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冰 作品数:11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更多>>
新闻翻译中的词汇初探 被引量:1 2011年 全球的一体化进程彰显了中外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新闻翻译的研究也因此愈发受到重视。鉴于不同的英汉语体和意识形态,中英新闻之间的差异成为翻译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基础层面的词汇出发,文章探讨了不同意识形态下,新闻词汇的特点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两大翻译对策——异化和归化,以及译者在研究新闻翻译时应当具备的素养。 魏晓冰关键词:新闻词汇 意识形态 不同语体 西方修辞视角下的广告宣传语 2017年 西方修辞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论辩与说服",而广告语旨在传递商品信息,打动受众,诱发其购买行为,这两者的契合彰显了西方修辞学理论和广告宣传语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定的修辞形势和修辞手段的帮衬下,修辞者如果能诉诸道理、受众情感和修辞人格,那么,广告语就有了更强的感染力,能更有力地"说服"消费者购买商品。 魏晓冰关键词:西方修辞 修辞形势 修辞人格 广告语 受众认同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2023年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虽然较为丰硕,但是基于受众认同研究英语课程思政还较为少见。以受众认同为视域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师作为授课这个“修辞”过程中的“修辞者”,在充分分析学生受众的前提下,基于受众认同进行有效的知识和情感的“输入”,从而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魏晓冰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感人以威”——论《纽约时报》的机构威信 2014年 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大众传媒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是各个时期学者和专家关注的焦点。从西方修辞学视角分析《纽约时报》享有的地位和机构威信颇具新意和现实意义。该课题以西方修辞理论中的三大说服手段之一——修辞人格为依托,试图追溯时报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修辞根源。 魏晓冰关键词:西方修辞 修辞人格 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大学英语“金课”探索 被引量:9 2020年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BOPPPS教学模型受到国内高校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1 Fresh Start的第一篇课文Toward a brighter future for all为例,基于BOPPPS教学模型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魏晓冰关键词:教学设计 莆田地方美食的英译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同如今诸多中外闻名的中式地方菜肴一样,莆田地方美食同样拥有多样的品种、可口的味道以及均衡的营养。除此之外,它还有显著的地方文化色彩。然而,目前对于莆田地区的英译研究尚少,莆田地区的风俗和文化也因此不能得到有效的对外宣传。在异化和归化两大翻译策略指引下的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方法可用于多角度探究莆田地方美食的英译,与此同时,在菜肴英译研究的过程中,菜肴包含的地方文化色彩得以保留,并且力图为相关的英译研究提供必要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魏晓冰关键词:菜名 直译 意译 注释 地方文化 《纽约时报》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修辞根源 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影响力更是不容忽视。不论是在信息交流平台还是在价值观、信仰传播领域,大众媒体无时不刻都在发挥着作用。鉴于此,对大众传媒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是各个时期学者和专家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内外学... 魏晓冰关键词:纽约时报 西方修辞学 语言风格 文献传递 公共演讲的利器:人格权威——以特朗普就职演说为例 2018年 作为一种通过语言进行宣传鼓动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公共演讲与西方修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修辞人格是西方修辞中劝说的支配性因素,同样地,它也是公共演讲的有力武器。修辞人格的构筑以及在其构筑过程中对"事实"的建构,是演说成功的关键。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就职演说很好地体现了人格权威是公共演讲的利器。 魏晓冰关键词:西方修辞 公共演讲 修辞人格 就职演说 基于中西方修辞差异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探究 2019年 中西方话语互动存在不对称的现象,从中西方修辞差异的角度探究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带来的交际障碍,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修辞意识,既能读懂话语背后的动机,又能利用西方修辞策略说服对方,扭转话语互动的不平衡。 魏晓冰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修辞人格 浅析阅读理解 备战CET-4 2016年 CET-4的通过率受到全社会和各高校的普遍关注,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有重要比重。通过研读四级真题,分析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步骤和应试技巧,为考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备考策略。 魏晓冰关键词:CET-4 真题 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