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镜
  • 1篇电凝
  • 1篇电凝切除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旋菌
  • 1篇粘膜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溃疡
  • 1篇十二指肠球
  • 1篇十二指肠球部
  • 1篇十二指肠球部...
  • 1篇疏水
  • 1篇疏水性
  • 1篇切除
  • 1篇球部
  • 1篇球部溃疡
  • 1篇圈套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高思齐
  • 2篇唐承薇
  • 2篇王丕龙
  • 1篇祖毅
  • 1篇秦思栋
  • 1篇胡扬腾
  • 1篇杨致邦
  • 1篇胡志琼
  • 1篇刘新才
  • 1篇王振华
  • 1篇龚能平
  • 1篇李宗明
  • 1篇钱银山
  • 1篇刘新才
  • 1篇袁爱力
  • 1篇徐伟中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内镜圈套电凝切除胃十二指肠息肉的探讨被引量:1
1990年
从1988年4月至1988年12月,我们经内镜圈套高频电流切除14例胃十二指肠息肉,经病理检查有腺瘤性息肉11例、炎性增生性息肉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类癌1例。在手术后的第二周,内镜复查发现6例在切除息肉后的残根出现糜烂,在第三周复查时均已愈合。因此,经内镜圈套高频电流凝切胃、十二指肠息肉是一种诊断和治疗的可靠方法。
王丕龙皮新生高思齐刘新才唐承薇
关键词:胃肠道息肉内镜切除电凝
国产哌仑西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0例近期临床观察
1992年
200例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国产哌仑西平150mg/天和西米替丁1.0g/天口服治疗,疗程4周,并进行胃镜复查。两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53%和60%,疼痛消失率分别为80%和76%,无显著差异。哌仑西平组的主要副作用为口干和视物模糊,分别为59%和35%,程度较轻,不影响治疗,未见肝肾功能和造血系统的不良影响。西米替丁组有4例 GPT 轻度增高。
龚能平皮新生高思齐刘新才廖福权袁爱力王振华钱银山徐伟中胡扬腾
关键词:哌仑西平十二指肠溃疡
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现况被引量:2
1991年
近年来,随着急诊内镜检查的普及和新兴物理技术引入内镜治疗,本法在国内外已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使其预后有了明显改观。一、经内镜激光止血大量资料显示,激光对各种病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均有较好的止血作用。美国胃肠内镜学会报道应用Nd-YAG激光治疗25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成功率达80%~90%。 Rutgee-its等治疗50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者,首次止血成功率达90%,其中9例再出血者重复用Nd-YAG激光止血,8例获得成功。Fleischer等用内镜激光治疗28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次成功率亦达90%。
祖毅高思齐王丕龙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镜
幽门螺旋菌对胃粘膜疏水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幽门螺旋菌可能对胃粘膜表面的磷脂层产生脂溶作用,从而降低其疏水特性,影响正常屏障功能。本文通过测定68例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病人的胃窦粘膜液-固接触角,结合幽门螺旋菌检测,探讨幽门螺旋菌与胃粘膜疏水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幽门螺旋菌可降低胃粘膜表面疏水性。
唐承薇李宗明高思齐杨致邦胡志琼秦思栋沈际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粘膜疏水性接触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