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期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内营养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内营养支持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选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53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全胃肠内营养(EEN+rhGH)组28例,全胃肠内营养(EEN)组25例。2所有患者入RICU后均经口气管插管和放置鼻胃管。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抗感染、祛痰、平喘、强化血糖控制等治疗,入RICU当日开始鼻饲能全力。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同时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8u/天。3治疗1周时,分别测体重、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总结一周内每日平均血糖水平与胰岛素用量;出RICU时计算住RICU天数、有创机械通气时间。4组内及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进行卡方检验。结果:5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1营养指标:EEN组治疗后体重、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N+rhGH组治疗后体重、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住RICU天数和有创呼吸机带机时间:EEN+rhGH组明显短于EEN组(P<0.05)。3两组胰岛素使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内营养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望提高其体重、营养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住RICU时间;短期生长激素的使用在强化血糖控制基础上对血糖影响不大,但会增加胰岛素用量。
- 张海涛黄玉蓉陈艺慧
-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早期胃肠内营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早期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确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23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划分为三组:轻度OSA组、中度OSA组、重度OSA组,择取我院同期非OSA患者4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四组均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学指标。结果:重度OSA组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中度OSA组、重度OSA组血清胱抑素C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OSA组、中度OSA组、重度OSA尿酸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OSA组白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应用血清胱抑素C、尿酸作为早期肾脏损伤生物标志物,白蛋白是否列为生物标志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刘小丽张海涛黄玉蓉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早期肾损伤生物标志物
- 浅快呼吸指数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并(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RICU住院使用机械通气并符合常规临床撤机标准[1]的35例COPD患者,监测患者RSBI值,然后进行撤机试验,观察RSBI值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37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28例(75.68%),撤机失败9例(24.32%),撤机成功组RSBI值(79.26±13.75)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106.27±15.91)(P<0.05),RSBI预测脱机成功的灵敏度为73.0%,特异度55.6%。结论:RSBI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无创伤性、无需患者主动配合,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并非敏感指标,结合临床其他指标可能更可靠。
- 张海涛王晓园黄玉蓉陈艺慧
- 关键词:机械通气撤机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并2型呼衰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发作并2型呼衰的治疗效果,同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1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2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病例组(57例)和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在NPPV治疗前、治疗1-2h、24h及治疗结束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病例组NPPV治疗1-2h后PaO_2、PaCO_2明显改善;24h后PaO_2、PaCO_2、HR、RR、PH均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AECOPD并2型呼衰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作用优于常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郭素君黄玉蓉宋成华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临床特征,以便更好的管理。材料与方法回顾2015年5月1日-2018年4月30日期间在我院门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60例,全部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诊断标准,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并发症(慢阻肺所引起的全身多种并发症,包括*1.冠心病2.肺癌3.骨质疏松4.抑郁症5.肺结核6.气胸7.感染8.代谢综合征9.胃食管反流10.认知障碍)患者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肺功能(FEV1在50-80%之间)、慢阻肺病史(<5年)等基线资料对照,两组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的,体重指数、CAT评分、过去一年中急性加重次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稳定期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无并发症组的对应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体重指数、CAT评分、过去一年中急性加重次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体重指数更高、呼吸道症状更多症状更多、过去一年急性发作次数更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更高。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有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病情更重,需要更加严格控制体重、血糖、避免急性加重。
- 陈艺慧向贇周承华黄玉蓉刘国梁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2型糖尿病并发症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尿酸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的改变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9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划分为三组:轻度OSA组(AHI:5~15次/h,27例)、中度OSA组(AHI:15~30次/h,22例)、重度OSA组(AHI>30/h,41例),择取我院同期非OSA(AHI<5次/h,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血压(MAP)、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及睡眠呼吸参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氧饱和<90%的时间(TSaO2),应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比较四组各指标的差异;并分别对血清尿酸与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组间年龄及性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组血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尿酸水平与BMI、AHI、TSaO2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LSaO2、MsaO2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OSA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随着AHI的增加和缺氧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并与BMI、AHI、TSaO2、LSaO2、MSaO2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OSA患者血清尿酸的水平变化对预防和控制OSA人群痛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刘小丽罗倩黄玉蓉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尿酸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 COPD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慢阻肺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风险。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02例为COPD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左股骨近端(包括股骨颈、Ward’s三角)和腰椎(L1-4)的骨密度(BMD)值;监测并分析二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CO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PTH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OPD患者各部位骨密度值、25(OH)D3、Ca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健康同龄人比较,COP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显著增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在治疗基础病的同时,也应重视合并症的治疗。
- 罗倩郑伟向赟陈艺慧黄玉蓉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密度骨质疏松
- 短期肠外营养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分析61~8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营养状态(血清白蛋白、尿酸、肌酐/身高指数、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收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分为营养组及对照组各30例,血气分析仪检验血气分析,检验科全自动生化仪查血清白蛋白、尿肌酐、尿酸。结果 1.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营养组、对照组治疗前临床资料的比较(表1)营养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匹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营养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白蛋白、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血尿酸、肌酐/身高指数均无差别,P>0.05。2.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营养组、对照组治疗后临床资料的比较(表1)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营养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有差别,P>0.05;血尿酸、肌酐/身高指数均无差别,P>0.05。结论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后,血清白蛋白、IBW%、血尿酸均有所升高,肌酐/身高指数(mmol/cm)无明显变化,且经短期内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治疗的营养组,血清白蛋白升高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短期肠外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陈艺慧罗倩黄玉蓉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血清白蛋白
- 乌鲁木齐COPD稳定期患者的综合防治及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及系统管理,提高了COPD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探讨COPD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对乌鲁木齐天山区碱泉街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一年的综合性干预及系统管理,包括健康教育课程培训、营养支持指导、长期随访等。干预管理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项研究进行一年后,COPD相关知识(危险因素、并发症、诊断标准)的知晓率较前分别提高了18.5%、28.1%、28.9%,戒烟、合理运动、规律用药的依从性较前分别提高了29.2%、57.1%、25.6%。以COPD评估为基础,A组较康复前人数增加12.1%,B、C、D组较康复前减少分别为7.2%、3.5%、1.6%。结论: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发病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为新疆COPD的社区管理及干预提供依据。
- 王晓园张海涛黄玉蓉陈艺慧向赟马群宝闵丽
- 关键词:COPD稳定期综合干预管理
-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白蛋白治疗前后水平临床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65~88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血清白蛋白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收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各40例为病例组,同时收集40例与之匹配的体检健康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均采用我科德国耶格Master Screen Body肺功能仪行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仪检验血气分析,检验科全自动生化仪查血清白蛋白。结果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和COPD稳定期组血清白蛋白、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与对照组均有差别,P<0.05;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与COPD稳定期组血清白蛋白、IBW%均无差别,P>0.05。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COPD稳定期组血清白蛋白无相关性,P>0.05;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COPD稳定期组IBW%无相关性,P>0.05。结论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白蛋白、IBW%均有所下降,提示此类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可能是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 陈艺慧罗倩黄玉蓉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血清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