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菁霞
- 作品数:38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在小鼠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本研究所制备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昆明疫苗)与赛诺菲巴斯德流感裂解疫苗儿童剂型(巴斯德疫苗)在动物中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用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于0d和14d,腹腔内接种ICR小鼠。每天称取体质量,免疫后35d,眼眶采血分离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HI)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计算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增长倍数。结果免疫后小鼠体质量逐渐增加,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间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H1N1、H3N2型和B型HI抗体倍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两种疫苗均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戴宗祥王湘宜王俊张新文宋绍辉蔡玮李映波姜述德廖国阳高菁霞
- 关键词:药物评价免疫原性剂型
- 无血清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和H1N1流感病毒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优化无血清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和H1N1流感病毒的条件,为Vero细胞流感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在搅拌瓶中采用不同的细胞接种量和不同的微载体浓度培养Vero细胞,制备流感病毒,并检测不同的pH值、TPCK-胰酶含量、病毒接种量及病毒收获时间对流感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结果以(1.0~5.0)×105个/ml的Vero细胞接种至浓度为3mg/ml的无血清微载体中,病毒培养液pH值为7.2~7.4,TPCK-胰酶含量为1.0μg/ml,病毒接种量为1.0MOI,并在感染48h后补加TPCK-胰酶,培养72h后收获上清与细胞内病毒,血凝滴度可达1:512。结论已获得了无血清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和H1N1流感病毒的适宜条件,为应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制备流感病毒奠定了基础。
- 田石华孙明波张新文马磊高菁霞宋绍辉姜述德李卫东廖国阳
- 关键词:无血清微载体VERO细胞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
- 一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的制备方法,通过溶解、除杂、精提、浓缩,得到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的精糖溶液。该制备工艺安全有效,对人体及环境无害。本发明制备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精糖溶液中精糖的各项指标均符...
- 廖国阳朱文勇寸怡娜李卫东马磊钟汉斌代小虎欧阳圣洁王明清管娇琼胡文著宋绍辉蔡玮高菁霞张新文戴宗祥姜述德
- 儿童剂量不含硫柳汞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童剂量不添加防腐剂的流感疫苗制备及其稳定性。方法将H1N1、H3N2、B型流感病毒接种于鸡胚尿囊液中制备儿童剂量的3批不含硫柳汞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进行疫苗的稳定性试验。分别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SRID)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凝素及卵清蛋白浓度,并检测疫苗总蛋白浓度、外观、无菌试验、内毒素、游离甲醛及pH值等。结果疫苗pH值为7.2,总蛋白浓度为182~189mg/mL。2~8℃保存3、6、9、12、18个月及(37.0±2.0)℃放置7、14d,H1N1、H3N2及B血凝素浓度有所下降,但最终均保持在6.0μg/0.25mL以上。结论不添加硫柳汞的流感疫苗稳定性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
- 戴宗祥高菁霞马磊郭晨周竞贤姜述德廖国阳
- 关键词:流感疫苗硫柳汞
- 一种去除流感病毒原液中内毒素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流感病毒原液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包括萃取分离,其特征在于在流感病毒原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5-5%(体积百分浓度)的介质——聚乙二醇单辛基酚醚,用于萃取分离流感病毒原液中的蛋白质和内毒素。可在不改变流感病毒...
- 李映波黄秋香毕湖冰张新文高菁霞蔡玮刘泽姚忠萍姜述德
- 文献传递
- 一种甲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冷适应株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冷适应株及其应用,其命名为A/Yunnan/1/2005Vca?(H<Sub>3</Sub>N<Sub>2</Sub>),微生物保藏号为:CCTCC?NO.V201253。该毒株能在...
- 廖国阳李卫东杨景晖周芳烨马磊周健蔡玮寸怡娜高菁霞张新文戴宗祥姜述德
- 文献传递
- 一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的制备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的制备工艺,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荚膜多糖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将发酵液仅需通过离心、浓缩、除杂、超滤4步,并且无需柱层析即可得到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的精糖溶液。该制备工艺避免了苯酚、...
- 廖国阳朱文勇欧阳圣洁宋绍辉代小虎李卫东马磊高菁霞寸怡娜钟汉斌胡文著陈枫李双丽非成瑞李宗霖张冰洁贺凌煜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 2022年
-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暴发以来,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建立一种快速、可靠、易操作的可用于SARS-CoV-2感染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SARS-CoV-2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是抗原检测的理想靶点。为了建立一种可快速对SARS-CoV-2 NP进行定量检测的诊断方法,本研究通过免疫山羊制备羊抗SARS-CoV-2多克隆抗体并作为包被抗体,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鼠抗NP单克隆抗体并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验证其线性范围及检测下限、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及准确度。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检测线性范围为1 000 ng/mL~7.8 ng/mL,R^(2)>0.99,检测下限为3.9 ng/mL;敏感性为96.875%,特异性良好,与Vero细胞、SARSCoV-2刺突蛋白、流感病毒等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1%~11.7%和4.3%~11.8%;检测样品回收率在94.3%~104.8%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和稳定性好,敏感性和准确度高,可用于SARS-CoV-2NP定量检测。
- 李妮宋绍辉钏鸿云马磊朱文勇高菁霞廖国阳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核衣壳蛋白
- 卵清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 2023年
- 目的 建立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以用于流感疫苗中OVA含量的测定。方法 以兔抗OVA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兔抗OVA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OVA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对包被抗体浓度(2、1、0.5、0.25μg/mL)、酶标抗体浓度(0.5、0.25、0.125μg/mL)、封闭液(1%BSA、2%BSA、1%BSA+1%蔗糖、2%BSA+2%蔗糖,以未封闭为对照)进行优化,并确定Cut-off值作为判断标准。对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测下限、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 该方法的最适检测条件为:包被抗体浓度1μg/mL,酶标抗体浓度0.25μg/mL;封闭液为2%BSA+2%蔗糖;Cut-off值为0.051 66。该方法线性范围为5~0.313 ng/mL,检测下限为0.078 ng/mL;与流感病毒、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Vero细胞上清液等均不发生反应;板内变异系数(CV)在2.562%~13.887%之间,板间CV在4.000%~16.497%之间;该方法检测结果与德国SERAMUN OVA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在93.79%~107.05%之间。结论 建立的OVA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线性范围及准确度,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OVA的定量检测。
- 李妮朱文勇宋绍辉马磊高菁霞廖国阳李卫东
- 关键词:卵清蛋白鸡胚双抗体夹心ELISA
- Triton X-114液相分离法去除流感单价病毒原液中内毒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Triton X-114液相分离法去除流感单价病毒原液中内毒素的效果。方法用终浓度为1、2、3%Triton X-114抽提、液相分离法去除流感单价病毒原液中的内毒素;用鲎试剂凝胶法检测去除前后内毒素含量、Lowry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血凝效价、单相免疫扩散法测定血凝素含量等。结果通过3轮抽提,Triton X-114能够将单价病毒原液中内毒素水平降至低于0.25EU/mL,去除率达到99.9%,蛋白质回收率为85.11%,血凝效价保持不变,血凝素含量几乎无变化。以1%Triton X-114去除流感单价病毒原液中内毒素效果最好。结论Triton X-114液相分离法可有效去除流感病毒原液中的内毒素。
- 黄秋香毕湖冰张新文高菁霞蔡玮刘泽姚忠萍姜述德李映波
- 关键词:内毒素TRI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