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凌霞
- 作品数:27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永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存活15年以上1例
- 2002年
- 邱莹玉刘翠英高凌霞谷月丽
- 关键词:病例报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存活
-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32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在临床实际中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996-01~2006-12收治的48例MM患者初诊时有明确误诊史的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MM的误诊率较高,误诊情况分为8大类疾病。结论:MM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
- 高凌霞刘翠英邱莹玉
- 关键词:误诊
-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联合化疗[阿糖胞苷+柔红霉素(DA)、阿糖胞苷+三尖杉酯碱(HA)]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73.33%与对照组的7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 葛岩丁香梅高凌霞
-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联合化疗
-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化疗前后血钙水平、骨痛程度、血磷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与对照组(56.41%)相比,明显提高(P<0.05);化疗3个疗程后两组血钙水平、骨痛程度、血磷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血钙水平、骨痛程度、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明显降低患者血钙水平、血磷水平,改善骨痛程度,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葛岩丁香梅高凌霞
- 关键词: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沙利度胺多发性骨髓瘤
- 经PICC输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经PICC输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进行两性霉素B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2组(n=28)。观察组行PICC输注,对照组行四肢浅静脉输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以恶心、呕吐、发热、低血压等为主;其中对照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28.6%)明显高于对照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时,通过PICC方式输注两性霉素B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葛岩高凌霞胡晓丽丁香梅
- 关键词:两性霉素B血液病肺部真菌感染
- 诺雷德(戈舍瑞林)+康士德(比卡鲁胺)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诺雷德+康士德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男性患者,按住院时间和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其中在B组2001年11月以前8例单纯采用手术去势治疗,A组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20例患者中有18例采用内分泌治疗,另2例单纯手术去势治疗,通过血PSA检测,生活质量指数L,前列腺触诊,骨疼痛症状等评估治疗结果。结果18例经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均获随访,最长达一年1个月,最短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前列腺癌进展的客观证据,治疗2~3周后复查血清PSA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平均值由治疗初的121.43ug/L(196.38ug/L~86.76ug/L),至治疗后一个月至半年逐渐降至8.54ug/L(13.42ug/L~2.18ug/L),平均下降了95.34%(p=0.015)。12例前列腺癌灶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5例前列腺根治术中平均出血560ml,其中3例术中输血,2例未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前列腺根治术中平均出血1100ml,输血800ml,WHO行为状态评分,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较治疗初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骨疼痛明显缓解,骨扫描示骨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好转,疼痛有效缓解率达100%,3例注射诺雷德最初三天有颜面潮红现象,后自行消失,未出现男性乳房发育伴乳房触痛及肝脏损害等其他副作用。而单纯去势组10例患者中有两例近期发病,因经济原因拒绝内分泌治疗,去势术后一个月复查血清PSA分别为12.46ug/L和24.98ug/L(正常值0.73~2.03ug/L)。结论2001年以前的8例中,1例基底细胞癌三个月后死亡,2例腺癌骨转移半年后死亡,2例行手术根治后至今健在,1例二年后肿瘤复发,2例术后末测血PSA,二年后复查各为37.46ug/L和16.38ug/L,但未发现癌症复发的其他临床征象。内分泌治疗组与单纯去势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 林小小丁为华高凌霞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总结4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预后及不良反应,以达到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目的。方法:对46例APL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DA/MA/HA及复方黄黛片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本组46例APL患者除2例早期死亡外,其余44例均达到完全缓解(CR),CR率为95.7%。结论:应用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及复方黄黛片联合治疗APL是安全有效的,对初治或复发患者均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好的特点。
- 邱莹玉高凌霞刘翠英
-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疗效分析
- 儿童急性白血病应用柔红霉素化疗后引起心肌损害16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柔红霉素(DN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心脏不良反应,预防治疗心肌损害的发生,达到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提高。方法通过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监测心肌酶谱,及时增加心脏保护剂,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结果 DNR造成的心肌损害通过抢救治疗病情好转,救治成功8例,占50%,死亡4例,占25%。结论 DN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中作用强、不良反应严重,该类药物对心肌的亲和力明显高于机体的其他组织,所以对药物毒性反应的监测,加强心脏保护剂的应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 邱莹玉高凌霞刘翠英
-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
- 2006年
-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一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永久性(可变化)脑损伤所致的大脑功能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不仅给患儿家长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院通过康复训练并配合针灸、按摩、高压氧、药物等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收治的63例脑瘫患儿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高凌霞刘吉伟
-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护理
- 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应用
- 2004年
- 目的 本文评价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引起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ANC)的明显减少。为了提高白血病的诱导缓解率及持续缓解率,减少患者的感染例数,感染持续天数及抗生素持续使用天数,明显降低感染死亡率及治疗费用。方法 本文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引起WBC及ANC明显减少的8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使用rhG-csF的为用药组,不用的为对照组,用药组50例、对照组36例。rhG-csF的用量为2-5pg/(kg·d),在使用3-5天后观察WBC及ANC的上升情况,效果显著者使用到第7-10天,效果不明显者使用到第12-14天。结果全部病例均进行安全性的评价,对用药组及对照组患者ANC<0.5×10^9/L持续天数,WBC从最低值到≥4.0×10^9/L的天数的病例进行比较,用药组ANC的恢复,<0.5×10^9/L持续天数及WBC从最低值到≥4.0×10^9/L的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感染例数,感染持续天数及抗生素的使用天数进行比较,用药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rhG-csF可以明显缩短WBC及ANC最低值的持续天数。加快WBC及ANC的恢复,从而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使得感染的持续天数和抗生素使用的持续天数明显缩短,降低了病人的感染死亡率及治疗费用,为强化化疗及下一疗程的按期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 刘翠英邱莹玉高凌霞
-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