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晴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文学与文学家——从文学的“独自性”说起被引量:2
- 2013年
- 詹安泰(1902-1967),字祝南,号无庵,广东饶平人,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和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1938年起,任中山大学教授,担任中文系主任、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著有《花外集笺注》、《碧山词笺注》、《宋词散论》等。詹安泰去世后,后人陆续整理出版其古典文学研究著作,以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六卷本《詹安泰全集》最为详细,但仍有遗漏。该文为《詹安泰全集》轶文,原载《新时代月刊》1946年第9期,詹安泰在其中论述了对文学研究的独特看法,不乏真知灼见。故从安徽省图书馆抄录并整理如下,原文有缺字用□代替,文字有讹误处用按语指出。
- 詹安泰马晴
- 关键词:詹安泰文学世界古典诗词自性
- 民国学者王易著述年表被引量:2
- 2013年
- 王易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研究领域颇广,尤其以诗词创作著称。因此逐年编排所见王易各类文字,加以考索,有利于研究者了解其生平思想、学术之演进。
- 马晴
- 关键词:著述年表
- 新见吴宓西北大学红学演讲记录稿三篇被引量:3
- 2014年
- 吴宓在1948年应邀赴西北大学讲学,其间做过《红楼梦》的演讲。此次演讲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一些重要的文献却多已失记。刊于《长青》杂志上的三篇演讲记录稿,既讲述了演讲的实况,又透露了两部未刊讲稿集的信息。吴宓的红学演讲注重将新人文主义思想与《红楼梦》研究紧密结合,体现了他独特的学术个性。而深入发掘相关材料,结合新人文主义思想对其论著进行阐发,正是当前吴宓红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两个突破口。
- 刘浩马晴
- 关键词:吴宓
- 龙榆生的词学思想与批评被引量:1
- 2013年
- 龙榆生作为民国时期的著名词学家,在词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目前对龙榆生词学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宏观上论述龙榆生在词学贡献与特点,二是从微观人手,具体探讨龙榆生在词学研究某一领域的成果,论文或从选本编纂的视角考查龙榆生在词史建构、词学观念与文献保存上所做的贡献,或从声调之学、创办学术刊物的角度研究龙榆生的词学成果。
- 马晴
- 关键词:词学思想龙榆生词学研究民国时期词学观念
- 民国时期詹安泰的文学本位论及其历史贡献被引量:1
- 2014年
- 詹安泰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在词学、古典文论及《诗经》、《楚辞》等方面,多有建树。詹安泰的古典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研究始于民国时期,其中最富有新意和学术价值的是"文学本位观"和文学"自性"论。针对当时"社会决定论"的文学观念,詹安泰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文学本位观,认为文学"风格"生成的关键和根本是由作家决定的;由此提出文学的"独自性",从文学的创作和接受机制两个方面,指出文学的世界是作家"我心"对现实世界的再创造,文学释读和接受的根本是人的生命体验。詹安泰的"文学本位观"和"文学自性"说,在民国学术界独树一帜,其深层意味和启迪是:文学中的"人学"命题,是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中的根本命题。对"文学即人学"这一简赅而朴素的命题所持的立场和观念,决定着对文学的释读和理论阐释的立场和路径。
- 马晴李昌集
- 关键词:詹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