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伟群

作品数:32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资助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肝癌
  • 10篇肿瘤
  • 10篇细胞
  • 9篇切除
  • 8篇肝细胞
  • 7篇术后
  • 7篇细胞癌
  • 7篇肝细胞癌
  • 7篇肠癌
  • 6篇血管
  • 6篇手术
  • 6篇切除术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肝切除
  • 4篇晚期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复发
  • 4篇肝切除术

机构

  • 16篇中南大学
  • 12篇广州医学院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临...

作者

  • 32篇鲁伟群
  • 14篇杨连粤
  • 14篇黄耿文
  • 10篇刘海鹰
  • 7篇余南荣
  • 6篇吕伽林
  • 4篇胡伟民
  • 4篇丁翔
  • 4篇刘合利
  • 4篇王伟
  • 4篇杨治力
  • 4篇刘海鹰
  • 3篇李建昌
  • 3篇杨建青
  • 3篇杨国华
  • 2篇唐云强
  • 2篇陶一明
  • 2篇徐厚巍
  • 2篇王进
  • 2篇吕新生

传媒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2006全国...
  • 1篇第七届全国大...
  • 1篇全国大肠癌治...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oC基因的过量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研究探讨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过量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Western印迹法 ,检测 2 5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4例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灶中RhoCmRNA和蛋白的表达 ;同时采用PCR产物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银染法检测RhoC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HCC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均可检测到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 ,RhoC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肝组织高 ,其吸光度(A)比值分别为 1.8± 1.1和 1.0± 0 .7,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RhoC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同样高于癌旁肝组织 ,其A比值分别为 33992± 10 384和 17342± 9998,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例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灶中的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 3.3± 0 .5和 6 386 5±9116 ,较HCC肝内病灶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RhoCmRNA和蛋白在分化较差、结节数较多、有静脉浸润或伴有肝外转移灶的HCC中过量表达 (P <0 .0 5 )。全部HCC经PCR SSCP银染法分析均未发现异常泳动条带。结论 RhoC基因的过量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且可能是通过过量表达而非突变发挥作用。
王伟杨连粤黄耿文杨治力鲁伟群彭吉祥杨洁泉
关键词:RHOC基因肝细胞癌基因表达肿瘤肝肿瘤肿瘤侵袭肿瘤转移
结直肠癌术后不同方案辅助化疗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
大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根治术后的辅助化疗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5-Fu为基础药物的术后辅助化疗能明确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别较大。本文对Mayo方案、改良de Gramont方...
刘海鹰胡伟民鲁伟群李建昌吕伽林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文献传递
腔镜及开腹术中Habib4X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近年来射频消融已广泛用于肝癌的治疗。Habib4X凝固电极是美国AngioDynamics RITA医疗系统的最新产品,具有切割、止血两大功能的射频设备,国内还未有应用的报道。本文就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一评价和探讨。
刘海鹰余南荣吕伽林鲁伟群杨国华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癌开腹术射频设备
老年人肝癌肝切除术后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对肝癌肝切除术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与同期215例非老年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结合随访资料分析年龄对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7%,住院天数(29.9±4.3)d,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18.6%和(24.7±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和术中输血是决定术后并发症的3个独立的预测指标。老年组1、3、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82.5%、55.3%、49.1%,非老年组分别为63.9%、38.2%、27.7%,老年组的总存活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肝癌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的态度。
黄耿文杨连粤鲁伟群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预后
不同射频方式联合药物消融离体猪肝病理改变的观察
2012年
目的:比较高频诱导热疗(HiTT)联合不同药物与RF2000TM消融离体猪肝的病理改变。方法:20个离体猪肝随机分为A组:HiTT+生理盐水;B组:HiTT+顺铂(DDP,0.4mg/mL);C组:HiTT+乙酸(30%);D组:RF2000TM射频。消融结束后沿针道纵行切开毁损灶,测量其平行径、垂直径,并计算出毁损灶的体积、类圆率及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检验消融灶坏死的彻底性。结果:A组平行径〔(5.5±0.5)cm〕较B〔(4.5±0.8)cm〕、C〔(4.5±0.7)cm〕、D〔(4.6±0.3)cm〕组均大,P<0.05;A组〔(4.3±0.4)cm〕、D组〔(4.0±0.3)cm〕垂直径较B组〔(3.6±0.6)cm〕、C组〔(3.5±0.5)cm〕均大,P<0.05;A组体积〔(52.6±13.5)cm3〕较B组〔(32.1±15.8)cm3〕、C组〔(30.5±11.2)cm3〕、D组〔(38.6±7.4)cm3〕组均大,P<0.05,而D组体积较B、C组也大,P<0.05;D组类圆率(0.86±0.05)较A组(0.78±0.07)、B组(0.80±0.10)、C组(0.79±0.09)更接近1.0,P<0.05。各组标本制成病理大切片后,连续切片观察,均未见消融灶有正常的肝小叶和组织岛存在。结论:四种射频方式均消融彻底,且HiTT联合生理盐水能获得最大的消融灶体积,而RF2000TM产生的形态最接近圆形。
鲁伟群彭玉平余南荣杨国华谭小军刘海鹰
关键词:肝肿瘤顺铂
17例胃癌穿孔的诊断治疗体会
2004年
目的 研究胃癌穿孔患者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7例胃癌穿孔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 ,住院期间死亡率为 0 ;胃肠吻合口瘘为 11.8% ;平均存活时间为 18.3个月 ;行根治性手术者 ,平均存活 36 .2个月。结论 对胃癌穿孔患者 ,只要休克能纠正 ,身体状态允许 ,病灶可切除 。
李建昌鲁伟群刘海鹰胡伟民王进吕伽林
关键词:胃癌胃癌穿孔手术治疗
扩大患侧甲状腺切除术对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6
2004年
目的 评价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即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间 87例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病人行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病理证实 74例为甲状腺良性病变 ,13例为甲状腺癌。术后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13例甲状腺癌病人均存活 ,无癌复发。结论 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安全。
杨连粤鲁伟群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手术方法
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和RhoC基因在肝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 (AMF R)基因和RhoC基因的表达在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在半定量水平检测 2 5例HCC及其相对应的癌旁肝组织中AMF R和RhoCmRNA的表达。将 2 5例HCC分为AMF R过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或RhoC过表达组和高表达组 ,比较两组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同时对HCC中AMF R和RhoC基因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 5例HCC中AMF R和RhoCmRNA的表达量均较癌旁肝组织高 (P <0 0 1) ;过表达AMF RmRNA组的HCC更易出现静脉浸润 ,且以结节性HCC居多 (P <0 0 5 ) ;而过表达RhoCmRNA组的HCC分化较差 ,静脉浸润严重 ,以结节性HCC居多且多伴有肝外转移灶 (P <0 0 5 )。HCC中AMF R和RhoC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MF R和RhoCmRNA的过表达促进HCC的侵袭和转移 。
王伟杨连粤杨治力黄耿文鲁伟群
关键词:HCC过表达RHOC基因肝细胞癌AMF自分泌
肝癌新生血管的形态学异常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新生血管的形态学异常。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6例H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肝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CD34和Endoglin的表达,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微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56例HCC组织中CD34和Endoglin表示的MVD值分别是127.1±5.9和64.6±11.1,而癌旁肝组织的MVD值分别是7.1±1.3和6.1±1.2。HCC组织的MVD值高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HCC组织中微血管结构松散,通透性明显增加,可见微血管内微癌栓形成。结论HCC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明显增加,而且这些新生的微血管在结构上是有缺陷的,这为癌细胞的转移提供了门户。
黄耿文杨连粤鲁伟群丁翔陶一明
关键词:肝细胞癌新生血管生成形态学异常
VEGF、HIF-1 alpha、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 (H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缺氧诱生因子 1alpha(HIF 1α)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 36例HCC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和 6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HIF 1α和EGF的表达情况 ,研究这 3个因子与HCC临床病理学资料、新生血管生成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36例HCC中VEGF、HIF 1α和EGF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89% (32 / 36 ) ,6 7% (2 4 / 36 )和 75 % (2 7/ 36 ) ,均高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 (P <0 0 5 )。光学显微镜下有静脉浸润的HCC组织中VEGF和HIF 1α的表达率分别为 96 % (2 3/ 2 4 )和 88% (2 1 / 2 4 ) ,高于光学显微镜下无静脉浸润者 (75 %和 2 5 %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VEGF阴性组术后 1、2年生存率均为 1 0 0 % ,弱阳性组分别为 87%和 2 2 % ,强阳性组分别为 5 4 %和 0 ,三组存活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EGF阴性组术后 1、2年存活率分别为 1 0 0 %和 6 0 % ,弱阳性组均为 70 % ,强阳性组分别为 2 7%和 0。三组之间存活率的差异亦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HCC组织中VEGF、HIF 1α和EGF呈过量表达。HCC组织中VEGF、EGF和HIF
黄耿文杨连粤鲁伟群杨建青刘合利
关键词:VEGFHIF-1ALPHAEGF肝细胞癌表皮生长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