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翔
- 作品数:71 被引量:241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ROCK抑制剂Y27632对小胶质细胞炎性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ROCK抑制剂Y27632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炎性分泌的作用。方法采用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复苏后传代培养,分为对照组和Y27632干预组;在0、3h、6h、18h和24h收取细胞和细胞培养基;采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测定各组BV2细胞上Iba1的表达,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基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变化。结果 Y27632可明显改变BV2细胞形态,干预组细胞比对照组细胞的胞体更大,细胞突起增多增长,细胞形态改变在干预6h时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Y27632干预后BV2细胞分泌的IL-1β和TNF-α降低,在18h时抑制效果最为显著(P<0.01)。结论 ROCK抑制剂Y27632可诱导BV2细胞活化及炎性分泌降低,提示Rho/ROCK信号通路在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因子分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喻志源付佩彩王伟骆翔
- 关键词:ROCK小胶质细胞炎性
- 溶血磷脂酸对小胶质细胞炎性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复苏后传代培养,分为对照组和LPA组,在30 min、1、3和6 h收取上层培养基,用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基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结果 LPA干预后BV2细胞分泌的IL-1β和TNF-α在1 h开始明显增加,IL-1β的分泌在3 h达到最高峰而TNF-α的分泌在6 h内持续升高(P<0.01)。结论 LPA可显著促进BV2细胞IL-1β和TNF-α的分泌,在3 h时促进作用最为显著。LPA可诱导BV2细胞活化及炎性因子分泌增加,提示LPA在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因子分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付佩彩喻志源刘淼唐荣华王伟骆翔
- 关键词:TNF-Α
- 27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积血部位与动脉瘤部位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积血部位与动脉瘤部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了解积血部位与动脉瘤部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70例患者中前交通动脉瘤86例,大脑前动脉瘤19例,头颅CT均显示前纵裂积血;脉络膜前动脉瘤40例,后交通动脉瘤82例,多数在CT上显示广泛鞍上池积血,病变同侧积血多于对侧;大脑中动脉瘤32例,CT多显示病变同侧外侧裂积血;后循环动脉瘤11例,头颅CT多见鞍上池及脑室系统积血;出血量较大时,除具备上述特征外,积血部位更广泛,特异性相对较小。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积血部位与动脉瘤部位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根据头颅CT所示积血部位可初步判断动脉瘤的部位,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时血管检查顺序的选择及治疗方法的预估有重要价值。
- 张萍潘邓记田代实李倩梅翠红陈黛琪骆翔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NPPB对低渗条件下小胶质细胞炎性分泌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体积调节性氯离子通道(volume-regulated anion channel,VRAC)阻滞剂NPPB(5-nitro-2-(3-phenyl progy(amino)-benzoic acid)对低渗条件下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炎性分泌的作用。方法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传代培养,分为对照组、低渗组、低渗加NPPB组,在低渗干预1h后给予正常培养基继续培养,在3、6、18和24h收取细胞和细胞培养基;用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基中IL-6和TNF-α的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渗干预后BV2细胞分泌的IL-6和TNF-α增加,6h时BV2细胞分泌的IL-6和TNF-α达到最高峰(p<0.01);低渗加NPPB可显著降低IL-6和TNF-α的分泌(p<0.01),在6h时抑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低渗条件可诱导BV2细胞活化及炎性分泌增加,VRAC阻滞剂NPPB可减少低渗条件下BV2细胞的活化和分泌,提示VRAC在低渗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因子分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喻志源曾智琳谢敏杰王伟骆翔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低渗炎性因子
- 海洛因中毒性白质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附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1年
- 骆翔姜亚平
- 关键词:影像学特点
- 脊髓胶质瘢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外伤性脊髓损伤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过程,并引发胶质瘢痕的形成。脊髓胶质瘢痕是导致严重且不可逆转的神经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脊髓胶质瘢痕成分复杂,除星形胶质细胞外,还包含多种细胞和细胞外成分,在脊髓组织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脊髓胶质瘢痕的生物学和病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及脊髓损伤新的治疗方案。
- 宗委峰喻志源骆翔
- 关键词:脊髓损伤胶质瘢痕星形胶质细胞
- 缺血缺氧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活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缺血缺氧损伤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活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及BrdU掺入法检测缺血缺氧后不同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的增殖活力;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测定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缺血缺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S期较正常组明显增高,6h达高峰,BrdU掺入法显示损伤后6h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力最高,而随后S期细胞数目及细胞增殖活力都呈下降趋势。在缺血缺氧早期,GFAP阳性染色增强,6h最高;缺血缺氧12h后GFAP阳性染色变弱,而cyclinD1的表达在损伤后逐渐增加,在24h时达高峰。结论缺血缺氧损伤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使其进入新的细胞周期,出现细胞的增殖反应;cyclinD1参与了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修复和增殖;细胞周期事件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密切相关。
- 骆翔喻志源冯永东王伟
- 关键词: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
- 脑出血血肿扩大与肾功能及血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与入院时肾功能及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将76例脑出血患者按照Brott的标准分为血肿扩大组与非血肿扩大组,统计分析入院时肾功能及血压与血肿扩大的发生的相关性情况。结果: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与入院时肾功能和舒张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入院时收缩压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对肾功能明显异常、舒张压>110mmHg的脑出血患者要警惕血肿扩大的发生,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 陈娣唐洲平骆翔朱遂强王伟张苏明
-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肾功能血压回顾性分析
- 活力苏口服液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骆翔周清明邵启华
- 关键词:神经衰弱中药疗法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72例,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尤瑞克林0.15PNA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4d。同时针对性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病因治疗及神经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ADL(ADL量表)及临床疗效,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轻、中、重型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有效率达84.30%。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易处理。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副作用少而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欣吉骆翔王雪贞刘潺潺卜碧涛
- 关键词:尤瑞克林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