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传琴
- 作品数:18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用于种植植物研究AM真菌作用的根箱试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种植植物研究AM真菌作用的根箱试验装置,包括蓄土容器,所述蓄土容器包括蓄根际土室,所述蓄根际土室外周均布若干蓄菌丝际土室,所述蓄根际土室与所述蓄菌丝际土室之间由薄膜隔开,所述薄膜上设有允许AM真菌...
- 黄传琴纪玲玲陈秀华谭文峰
- 文献传递
- 江汉平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与粘粒矿物的交互作用被引量:6
- 2014年
- 以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果园、旱地、水旱轮作、水田等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有机质质量分数、粘土矿物与铁铝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探讨了该区土壤有机质与粘粒矿物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的粘土矿物均以2:1型矿物为主,约占70%~8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非晶质铁铝氧化物及铁的活化度大小顺序均为:水田〉水旱轮作〉旱田〉果园;土壤非晶质氧化铁(Fe0)质量分数和粘土矿物中高岭石的质量分数分别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且Fe0与高岭石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江汉平原四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中的Fe0与高岭石强烈作用,利于土壤对有机碳的固定。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人为干扰下区域土壤的固碳机制。
- 徐晋玲朱志锋黄传琴谭文峰
-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粘粒矿物土地利用江汉平原
- 地形和土地利用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无机碳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无机碳(SIC)的空间分布和碳汇效应有重要影响。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小流域为对象,研究土地利用、地形对0-200cm土层内SIC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对纸坊沟流域SIC空间分布呈极显著影响(P<0.01),表现为峁顶(15.32g/kg)>坡地(14.45g/kg)>沟底(12.27g/kg)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方式影响该流域SIC分布,其含量表现为灌木地>草地>林地>农地,其中灌木地极显著高于林地、草地和农地,林地和草地极显著高于农地,而林地与草地无显著差异;地形与土地利用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SIC空间分布(P<0.01)。相关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土壤碳库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明确黄土高原在中国陆地碳循环中的作用。
- 张瑞曹华黄传琴谭文峰
-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地形
- 切割能量与养分元素制备生物炭、油和燃气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切割能量与养分元素制备生物炭、油和燃气的装置,包括进料斗、进料控制阀门、螺旋热解炉、生物炭收集器、通气管道、生物炭粒子填充层装置、常温冷凝管、超低温冷凝管、第一冷凝管、第二冷凝管、气柜。本实用新型完成秸秆...
- 谭中欣洪梦凡黄传琴
- 文献传递
- 不同农业利用条件对黄土胶结物质组成与团聚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以陕西安塞自然植被土壤和农田土壤(包括施有机肥、施无机肥、不施肥对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粒级团粒中有机质和碳酸钙的分布特征及去除胶结物质前后的粒度组成,探讨不同农业利用条件对黄土团聚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均以粒径>0.05 mm(45%~65%)和粒径0.002~0.05 mm(30%~45%)的团粒为主;相对于自然土壤,农业活动对粗粒级团粒中碳酸钙的溶解再沉淀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增加粒径<0.002mm次生碳酸钙含量;不施肥和施用无机肥显著降低粒径<0.002 mm团粒的有机质含量,而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粒径>0.05mm和粒径<0.002mm团粒的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大团聚体(250~1 000μm)的形成;逐步去除胶结物质过程中,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团粒逐渐破碎,粒度分布曲线和累计曲线均向左不同程度推移。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中碳酸钙和有机质均对土壤颗粒产生胶结作用,且施用有机肥的土壤中碳酸盐和有机质的胶结团聚作用最强。
- 黄传琴周琴谭文峰
- 关键词:土壤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农业利用
- 次生碳酸盐结核的物质组成及元素富集特点
- 2018年
- 以黄土高原南缘武功次生碳酸盐结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级结核中有机质和碳酸盐的分布特征、粒度及矿物组成,结合酸溶性元素分析,明确次生碳酸盐结核的形成过程及元素富集特点。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南缘武功全新世古土壤发育期间形成的碳酸盐结核主要由粒径>250μm结核和粒径<50μm结核相互胶结而成。次生碳酸盐首先在粘粒及细粉粒表面淀积,土壤颗粒间的孔隙随着淀积的进行逐渐被次生碳酸盐填充,碳酸盐结核逐渐形成并不断生长。随着结核的生长,碳酸盐含量大幅增加,从而稀释降低了有机质含量;同时,其颗粒组成逐渐变粗,粘土矿物含量减少。各级结核中酸溶性元素均以钙(61.03~207.36g/kg)为主,且与碳酸盐含量呈正相关,因此,CaCO_3是结核中碳酸盐的主要形式。此外,酸溶性元素中含有一定量的次生无定形硅(8.90~10.70g/kg)和铝(2.78~5.06g/kg)以及粘土矿物中的钾(3.34~4.32g/kg)和镁(2.22~3.64g/kg);同时含有少量可溶性盐中的钠(0.70~0.85g/kg)。
- 黄传琴董博文谭文峰
- 关键词:黄土高原矿物组成
- Matlab软件在《环境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 2017年
- 本论文研究和分析了Matlab软件在优化各种化学方程式和表达式的具体案例。通过借助Matlab软件不仅可以简明扼要地讲明授课的重要内容,而且以立体的情境明确地表达出知识脉络,并让学生以最简单的方式理解和吸收,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 向全军殷辉黄传琴邱国宏
- 关键词:MATLAB化学方程式
- 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胀缩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 2008年
- 土壤胀缩是土壤在干燥、湿润交替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土壤容积随含水量改变的现象。本文通过测定4种土壤脱水和吸水过程中的土柱高度和直径的变化,分析了胀缩过程中土壤容积与含水量的关系及土壤的胀缩特征。结果显示:三直线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4种土壤的收缩、膨胀过程;土壤收缩、膨胀曲线各段的特征值均小于1,这说明土壤胀缩过程中土壤容积的变化速率小于含水量的变化速率;4种土壤胀缩过程中几何因子rs大于1而小于3,且收缩初期几何因子rs等于1,表明土壤的胀缩是各向异性的,并且在土壤收缩的最初阶段只有垂直收缩。
- 黄传琴邵明安
- 关键词:各向异性
- 黄土高原南缘S 5-1古土壤中胶膜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
- 2021年
- 以中国黄土高原南缘武功地区S 5-1古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胶膜与基质土壤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明确古土壤结构体表面深色胶膜的类型及其环境意义。结果显示,拉曼光谱中400~800 cm-1的宽峰可能是多种铁和锰(氢)氧化物的混合光谱。锰和游离铁(Fe d)的相对富集证实结构体表面的深色胶膜为铁锰胶膜,这说明在S 5-1古土壤发育期间经历了周期性的氧化还原。S 5-1古土壤中的淀积粘化过程导致其容重大、总孔隙度低,降低土层透水性,易发生季节性淹水,为铁锰胶膜的形成提供有利环境条件。然而,因S 5-1古土壤中铁和锰的分离与积累时间短,其Mn/Fe比值较低,未达到亚热带地区典型铁锰胶膜中的水平。Fe d/Fe t比值反映的胶膜与基质土壤之间化学风化的差异未体现在矿物组成上,二者的原生矿物与粘土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S 5-1古土壤中铁锰胶膜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发育期间中国黄土高原南缘盛行亚热带气候。
- 彭瑾连霞李惠平黄传琴
- 关键词:中国黄土高原古土壤胶膜成土作用
- 一种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制备混凝土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制备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水泥对重金属污染土进行固化处理,提高重金属的稳定性,通过高压压实成型,使重金属污染土快速成岩,采用二氧化碳对固化污染土进行碳化处理,使固化污染土硬度增加,吸水性...
- 殷辉刘凡李江山黄传琴王砚秦张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