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佳
-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三维激光技术在高陡危岩体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4年
- 崩塌危岩多发育在高陡的斜坡地带,具有隐蔽性与突发性,经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因采用传统测量方法难以得到危岩体规模、负地形、不利结构面组合特征,进而判识危岩失稳模式与预测危害性,故危岩体的调查一直是地质灾害防治较为突出的难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激光反射,快速获取危高位危岩体点云特征,非接触得到所需的高陡斜坡危岩体几何与地质信息,获取传统测量无法得到的成果。本文以Optech扫描仪在高位危岩体调查中的应用为研究基础,阐述了该项技术在高陡斜坡地形图生成、节理裂隙统计、规模计算等方面的应用。并以旧关岭崩塌与南川甑子岩危岩体调查为例,诠释了激光扫描应用过程中的方法与技巧,为高陡危岩体的调查提供参考。
- 魏小佳黄润秋裴向军董秀军
-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地形图
- 广安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2
- 2017年
-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逐渐向地质环境复杂的山区扩展。受强烈构造作用影响,导致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交通建设和城镇化的进程。以广安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为例,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规划用地需求,采用定性和半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区内地质灾害进行综合分区评价:共划分为高、中、低易发3个大区,分别包含了3、7、15个亚区。同时结合规划用地类型,对场地适宜性做出了评价,从而指导人类工程活动,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魏小佳魏小佳付博王梓龙
-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适宜性
- 狮子坪电站二古溪1^#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及结构荷载反分析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5·12”汶川地震过程中,强烈的地震动效应,导致二古溪1……#隧道变形,并出现裂缝等病害。在余震、降水和水库蓄水等诱发因素下,坡体蠕变速率逐渐加剧,坡体出现大变形迹象,从而对坡脚内部二古溪1#隧道造成了强烈的挤压破坏。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隧道点云影像特征,得到隧道变形量值,测量结果显示隧道最大挤压变形量可达1.08 m。根据变形情况,借助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采用荷载–结构法将衬砌结构离散化,用弹簧来代替围岩的约束作用,从而对结构荷载进行反分析研究。多次重复迭代计算得到坡体深部对衬砌结构荷载大小为:F=16 807-23 737 kN。同时,依据荷载作用的大小,提出有效的隧道处理方案。
- 张世殊裴向军魏小佳余挺冯建明冉从彦黎昌有
- 关键词:隧道工程三维激光扫描反分析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危岩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6年
- 文章以丹巴沙坝子危岩为例,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危岩体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并针对溜滑和掉块两种不同的破坏模式,提出了新的监测思路:(1)根据三维影像直接量化溜滑规模及厚度,并结合降雨分析溜滑变形与累计降水量关系;(2)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危岩掉落规律及分布特征,对危险性区域做出预测。
- 王梓龙裴向军董秀军魏小佳蒙明辉
-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危岩
- 芦山灾区流水沟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芦山7.0级地震相对于汶川地震而言,其释放能量相差甚远,其破坏规模和范围也相对较小。震中芦山地震烈度Ⅸ度,房屋开裂受损严重,未出现大规模的山体垮塌、破裂现象。地质灾害以崩塌落石为主,其次为浅表层滑坡和"山扒皮"现象。流水沟滑坡是本次地震诱发的最为典型的滑坡,纵向坡长约200 m,宽80 m,总方量约20×104m3。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滑坡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着重于地震动力效应,结合地形地貌、岩体结构等因素,对滑坡的形成过程、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堆积体的次生灾害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抗震救灾。
- 郭剑魏小佳王刚
- G314奥依塔克-布伦口段高寒山区崩塌发育规律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G314线奥依塔克-布伦口段地处高寒、高海拔、高烈度的"三高"地区,崩塌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研究该区域崩塌的发育规律,对研究区的崩塌灾害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总结分析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对沿线崩塌发育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沿线崩塌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坡度、坡高、坡形及岩性等基础因子对崩塌发育的影响,从而总结出沿线崩塌灾害的发育规律。同时,据实地调查分析,沿线崩塌体的失稳模式主要有空间滑移模式、拉裂-错落模式、倾倒-拉裂模式、倾倒-折断模式及整体滑移模式五种。
- 蒙明辉裴向军魏小佳黄勇
- 关键词:崩塌发育规律失稳模式
- 中巴公路奥依塔克-布伦口段高寒山区泥石流特征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掌握高寒山区泥石流的空间发育特征,进而分析泥石流的诱发机制及危害程度。[方法]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对中巴公路"三高"(高寒、高海拔、高烈度)地区泥石流分布特征、诱发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该区晚近构造活跃,岩体结构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再加上地处高寒山区,受气候影响,岩体冻融剥落,从而为泥石流的爆发创造物源条件。此外,天山独特的构造特征,山顶存在数百米厚的砂卵石层,保证了物源的补给速率。同时,高陡的地形提供了足够的运动势能,从而集中降水和融雪作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直接诱因,散粒体因侵蚀揭底、坍塌堵塞、溃决形成泥石流。[结论]高寒山区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地形地貌、水力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较普通降雨型泥石流有较大差异,高寒山区泥石流具有明显的高原特性,在物源、水源和地形条件上均有体现。
- 魏小佳裴向军蒙明辉
- 关键词:高寒山区泥石流融雪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鉴于地震条件下二古溪隧道坡体震裂损伤情况,再加上降雨和蓄水的耦合作用,导致坡体出现大变形,造成坡脚二古溪隧道挤压、剪切破坏的问题,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隧道点云影像特征,掌握了隧道全长变形情况,得到隧道变形量值。对比多次扫描得到的隧道变形数据,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研究为隧道的变形监测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手段。
- 魏小佳黄润秋裴向军韩祥森
- 关键词:隧道三维激光扫描
- 风载作用下散粒体斜坡失稳风洞试验研究
- 散粒体斜坡作为一种特殊的面状地质灾害,广泛分布于高寒山区和地震灾区,其结构松散,无细颗粒与其他胶结物连接,似一盘“散沙”,受外界条件的干扰,极易失稳破坏,从而对人类生活、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散粒体斜坡的形成主要分为3类:...
- 魏小佳
- 关键词:风洞试验风载作用地质灾害斜坡失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