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剑
- 作品数:21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HIS系统与医保系统无缝连接的设计与实现
- 随着国家医保体系不断的完善以及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为了适应未来全面医保要求,如何将医疗保险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之间无缝的连接起来,在达到医保需求的前提下又不会明显的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已经成为医院信息管理工作的重点[1...
- 黄文剑
- 关键词:HIS系统医保系统无缝连接C/S架构模块化设计
- 文献传递
- 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血代谢产物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比较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新生儿与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代谢产物水平的差异,探讨新生儿代谢产物的变化与IUGR的联系,以及新生儿组织和器官损害的可能的代谢机制,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至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20例IUGR新生儿与302例同期住院的适于胎龄儿,完善血串联质谱检查,比较两组新生儿代谢产物浓度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氨基酸代谢中缬氨酸、瓜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浓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肉碱代谢中游离肉碱、乙酰肉碱、丙酰肉碱、丁酰肉碱、已酰肉碱、辛酰肉碱、月桂烯酰肉碱、肉豆蔻酰肉碱、肉豆蔻烯酰肉碱、棕榈酰肉碱、棕榈烯酰肉碱、十八碳酰肉碱与十八碳烯酰肉碱浓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UGR新生儿中存在氨基酸和肉碱、酰基肉碱的代谢异常。
- 刘艳兵陈丽萍喻云黄文剑蒋文星郭智彬周斌
- 关键词:IUGR适于胎龄儿串联质谱法肉碱
- 儿童住院超30天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儿童住院超30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医疗资源使用率。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住院时间超30天的患儿信息,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儿童住院超30天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占64.29%,女性占35.71%。年龄主要集中在婴儿期,占49.57%。疾病构成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肿瘤、先天性畸形与变形和染色体异常、起源于围生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儿童住院超30天的影响因素有病种、月龄、是否转科、是否手术。其中,住院天数与是否转科、是否手术呈正相关,与月龄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加强母亲孕期保健,减少早产;完善院内会诊、转诊制度等是减少住院时间超30天的重要途径。
- 刘祥英晏长红吴金星黄文剑
- 关键词:儿童影响因素
- IUGR新生儿血胰岛素、IGF-1及生长激素的测定和意义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与生后血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的关系,探讨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内分泌环境的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诊断为IUGR的患儿为实验组,在相同时间段入院的足月适龄儿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获取的血标本数为生后第1天30例,第7天30例,第21天20例,对照组均为30例。测定并比较实验组在生后第1天、第7天、第21天和对照组血中胰岛素、IGF-1、生长激素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生后第1天血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生后第7天血IGF-1和生长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生后第21天血生长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和IGF-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UGR新生儿生长发育受内分泌环境调控,IUGR新生儿早期为追赶生长,负反馈性分泌增加IGF-1和生长激素水平,而为维持血糖水平,胰岛素无明显变化。
- 刘艳兵陈丽萍喻云黄文剑
- 关键词:宫内发育迟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生长激素新生儿
- 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儿童心脏病诊疗流程上的探索与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儿童心脏病诊疗流程的方法,并比较优化前后的效果。方法:将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诊疗流程相结合,对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各系统进行针对性改造。结果:挂号前系统可向心脏病患儿推荐就诊科室,并将患者提供的信息自动转变为符合规范格式的电子病历文书,医生就诊时可直接查看。患儿离院后医院可通过微信、AI电话等方式智能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和康复情况,收集患者意见及建议,并形成各类统计报表。结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优化儿童心脏病诊疗流程,在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 黄文剑傅超陈玉婷周云国胡梅英
- 关键词:人工智能儿童心脏病诊疗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变异型免疫功能变化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谱系疾病变异型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8-2021年于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变异型GBS谱系疾病患儿(变异型组,n=20)及经典型GBS谱系疾病患儿(经典型组,n=20),以同期儿保科健康体检儿童20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CD16^(+)56、CD19^(+)、CD4^(+)、CD8^(+));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6、IL-8、IL-10、TNF-α)水平;用免疫学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结果变异型组CD16^(+)56、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变异型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与经典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型组IL-2、IL-8、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变异型组IL-2、IL-8水平高于经典型组(P<0.05).变异型组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变异型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经典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谱系疾病变异型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CD16^(+)56、CD4^(+)、CD8^(+)水平下降,IL-2、IL-8、TNF-α水平升高,IgG水平升高;变异型与经典型GBS的发病免疫机制存在部分差异.
- 孙小兰黄志新黄文剑钟建民
- 关键词:变异型儿童
-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危急呼叫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 2022年
- 针对医院医疗危急呼叫种类多、途径杂、频率高,易使医护人员产生“呼叫疲劳”的现象,设计搭建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危急呼叫管理系统,以提高呼叫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具体为利用物联网设备采集不同品牌、型号监护仪器的信息,并和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对接,与危急值等危象数据整合,制作统计报表。设置危急呼叫规则,通过可穿戴设备定向呼叫医护人员。通过实施医院所有危急呼叫信息统一管理,按需推送。医护人员也能通过统计报表对患者病情整体把控。医疗危急呼叫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判断呼叫信息的效率,提升医疗质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黄文剑傅超胡佳华胡梅英
- 关键词:物联网统一管理
- 门诊线上支付的基础与关键流程
- 目的:医院门诊医疗业务“线上线下有序交互、强势整合”,有效缓解了网民患者“看病难”问题.方法:在“一卡通”、自助机系统、外网统一号源池基础上,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在诊疗业务执行点增加费用确认功能及工作量核计功能.结果:患...
- 俞小萍刘东丽陈颖浩黄文剑洪亮
- 关键词:门诊服务诊疗费用
-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医疗费用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对出院患儿费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院患儿符合CAP的患者247例作为非路径组,同期收治符合CAP的患者241例作为路径组,将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路径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较非路径组缩短0.856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较非路径组减少669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组患儿住院费用的减少主要包括床位费、护理费、化验费、诊疗费和药品费的减少。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童CAP单病种管理的应用,可缩短患儿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及各项具体费用均得到明显的控制,使得患儿住院诊疗措施合理化,减少诊疗过程中的随意性和过度医疗的发生。
- 刘祥英黄文剑吴金星
- 关键词:单病种管理社区获得性肺炎
- 2011—2015年住院患儿疾病谱及死因变化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分析住院患儿的疾病谱及死因,为儿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11—2015年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住院患儿例数及治疗转归情况、性别及年龄分布、疾病构成、住院死亡患儿性别及年龄分布、死因构成。结果 2011—2015年共收住院患儿359 627例,其中死亡676例,病死率为0.19%。2015年住院患儿人数较2011年增长19.85%。住院患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11.374,P=0.001)。住院患儿中,男童244 857例(68.09%),女童114 770例(31.9l%),男女比例为2.13:1。各年份男童、女童均以婴儿多见。2011年和2012年居前3位的疾病均为弥漫性肺炎、手足口病、新生儿肺炎,2013年和2015年居前3位的疾病均为肺部感染、支气管肺炎、手足口病,2014年居前3位的疾病为肺部感染、手足口病、新生儿肺炎。死亡676例,男童病死率为0.17%(416/244 857),女童为0.23%(260/114 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4,P<0.001)。新生儿病死率为0.35%(125/35 872),婴儿为0.24%(262/109 012),幼儿为0.15%(146/100 301),学龄前期为0.11%(67/58 500),学龄期为0.14%(76/55 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12,P<0.001);其中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病死率较新生儿降低,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病死率较婴儿降低(P<0.004 5)。前3位死因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9.97%(135/676)],起源于围生期疾病[13.46%(91/676)],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12.72%(86/676)]。结论 2011—2015年住院患儿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患儿病死率不同。呼吸系统疾病为住院患儿的主要病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起源于围生期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为主要死因。
- 吴金星俞小萍刘祥英黄文剑
- 关键词:疾病谱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