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倩怡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肺部
  • 2篇肺炎
  • 1篇丁胺
  • 1篇医院肺部感染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观察
  • 1篇真菌定植
  • 1篇真菌感染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扩张
  • 1篇支气管扩张症
  • 1篇沙丁胺醇
  • 1篇伤患者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器官
  • 1篇器官功能
  • 1篇器官功能障碍
  • 1篇气管
  • 1篇重度颅脑外伤

机构

  • 4篇荆州市第一人...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5篇骆倩怡
  • 4篇鲁丹
  • 2篇魏文霞
  • 2篇李晶
  • 2篇姚嫦娥
  • 2篇张忠梅
  • 1篇魏文霞
  • 1篇李晶
  • 1篇张晓琴
  • 1篇姚先平

传媒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3)采用对症支持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n=32)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聂正义魏文霞李晶鲁丹骆倩怡
关键词:沙丁胺醇氨溴索支气管扩张症雾化吸入
呼吸机相关肺炎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危险因素及预后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18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根据肺部分泌物培养结果分为真菌感染组(n=62)与非真菌感染组(n=56),对比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和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高龄、机械通气天数、气管插管/切开>7 d、两种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联合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更换次数≥3次、应用糖皮质激素≥7d、免疫抑制剂等均为呼吸机相关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62例真菌感染组死亡率为(71.0%,44/62),56例非真菌感染组死亡率为(48.2%,27/56),两组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肺部真菌感染常常是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早发现其危险因素,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张忠梅姚嫦娥骆倩怡鲁丹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预后观察真菌定植下呼吸道肺部真菌感染器官功能障碍
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卒中病房145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无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与医院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从而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卒中病房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比例为48.3%;年龄、昏迷>24 h、GCS计分,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使用天数,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等均为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可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张忠梅姚嫦娥骆倩怡鲁丹
关键词:合并肺部感染重度颅脑外伤医院肺部感染脑外伤患者颅脑损伤患者卒中病房
炎琥宁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炎琥宁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8)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聂正义魏文霞李晶鲁丹骆倩怡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
分型个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的护理
2010年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目前治疗上没有适合于所有脑梗死患者的规范治疗方案,因此临床上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2008—02—2010—03我科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通过分型分期个体化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张晓琴李晶魏文霞骆倩怡姚先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