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IG4及HSP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LIG4和HSP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 real-time PCR对168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DNA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相对危险度;单变量分析用Long-rank检验,多变量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及纳入年龄、性别、吸烟状态、饮酒、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多因素分析显示LIG4 C/T(rs1805388)和HSPB1 C/G(rs2868371)位点多态性与鼻咽癌复发、转移及总生存无关.结论 LIG4 rs1805388和HSPB1 rs286837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预后无关.
- 刘丹屈艳丽赵玉霞于洪高雅陈颖
- 关键词:预后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BRCA1表达与铂类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表达水平与铂类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和ASCO数据库。纳入的文献均为公开发表的全文文献,所有数据均从原文获得。收集关于接受铂类化疗方案的NSCLC患者BRCA1的表达水平(高表达/阳性与低表达/阴性)与化疗反应率的文章。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共1273例患者。其中BRCA1高表达/阳性患者720例,铂类化疗有效患者243例,总有效率33.75%。BRCA1低表达/阴性患者553例,铂类化疗有效患者244例,总有效率44.12%。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3,I2=4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合并OR值为0.63,95%CI为0.50-0.80,Z=4.09,P<0.0001。结论:在NSCLC患者中,BRCA1低表达/阴性者接受铂类化疗的疗效优于BRCA1高表达/阳性者。
- 高雅刘丹屈艳丽王鹤潼陈延志于洪赵玉霞
- 关键词:BRCA1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META分析
- BRCA1基因rs799917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
- 高雅赵玉霞
- 237例原发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特征及性别差异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期及性别差异。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行放射治疗的23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肿瘤部位及TNM分期做回顾性分析和性别间比较。结果:237例患者男∶女=2.65∶1,发病年龄35-70岁多见,发病高峰在45-64岁。女性的高峰年龄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P=0.088)。吸烟和饮酒率男性为58.1%和40.7%、女性为20.0%和1.5%,两性间差别显著(P=0.000)。城市人口是农村人口的1.89倍,但男女间城乡分布差别不明显。初诊时T3和N3占的比例高,分别为46.8%和44.7%,有远处转移的占4.6%。男女间TNM分期无明显差别。以鼻部症状和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的分别为38.4%和35.9%。肿瘤位于顶后壁最多(205例),其次为侧壁(166例),前壁和底壁少见,多壁为60.8%,侧壁与耳部症状相关(P=0.047)。病理类型非角化型鳞癌222例(分化型120例,未分化型102例),角化型2例,男女间病理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鼻咽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吸烟及饮酒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间病理类型、TNM分期及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别。首诊时T及N分期较晚,以颈部包块、鼻和耳部症状就诊的患者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屈艳丽白露赵玉霞于洪苏洪新王鹤潼陈颖高雅
- 关键词:鼻咽癌临床病理性别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行放射治疗的8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 8例食管小细胞癌患者占同期收治食管癌患者总数的2.0%。男/女为7/1,年龄56~71岁,病变均位于胸中和下段;首诊时5例为局限期。病变长度4~12(平均6)cm。放疗治疗的有效率为87.5%。1、2和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分别为50%、25%及12.5%和37.5%、12.5%及12.5%。局限期和广泛期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10个月(4~10个月)和22个月(14~41个月),两组差异显著(P=0.014)。结论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男性多见,病变多位于食管的中下段,放射治疗是局部治疗的有效方法,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全身化疗是推荐的重要治疗手段。
- 苏洪新钟文陈颖高雅陈延治李静白露王鹤潼赵玉霞
- 关键词:食管癌小细胞癌
- 37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转移特征及性别差异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转移特征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Statistical 18.0统计软件对37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肿瘤位置及转移部位进行分析和性别间比较。结果:378例患者男∶女=2.67∶1,年龄分布以40-70岁多见,发病高峰为50-60岁,男女间无差异(P=0.972)。吸烟率男性为88.7%,女性为23.3%,男女间差异显著(P=0.000)。城市人口是农村人口的2.41倍,男女间城乡分布无明显差异。就诊时以局限期(77.2%)及中心型(87.3%)多见,男女间无差异。首发症状中心型以咳嗽和咳痰带血最常见,周边型以咳嗽和体检发现最常见,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女性以气短为首发症状且高于男性(P=0.038)。肿瘤位于右肺上叶最多(82例),其次是左肺上叶(75例),男性多见于右肺上叶,女性多见于右肺下叶,肿瘤部位分布在男女间略有差异(P=0.049)。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吸烟率高,局限期及右肺上叶肿瘤多见,女性以气短为首发症状者多见。
- 刘丹赵玉霞白露苏红新王鹤潼高雅陈颖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
- PARP-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 王鹤潼赵玉霞陈延治高雅
- DNA连接酶4及热休克蛋白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DNA连接酶4(LIG4)和热休克蛋白B1(HSP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Taqman real-time PCR对193例鼻咽癌患者和211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DNA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结果 LIG4C/T(rs1805388)和HSPB1C/G(rs2868371)的基因型分布在鼻咽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LIG4C/T(rs1805388)和HSPB1C/G(rs2868371)位点多态性与鼻咽癌发生风险无关。结论 LIG4rs1805388和HSPB1rs286837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无关。
- 刘丹赵玉霞于洪屈艳丽高雅陈颖
- 关键词:鼻咽癌单核苷酸多态性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