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会敏

作品数:14 被引量:192H指数:5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干预
  • 2篇引流
  • 2篇引流袋
  • 2篇术后
  • 2篇尿液
  • 2篇尿液引流
  • 2篇尿液引流袋
  • 2篇腔镜手术
  • 2篇麻醉
  • 2篇麻醉方法
  • 2篇腹腔镜手术
  • 2篇妇科
  • 2篇妇科肿瘤
  • 2篇干预
  • 1篇带教

机构

  • 12篇保定市第一中...
  • 3篇中央司法警官...
  • 3篇保定市第二医...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4篇马会敏
  • 6篇李全福
  • 3篇田素芝
  • 3篇王亚琴
  • 3篇郑春松
  • 3篇张兰英
  • 2篇曹月敏
  • 2篇马晨霞
  • 2篇李杰
  • 1篇张敏
  • 1篇刘建辉
  • 1篇李力
  • 1篇张新江
  • 1篇马金海
  • 1篇刘军红
  • 1篇张好雨
  • 1篇李全福
  • 1篇王运良
  • 1篇张晓周

传媒

  • 5篇腹腔镜外科杂...
  • 3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09
  • 3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控性尿液引流袋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膀胱体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评价自行研制的可控性尿液引流袋在妇科术后患者膀胱体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 2 0 0例妇科术后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自行研制的可控性尿液引流袋控制尿液排放 ,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分为钳夹、胶布粘贴、线绳结扎 3个小组 ,用传统方法控制尿液排放 ,观测操作时间及操作成功率。结果 :除钳夹小组外 ,可控性尿液引流袋在操作时间、操作成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可控性尿液引流袋可有效控制尿液排放 ,缩短操作时间 ,提高操作成功率 。
郑春松马会敏王亚琴李杰张兰英
关键词:妇科肿瘤术后尿液引流袋钳夹胶布粘贴
可控性吸乳器的研制及其效果观察
2005年
目的介绍可控性吸乳器的研制方法,探讨其在辅助产妇排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90例乳汁淤积产妇分为三组,各330例。观察组采取自制可控性吸乳器辅助排乳,对照1、2组分别用手工挤乳、市售吸乳器辅助排乳;观察三组辅助排乳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与对照1组乳腺淤乳块的消失率均达100.00%,但操作时间、次数明显优于对照1组(均P<0.01);观察组操作时间、次数、乳腺淤乳块的消失率明显优于对照2组(均P<0.01)。结论可控性吸乳器吸力相对较大,可缩短乳汁排空时间,减少吸乳次数。
马会敏李全福
腹腔镜麻醉方法与胃肠压力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李全福曹月敏马会敏刘建辉张晓周张敏马金海
该研究揭示了硬膜外麻醉时胃电图基本波节律的频率及幅度变化低于全麻,说明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程度小于全麻病人;研究表明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功能具有安全有效及科学合理性;为硬膜外阻滞...
关键词:
光疗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王亚琴刘军红郑春松马晨霞马会敏张兰英
关键词:光疗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副反应
可控性尿液引流袋研制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评价自制可控性尿液引流袋在妇科肿瘤病人术后膀胱训练的效果。随机将 2 0 0例妇科肿瘤术后需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分为观察组 5 0例 (用可控性尿液引流袋控制尿液排放 )和对照 1、2、3组各 5 0例 (按传统方法分别用钳夹、线绳结扎、胶布粘贴 )。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 2、3组 (均P <0 .0 1) ;与对照 1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提示 ,可控性尿液引流袋可计划控制尿液排放 ,操作方便 ,省时、省力。
郑春松马会敏王亚琴马晨霞李杰张兰英
关键词:引流袋妇科肿瘤
可控性腹腔镜辅助套管鞘侧孔吸引的研制与应用
2005年
李全福马会敏曹月敏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医疗器械LC
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腹腔镜手术超声刀临床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研究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腹腔镜手术及应用超声刀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 ,并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及超声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 12例 ,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使用超声刀进行组织分离、切割、止血和管道闭合。分别于手术前 30min、麻醉后 10min(气腹前 )、气腹后 15min、超声刀应用后 5min及手术后 30min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 (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并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中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麻醉后 10min、气腹后 15min、超声刀应用后 5min及手术后30min指标与手术前 30min相比 (1)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增快及升高 ;(2 )动脉收缩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相比均有下降 ;(3)患者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于气腹后 15min与手术前 30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4 )患者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于麻醉后 10min、超声刀应用后 5min及手术后 30min指标与手术前 30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腹腔镜手术及超声刀使用过程中可出现血液动力学变化 ,与无心脏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一致 ,表明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心脏起搏器及超声刀未引起血液动力学的特殊改变 ,其变化与麻醉。
李全福马会敏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腹腔镜手术超声刀血液动力学
期望效应理论在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期望效应理论在带教护理专业实习生实践中的应用,为实际护生带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7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问卷法调查,所得资料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出科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病人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期望效应在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实习护生职业适应力与护理效果。
马会敏田素芝张好雨
关键词:实习护生临床带教
腹腔镜手术体位与术后肩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1
2003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不同手术体位对术后肩部酸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腹腔镜手术 130例 ,术中采取头低臀高位 6 5例 ,头高臀低位 6 5例 ,观察 2组术后肩部酸痛发生率及康复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后肩部酸痛发生率及康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术中采取头低臀高位者术后肩痛发生率较高 ,并且康复时间较长。结论 :腹腔镜手术体位的选取与术后肩痛有一定的相关性 ,是引起术后肩痛的因素之一。
李全福马会敏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体位术后肩痛
宫颈填塞利多卡因纱块产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宫颈填塞利多卡因纱块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孕足月一胎、头位进入活跃期的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宫颈填塞2%的利多卡因纱块,宫口开全时将纱块取出。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痛程度、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结果:观察组产痛程度明显减轻,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宫颈填塞利多卡因纱块可减轻产痛、缩短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
马会敏
关键词:分娩子宫颈女(雌)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