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塔楼
  • 4篇公寓
  • 4篇超高层
  • 3篇连体
  • 3篇风振
  • 3篇风振舒适度
  • 2篇正常使用状态
  • 1篇塔楼结构
  • 1篇内筒
  • 1篇屈曲
  • 1篇屈曲后强度
  • 1篇斜交网格
  • 1篇抗风设计
  • 1篇公共
  • 1篇公共文化
  • 1篇荷载
  • 1篇荷载计算
  • 1篇钢支撑
  • 1篇高宽比
  • 1篇超限

机构

  • 5篇奥雅纳工程咨...

作者

  • 5篇马晖
  • 3篇于晓野
  • 3篇杜平
  • 3篇冯向华
  • 1篇雷强
  • 1篇汪洋
  • 1篇廖伟
  • 1篇江民
  • 1篇程辉

传媒

  • 3篇建筑结构

年份

  • 5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深圳东海超高层连体公寓塔楼风振舒适度研究
现行国家规范对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荷载、作用和变形控制,已做出了明确规定。对超过l50m高度的高层建筑,还规定了按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限值。但对于按1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结构顶点最...
马晖杜平冯向华于晓野
关键词:超高层正常使用状态
文献传递
深圳东海超高层连体公寓塔楼风振舒适度研究
现行国家规范对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荷载、作用和变形控制,已做出了明确规定。对超过150m高度的高层建筑,还规定了按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限值。但对于按1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结构顶点最...
马晖杜平冯向华于晓野
关键词:抗风设计风振舒适度荷载计算
深圳东海超高层连体公寓塔楼风振舒适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现行国家规范对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荷载、作用和变形控制,已做出了明确规定。对超过150m高度的高层建筑,还规定了按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限值。但对于按1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限值,还未有明确规定。回顾了深圳东海超高层连体公寓塔楼风振舒适度分析,介绍了按照1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的数据准备和分析过程,并对加速度限值的选取考虑做了说明。
马晖杜平冯向华于晓野
关键词:超高层正常使用状态
深圳东海超高层连体公寓塔楼结构方案设计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深圳东海超高层连体公寓塔楼结构由两栋建筑高度分别为307m和283m的塔楼组成,高塔高宽比达到9.6。两栋塔楼在172m高度处由连接体进行强连接,连接体结构高度约为21m。受场地条件的限制,两栋塔楼的平面在场地内需要以45°的夹角布置,两栋塔楼端部的最近点距离为13m。在配合建筑、机电、幕墙等专业进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结构专业还需要在方案阶段就对结构超高、超大高宽比、高位连接、连接体与塔楼的连接方式、连接体结构形式、塔楼居住舒适度控制等主要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马晖江民
关键词:超高层高宽比
佛山公共文化综合体坊塔项目结构体系研究与超限设计
2012年
结合佛山公共文化综合体坊塔项目独特的建筑体型,综合考虑幕墙工程要求,经过方案比选,提出采用外围斜交网格框架-核心筒的结构体系,以满足超限高层抗震抗风设计和其他专业的设计要求。针对项目特点,对结构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弹性分析、节点分析、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风振分析及施工模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计算分析,确保结构安全合理。本项目已通过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现已进入施工阶段。
雷强程辉廖伟马晖林奉军汪洋
关键词:斜交网格屈曲后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