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烁

作品数:17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6篇股骨
  • 5篇软组织
  • 5篇缺损
  • 4篇带旋髂深血管
  • 4篇带旋髂深血管...
  • 4篇带旋髂深血管...
  • 4篇带旋髂深血管...
  • 4篇旋髂深血管
  • 4篇旋髂深血管蒂
  • 4篇血管蒂
  • 4篇血管蒂髂骨瓣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组织缺损
  • 4篇髂骨
  • 4篇髂骨瓣
  • 4篇坏死
  • 4篇骨瓣
  • 4篇骨头
  • 4篇股骨头

机构

  • 15篇唐山市第二医...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高烁
  • 7篇张艳茂
  • 7篇于占勇
  • 7篇刘会仁
  • 6篇刘建华
  • 5篇张宁
  • 5篇王斌
  • 5篇杨义
  • 5篇于志亮
  • 4篇马铁鹏
  • 4篇王岩
  • 4篇吴学强
  • 4篇王力
  • 4篇陈玉刚
  • 4篇赵小勇
  • 3篇王一兵
  • 3篇孙汝涛
  • 3篇齐巍
  • 3篇张瑞红
  • 2篇王建生

传媒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组织保护对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究并分析软组织保护对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的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软组织保护联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分型等情况],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ore, VAS),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Harris评分),2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7 d 2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 d、术后7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组患者Harri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显著升高(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89%,观察组患者总发生率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软组织保护联合髓内钉内固定能有效降低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齐巍高烁左金增王一兵侍朋举孙柏山王建生
关键词:股骨粗隆下骨折髓内钉髋关节功能
腕不全离断再植术后并发Chareot关节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20岁,因右腕部机器绞伤疼痛、出血,手指苍白2h急诊入院。临床检查:右腕近似环形伤口,仅桡背侧宽约2.5cm皮肤完整,掌横纹水平自拇指掌指纹尺侧一横行伤口,并在手尺背侧与环形伤口相邻,两伤口间皮条向桡侧、远端剥脱掀起,手背侧散在压伤痕,皮肤逆行剥脱至掌骨头水平。
孙汝涛刘会仁刘家寅吴学强张艳茂于占勇马铁鹏王岩刘建华王力高烁闫丽伟
关键词:右腕部术后并发离断再植关节手背侧急诊入院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松质骨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松质骨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带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瓣及松质骨移植至股骨头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3例(43髋)。均行切开复位或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术后骨折均愈合。股骨头坏死确诊时间为术后5~72个月,平均21个月。25例为内固定物未取出,18例为内固定物已取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根据Steinberg分期标准:II期9例、Ⅲ期28例、Ⅳ期6例。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4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60个月,平均49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1.77±6.89)分,较术前(60.16±7.52)分显著提高(t=-224.931,P=0.000);各期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Ⅱ期(73。21±5.23)分提高到(90.51±5.37)分(t=-373.985,P=0.000);Ⅲ期(58.72±8.35)分提高到(81.32±7.13)分(t=-99.890,P=0.000);Ⅳ期(51.58±6.89)分提高到(73.92±9.56)分(t=-22.914,P=0.000)]。髋关节功能获优16髋、良19髋、可5髋、差3髋,优良率达81.4%(35/43)。X线片复查示移植髂骨瓣及植骨均达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0~6.0个月;末次随访时,骨坏死根据Steinberg分期标准,总稳定率为72.1%(31/43)。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松质骨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股骨头减压彻底,改善股骨头血运,为股骨头提供新的骨质及支撑,并参与骨诱导的优势,是一种保留股骨头的有效方法。
于志亮张宁杨义王斌高烁赵小勇
关键词:松质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松质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松质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10年1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松质骨移植治疗并获随访的685例803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89例580髋,女196例223髋;年龄18~63岁,平均40.4岁。单髋567例,其中左侧303髋,右侧264髋;双髋118例。病因:酒精性223例,激素性179例,酒精性+激素性21例,创伤性136例,髋臼发育不良8例,骨囊肿5例,化脓性关节炎2例,关节结核3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特发性103例。骨坏死根据Steinberg分期标准:Ⅱ期211髋,Ⅲ期513髋,Ⅳ期79髋。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60.30±7.02)分。结果术后发生切口脂肪坏死2例,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发生迟发性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肺栓塞2例,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60个月,平均49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3.50±7.31)分,较术前显著提高(t=—2 266.980,P=0.000);各期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髋关节功能获优523髋,良185髋,可65髋,差30髋,优良率达88.2%。X线片复查示,移植髂骨瓣及植骨均达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末次随访时,骨坏死根据Steinberg分期标准,总影像学稳定率为78.3%(629/803)。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松质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股骨头减压彻底、改善股骨头血运、为股骨头提供新的支撑,并参与骨诱导的作用,是一种保留股骨头的有效治疗方法。
于志亮张宁杨义王斌高烁赵小勇
关键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松质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2014年3月,运用以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1例。软组织缺损部位:踝前部12例,外踝部10例,足跟部9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0cm×0.8 cm^18.0 cm×10.0 cm,切取皮瓣面积2.5 cm×7.0 cm^21.0 cm×12.0 cm,供区直接闭合或游离皮片覆盖。结果术后31例皮瓣29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局部表层皮肤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平均随访19个月,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皮瓣负重区无破溃,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恢复穿鞋、行走功能。结论该皮瓣切取简单,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修复效果满意。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霍星辰刘会仁高双全穆福林于占勇张艳茂王力刘建华高烁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踝
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应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6年4月-2013年11月,应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共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5~58岁,平均39岁.左下肢10例,右下肢16例.缺损面积为2.0 cm×4.0 cm ~ 5.0 cm×7.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4.5cm×6.0cm~ 7.0cm×9.0 cm.顺行皮瓣8例,逆行皮瓣18例. 结果 2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例出现皮下感染,于最低位拆开缝线、引流换药,3周后伤口愈合.其余病例供、受区伤口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全部成活.随访13 ~ 36个月,伤口无再破溃,愈合良好,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外形满意. 结论 应用腓浅神经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牺牲主干血管、成活率高、外形满意,是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方法.
孙汝涛刘会仁吴学强马铁鹏张艳茂于占勇王岩刘建华王力高烁
关键词:小腿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手术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的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带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瓣植入股骨头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72例,439髋,男295例,女77例。左侧231髋,右侧208髋,其中双侧67例。FicatⅡ期58髋,Ⅲ期355髋,Ⅳ期26髋。结果术后372例439髋获随访36—60个月,平均49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约90.2%(396/439),影像学稳定率约87.7%(385/439)。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的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瓣血供确切,改善股骨头血运良好,为股骨头提供新的支撑,并参与骨诱导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于志亮张宁王斌杨义高烁赵小勇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采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应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一科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应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的18例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1~73(44.1±14.2)岁;左膝7例,右膝11例;交通伤8例,摔伤10例。应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住院期间观察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疼痛评分(FPS-R)。患者出院后于术后6周、8周、10周、12周、6个月、12个月门诊复查随访,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曲康复时间、末次随访FPS-R,末次随访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结果18例患者术前FPS-R评分6(4,6)分,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失访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6,8.5)周;膝关节屈曲康复时间:90°需3(3,4)周,120°需6(6,8)周,全范围需10(8,10)周;末次随访FPS-R评分2(0,2)分;末次随访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29(28,30)分,优17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18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内固定物失效、内固定激惹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疗效确切、满意。该技术可达到骨折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优良率高。该技术内固定材料获取容易,手术技术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齐巍高烁王一兵周力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骨固定钢丝髌骨下极骨折微型接骨板
成人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的显微外科治疗
于志亮杨义高烁范超王力王斌王雪刘丙立张宁
成人股骨头坏死病情复杂,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股骨颈骨折是引起股骨头坏死常见原因之一。股骨头坏死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因股骨头塌陷变形而致髋关节功能丧失而最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虽然治疗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方法很多,...
关键词: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显微外科治疗
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4月,应用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41例45指,其中男性32例,女性9例;年龄17~57岁,平均37岁。41例患者45指均有指骨外露,缺损面积1.8cm×1.5cm^3.0cm×2.5cm。皮瓣切取范围2.0cm×1.8cm^3.2cm×2.8cm。皮瓣旋转点于远指间关节以近,逆行旋转覆盖指端缺损区。结果 45指皮瓣均成活。39指随访5~20个月,平均12.5个月,皮瓣颜色、皮肤质地及弹性良好,外形佳,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10mm,皮瓣供区外观满意,手指运动功能满意。结论指背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不伤及指间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皮瓣蒂携带皮条,旋转弧度大,成功率高,疗效满意,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张瑞红张艳茂刘会仁于占勇陈玉刚高烁刘建华
关键词:指损伤软组织缺损岛状皮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