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家泉

作品数:18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教育
  • 5篇高校
  • 4篇教学
  • 3篇高等教育
  • 3篇办学
  • 2篇职教
  • 2篇职业教育
  • 2篇教学改革
  • 2篇广东高等教育
  • 1篇德智体
  • 1篇德智体全面发...
  • 1篇都市
  • 1篇对外合作办学
  • 1篇学院办学
  • 1篇依法
  • 1篇依法治国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择业
  • 1篇择业观

机构

  • 18篇广州大学

作者

  • 18篇黄家泉
  • 5篇吴开俊
  • 3篇罗海丰
  • 2篇张士勋
  • 2篇邵国良
  • 1篇彭青
  • 1篇高佩馨

传媒

  • 4篇高教探索
  • 3篇广州大学学报...
  • 3篇广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州大学学报
  • 2篇教育导刊(上...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辽宁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教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00年
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参 见本刊第一期),重点论述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两基”及高等教育的影响,认为地区 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普及程度、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以及 人们的求学愿望和教育支付能力。同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在多方面影响着高等教 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影响区域内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类别;对不同地区高等教 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存在制约或要求;导致高教体制改革在不同区域存在着特殊性与创 新性的不同要求;使高教投资多渠道、多元化的实践效果在不同的区域存在极大的差异, 等等。因此,文章认为,为了促进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十五”期间国家应正确 认识不同区域教育发展的重点,并从区域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在 加强国家宏观统筹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区域化发展,促进区域内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以 便在全国范围内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黄家泉邵国良罗海丰吴开俊
关键词:不平衡教育经济发展
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与广东高等教育被引量:3
2004年
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历来有爱国爱乡之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以各种方式支持国内现代化建设,对广东高等教育也颇多扶助。我国及地方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政策,采取多种举措,鼓励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为广东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罗海丰黄家泉
关键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高等教育
论“公仆”意识——学习马克思论巴黎公社的政权建设及胡锦涛在西柏坡的讲话被引量:3
2003年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 ,曾高度评价其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 ,并提出“公仆”这个概念。本文认为 ,是否具有“公仆”意识 ,实际上是无产阶级政权与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本质区别 ,而胡锦涛在西柏坡的讲话 ,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而且给“公仆”意识赋予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内涵。文章分析了胡锦涛所强调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者的内在联系以及当前在党政干部和公职人员中强化“公仆”意识的现实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
黄家泉
关键词:巴黎公社政权建设
广东“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理论思考被引量:5
2004年
文章探讨了“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内涵 ;分析了在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下 ,实施“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的依据与实践意义 ;同时结合广东地区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推进“教育区域化发展”
黄家泉
广东高等教育体制结构与经济所有制结构互动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通过梳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广东经济所有制结构与高等教育体制结构的互动演进过程 ,探讨了广东未来高等教育体制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吴开俊黄家泉
关键词:广东高等教育所有制结构
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办学特点浅析被引量:16
2004年
早期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都带有“扶贫”性、单向性等特点。进入21世纪后,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以提高档次与质量为主的新阶段。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正是根据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旅游业互动性不断增强的特点,提出“整合国际旅游教育资源,将境外先进经验与我国国情结合,建立融教育、研究、培训于一体的旅游教育大平台”的办学思路。学院实行以中方为主,中法政府主管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与高校参与的理事会管理制。
黄家泉彭青
关键词:办学模式教学模式
知识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被引量:1
2000年
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将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几个特点。同时认为,要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关键在于更新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黄家泉吴开俊
关键词:辩证统一关系国际型人才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精选教学内容
论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转变
1998年
黄家泉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校传统观教育观念
毕业分配制制的改革
1990年
我校是一所市属职业大学。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由学校择优推荐、单位择优录用,或由学生自谋职业。实践证明,“不包分配”带来了学生择业观念的更新,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因而较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包分配”就是鼓励学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进行“双向选择”,允许学生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个人志趣和特长,在学校的指导下选择职业。它有利于破除以往那种被动的就业观。在这种分配制度下,许多毕业生已越来越向往于开拓性的事业。他们宁愿选择一些条件暂时艰苦、但有发展前途的单位进行冒险尝试,而不愿意消极地被动就业。比如,在去年的毕业分配中,我校工民建专业1987届毕业生,就有3人同番禺县属下单位签订了8年合同。又如,远离市区的白云山配件公司,地处沙河同和。
高佩馨黄家泉
关键词:择业观念工民建专业教学改革秘书工作
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定位与对策被引量:5
1999年
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实质,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培育城市的气质,确立城市的品位。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应体现现代岭南文化精神,其发展方向可定位为:开放、创新、务实、高雅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提高人的素质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根本,增强审美意识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人本原则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核心,制定建设规范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基本要求。
张士勋黄家泉孙云
关键词:城市文化形象城市品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