和23.7%±10.6%。结论:为降低白血病复发率和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无骨髓供者的CR1期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接受ABMT。
韩明哲冯四洲李成文邱录贵姜容井丽萍姜尔烈张莉万长春严文伟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骨髓移植自体移植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途径在白血病细胞中的激活及作用
<正>目的研究β-catenin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并进而探讨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白血病细胞中是否有激活及激活后的作用。方法 1)以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应用RT-PCR、免疫细胞化...
麦玉洁李增军于珍万长春王亚非吴克复邱录贵
文献传递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万长春李云涛冯四洲邹德慧李桥川王亚非王国蓉李新李增军徐燕王玫韩明哲严文伟邱录贵
关键词:纯红细胞再生障碍ABO血型不合移植后ALLO-HSCT回顾性地分析PRCA
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9例临床分析
<正>目的总结分析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9例高白细胞APL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疗效,以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1)临床特点:49例患者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WBC)平均高...
李新赵耀中李妍邓书会李云涛李桥川万长春李增军徐燕邱录贵
文献传递
18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C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H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男13例,女5例,中位年龄51.5岁。腹胀是最常见主诉。初诊时脾大17例,肝大5例,淋巴结肿大6例。白细胞数增高6例,减低7例,正常5例。TRAP阳性15例,阴性3例。网状纤维增多3例,板层复合体(RLC)14例中存在1例,细胞遗传学改变7例中存在2例。11例单用干扰素治疗,8例有效,3例无效中2例行脾切除仍有效。干扰素联合脾切除3例有效。结论:HCL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易见,网状纤维增多不多见,RLC少见,部分有细胞遗传学异常,干扰素联合脾切除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郭振兴万长春邱录贵钱林生徐茂强杨仁池
关键词:白血病毛细胞性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6
2003年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 (As2 O3 )联合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As2 O3 联合ATRA治疗初治和复发APL患者 2 0例 (可评价的患者 18例 )。治疗方法如下 :As2 O3 (0 .1%溶液 ) 10ml加入 5 0g L葡萄糖溶液 5 0 0ml静脉点滴 ,持续 4~ 6h ,1次 d ;ATRA 2 5mg·m- 2 ·d- 1 ,分 2~ 3次服用。结果  17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CR) ,CR率 94.4%。 14例初治患者均获得CR ,4例复发患者中 3例取得CR。均在 30d内达CR。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ATRA联合As2 O3 治疗APL患者不仅能获得好的疗效 ,而且能缩短达CR的时间。
赵耀中李洪强李大鹏李睿齐军元万长春周春林王志强钱林生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SDF-1和PF4对体外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粘附和趋化功能的调节
<正>目的探讨基质衍生因子-1(SDF-1)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将免疫磁珠分选获得的脐带血(CB)CD34+细胞接种于Stem lineTMⅡ无血清造血干细胞扩...
李桥川孟恒星王亚非李云涛万长春徐燕于珍邱录贵
文献传递
低血清条件下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正>目的建立低血清条件下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分离、纯化方法和技术,了解脐血M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的肝素抗凝脐带血,取血后4小时内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以低血清(2%F...
李云涛徐燕葛薇孟恒星于珍李长虹万长春李茜韩俊领邱录贵
文献传递
影响脐血多能非造血成体干细胞分离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为了研究低血清条件下从脐血中分离多能非造血成体干细胞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索优化培养条件,通过不同培养液、接种密度、首次换液时间对脐血多能非造血成体干细胞生长的影响的比较,并以选定的条件对其培养扩增,进行免疫表型及诱导分化能力检测。结果表明在低血清条件下,DMEM/F12培养液更适合于脐血多能非造血成体干细胞生长;1×106/cm2是原代培养的适宜接种密度,原代第72小时首次换液为最佳换液时问。利用所选条件培养的细胞可在体外持续扩增,并具有良好的分化潜能。结论建立了人脐血多能非造血成体干细胞的体外优化培养条件,为其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作出了新的探索。
李云涛徐燕孟恒星葛薇李桥川万长春于珍李长虹邱录贵
关键词:干细胞脐血
两步法扩增诱导脐血及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的比较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比较先扩增、后诱导的两步法从脐血(CB)CD34+细胞和动员外周血(MPB)CD34+细胞诱导所得DC的产量及功能,将免疫磁珠分选获得的CB-CD34+细胞和MPB-CD34+细胞用FL、TPO、SCF、GM-CSF等细胞因子先扩增10天,然后加入GM-CSF、IL-4及TNF-α、CD40Ab、PGE2等细胞因子组合诱导获得D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DC刺激异基因T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DC分泌IL-12能力,Transwell板检测DC在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介导下的趋化功能。结果表明①扩增10天时CB组、MPB组细胞中CD14+CD1a-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40.48±16.85)%vs(28.07±23.19)%,P>0.05]。但由于CB组细胞扩增倍数显著高于MPB组(388.88±84.63倍vs79.67±10.32倍,P<0.01),CB组CD14+CD1a-细胞扩增倍数显著高于MPB组(189.42±25.02倍vs28.74±23.27倍,P<0.01);②TNF-α/CD40Ab/PGE2条件下与TNF-α条件下相比,CB组和MPB组所得DC均表达更高的CD83[分别为(34.52±11.22)%vs(3.70±2.27)%、(36.69±13.36)%vs(7.34±3.364)%,P均<0.01];③CB组与MPB组在TNF-α/CD40Ab/PGE2诱导条件下所得DC均高水平表达CD83、CD86、HLA-DR、CD11c、CD54、CD40,CB组所得CD83+细胞的扩增倍数显著高于MPB组(198.72±117.53倍vs33.95±6.19倍,P<0.01);④CD40Ab/PGE2/TNF-α条件下CB与MPB来源的DC在刺激异基因T细胞增殖、IL-12的分泌[(16.2±4.31)pg/mlvs(13.5±4.1)pg/ml]以及SLC介导的迁移率[(28.09±7.76)%vs(18.5±3·47)%]上均无显著差别(P均>0.05)。结论在两步法培养体系下,CB-CD34+细胞与MPB-CD34+细胞来源的DC具有相同的功能,而前者产量显著高于后者。
王亚非孟恒星葛薇于珍李云涛李桥川万长春徐燕李新李增军王国蓉尤胜国邱录贵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脐血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