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兵
- 作品数:139 被引量:975H指数:20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开挖和堆载作用下黄土边坡变形特征离心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为了研究开挖和堆载对黄土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采用原状黄土在离心机上模拟黄土边坡在开挖和堆载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得到了两种工况下黄土边坡的位移变化规律和破坏特征。位移矢量图表明:开挖和堆载前,坡体变形以自重应力作用下的竖向变形为主;开挖和堆载后,坡体中后部土体以垂直向下变形为主,前部土体变形以水平变形为主;对模型边坡控制点位移特征分析,发现开挖对前部土体变形影响较大,堆载对后部土体变形影响较大,但开挖是影响边坡变形的最主要因素;开挖和堆载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变形过程完全不同。
- 刘悦黄强兵
- 关键词:黄土边坡离心模型试验
- 穿越地裂缝带地铁隧道结构分段长度优化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前西安地铁建设中过地裂缝带隧道均采取分段设缝的结构措施,而隧道结构分段长度的优化问题是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设防的关键。本文以西安地铁斜交穿越地裂缝带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段设缝的地铁隧道斜交跨地裂缝带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斜交跨地裂缝带地铁隧道分段设缝的合理模式及分段隧道的合理长度。计算结果表明:对缝设置模式下分段设缝隧道结构塑性区范围较小,集中在隧道拱底、拱脚;而悬臂设置模式下塑性区分布范围大且较为复杂,不利于进行衬砌加强。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衬砌结构宜采取分段设缝的对缝设置模式,跨地裂缝带的分段隧道合理长度为15 m,位于地裂缝主变形区内的分段隧道长度可按10~15 m考虑,而穿越地裂缝主变形区之外的地铁隧道分段长度可根据轨道调坡及隧道防水等其他要求适当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地裂缝发育的城市地铁隧道结构设计及其他地下空间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 黄强兵姜紫看邓亚虹王立新胡士伟
- 关键词:地铁隧道地裂缝塑性区
- 地裂缝对地铁明挖整体式衬砌隧道影响机制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9
- 2008年
- 以西安地铁2号线穿越地裂缝带为研究背景,采用几何缩比1∶5的大比例尺地裂缝与地铁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对地铁明挖隧道整体式衬砌结构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随地裂缝位错量的增加,隧道顶部土与结构接触压力上盘明显增大,下盘减小,底部接触压力上盘减小直至为0,下盘则明显增大;当地裂缝位错量达到20 cm时,位于地裂缝上盘的隧道结构底部出现脱空现象,下盘2.5 m处衬砌出现开裂,对隧道底部脱空区应及时进行注浆等地基处理;隧道底板基本处于受压状态,而顶板受力较复杂,下盘受拉,上盘则先受拉后受压。地裂缝作用下隧道变形破坏模式为拉张破坏,且隧道衬砌开裂主要出现在下盘距地裂缝14.0 m范围内,而位于上盘的隧道衬砌基本完好,这与地裂缝活动引起土体和地表建(构)筑物的变形破坏主要发生在上盘刚好相反。研究结果可为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的隧道结构设计与防治措施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 黄强兵彭建兵门玉明闫金凯石玉玲
-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裂缝模型试验接触压力
- 黄土边坡暗穴对公路桥梁的致灾机理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根据黄土暗穴空间走向的不同,将黄土边坡桥基下伏暗穴对桥梁的危害归纳为倾倒破坏模式和滑塌破坏模式。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黄土边坡顺沟向桥基下伏暗穴对桥梁的致灾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后得出:黄土暗穴引起的桥梁变形以垂直下沉变形为主,水平方向的变形不明显;随着黄土暗穴的发展,其半径由0.2m逐步增大至0.5m、1.0m时,桥梁失稳主要表现为桥基下伏黄土暗穴周围的舌状塑性区沿45°方向放射性扩展,与桥基附近土体塑性破坏区相贯通导致桥梁不均匀沉降并向沟外侧倾倒破坏。同时,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桥梁安全时顺沟向桥基下伏黄土暗穴的临界埋深与其半径之间关系可用对数函数关系式表示,其相关系数反映拟合关系具有很高的精度。
- 黄强兵彭建兵
- 关键词:桥梁工程黄土暗穴数值模拟
- 一种地面沉降对地铁隧道影响的物理模拟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沉降对地铁隧道影响的物理模拟方法,属于地面沉降及其灾害防治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按地层结构分层夯填第一预设厚度的土层;堆土至第二预设厚度时,将压力水囊放置在与其底部形状尺寸相匹配的浅坑中;基于压力水囊上...
- 黄强兵彭建兵苑艺杨涛梁奥康孝森李明俐韩洁
- 文献传递
- 大角度斜交地裂缝带盾构隧道变形破坏机制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地裂缝是西安市最典型的城市地质灾害,其活动对城市地铁建设具有严重威胁,盾构隧道能否应用于地裂缝场地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问题。为揭示地裂缝活动对地铁盾构隧道的影响机制,文章以在建西安地铁8号线大角度(θ=75°)穿越地裂缝带为工程背景,基于1∶12几何比尺的物理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对大角度斜交地裂缝带的盾构隧道结构的变形破坏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裂缝错动作用下,大角度穿越地裂缝带的盾构隧道上盘管片拱顶受压、拱底受拉,下盘管片拱顶受拉、拱底受压;盾构隧道纵向整体表现为弯曲-扭动变形,管片衬砌在地裂缝上盘以拱顶内凹变形为主,在下盘以牵引变形为主,地裂缝位置及其附近的管片表现出竖向错动、轴向拉张与挤压以及水平扭转的三向变形特征;当地裂缝位错量达到s=24cm时,盾构隧道出现破坏,其破坏模式以剪切破坏为主,局部存在偏压破坏,且破坏大部分首先出现在螺栓附近;基于盾构隧道的破坏模式和范围提出隧道大角度穿越地裂缝带时的应对措施建议,对于未来100年内地裂缝累积活动量超过s=24cm的场地,地铁建设不宜采用盾构法通过。
- 苟玉轩黄强兵杨晓强王立新石卫杨兆
- 关键词:地裂缝盾构隧道结构内力变形破坏机制
- 地裂缝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机制及病害控制研究
-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西安市区出现了大量地裂缝,危害十分严重,其未来活动对在建的西安地铁构成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西安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的问题成为了一个全新的重大工程难题,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和...
- 黄强兵
- 关键词:地裂缝数值模拟病害控制地铁隧道
- 文献传递
- 地层变形模拟试验平台的支撑面板
- 一种地层变形模拟试验平台的支撑面板,它是由至少十块单元面板构成,其中一块单元面板与相邻一块单元面板之间用联接件联接。所述的单元面板为:在上面板的下表面边沿设置有侧板,在每块侧板的内侧设置有垫块,在一块侧板与相邻一块侧板之...
- 彭建兵郁录平郑录社黄强兵梁佳姚柯飞王丹
- 文献传递
- 山西吕梁黄土崩滑类型及发育规律被引量:27
- 2016年
- 山西吕梁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属于晋西黄土高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黄土崩滑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通过对吕梁地区地质灾害调查,结合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研究了吕梁地区黄土崩滑地质灾害类型和发育规律.依据构成边坡的地层岩性与地质结构、滑动面发育位置,将吕梁地区黄土滑坡类型划分为Q3单一黄土层内滑动和Q3-Q2-N2组合地层结构层内滑动两种类型;按破坏模式将吕梁地区黄土崩塌类型划分为:倾倒式、垮塌式和剥落式3种类型.调查还发现空间上黄土崩滑灾害主要发育在柳林县、临县、石楼县和中阳县4县,且主要沿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呈条带状分布;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变化规律,汛期(6~10月)高发,特别是主汛期(7~8月).最后对Q3-Q2-N2组合地层结构层内滑坡发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吕梁地区人工开挖和降雨耦合作用是诱发吕梁地区黄土滑坡和崩塌的最主要因素.
- 黄强兵康孝森王启耀李武
- 关键词:黄土滑坡发育规律
- 基于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法的膨胀土分类被引量:6
- 2005年
- 针对膨胀土胀缩性“高低”划分属于模糊概念,应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方法对国道G316公 路沿线某段膨胀土滑坡区域膨胀土进行分类。首先将22组土样的试验资料,按照二维正态信息扩 散公式分别建立液限、塑性指数、含水量和胀缩等级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R,然后将10组验证土样 的液限、塑性指数和含水量按一维信息分配公式进行信息分配,求得原因集X0;最后通过两级模糊 近似推论得出了该10组土样的分类结果,并将其与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其中 7组的分类完全相同,而其余3组土样的分类精度则更高。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膨胀土 分类方法,可以为膨胀土的工程治理设计提供参考。
- 刘悦黄强兵胡长顺
- 关键词:道路工程膨胀土模糊信息胀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