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胜权 作品数:59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天文地球 核科学技术 医药卫生 更多>>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进展 被引量:2 2019年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项目将利用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CJPL)的良好条件,在天体物理伽莫夫能量窗口开展核天体关键反应25Mg(p,γ)26Al、19F(p,α)16O、13C(α,n)16O和12C(α,γ)16O的直接测量。目前已成功完成400kV强流加速器和ECR离子源的研发,获得了400keV、10mA的质子束流和一价氦离子束流及800keV、2mA二价氦离子束流。大功率固体靶的研制及实验数据获取系统的建立也已成功完成。超低本底快中子探测器、4πBGO探测器阵列以及大立体角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已研制组装完成,并测量了地面和锦屏地下实验室的本底水平。总体来说,JUNA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完成了中期设立的目标并通过了基金委评估(A级)和国际评估。 柳卫平 李志宏 何建军 何建军 连钢 郭冰 连钢 郭冰 苏俊 孙良亭 李云居 崔保群 孙良亭 武启 安竹 陈治钧 陈雄军 符长波 甘林 贺国珠 Alexander Heger 甘林 贺国珠 黄宁 贾保禄 黄翰雄 黄宁 李荐民 江历阳 李涛 李荐民 罗小兵 李涛 梅东明 罗小兵 秦久昌 任杰 钱永忠 秦久昌 任杰 王硕 王友宝 王鹏 王硕 王友宝 许世伟 颜胜权 曾晟 于祥庆 岳骞 曾晟 张环宇 张辉 张立勇 方晓 张宁涛 张奇玮 张涛 赵伟 赵茁 张雪珍关键词:天体物理 不稳定核的核天体物理反应研究 核天体物理是核物理与天体物理的重要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宇宙和天体中各种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核合成机制、时间、物理环境和宇宙场所。核反应在天体演化和宇宙演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恒星和超新星爆发的主要能源,导致了天体和宇宙... 李志宏 白希祥 柳卫平 郭冰 连钢 苏俊 王宝祥 王友宝 颜胜权 曾晟关键词:核天体物理 核反应 文献传递 AGB星主中子源反应13C(α,n)16O的间接测量 中子慢速俘获过程(s过程)是恒星演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核合成过程之一,铁以上的核素中有大约一半是通过s过程产生的,渐进巨支(AGB)星是s过程最可能发生的天体物理环境之一。s过程核合成需要的中子主要由13C(α,n)16O反... 郭冰 李二涛 李志常 连钢 刘鑫 刘建成 王友宝 曾晟 柳卫平 李志宏 李云居 苏俊 颜胜权 王宝祥 白希祥 樊启文 金孙均关键词:AGB 角分布 12C(p,γ)13N重要核天体物理反应研究 在串列加速器的Q3D磁谱仪上测量了C(Li,He)N单质子转移反应的角分布。并利用He(d,n)Li实验导出的Li基态质子谱因子,结合DWBA分析手段拟合出了N的质子谱因子。进一步由R—矩阵理论间接确定了C(p,γ)N重... 李志宏 苏俊 郭冰 李志常 白希祥 刘建成 李云居 颜胜权 王宝祥 王友宝 连钢 曾晟 李二涛 方晓 柳卫平 陈永寿 舒能川 樊启文关键词:核天体物理 天文观测 文献传递 次级束共振散射反应的厚靶实验方法 天体环境下的爆发性氢燃烧过程涉及大量不稳定核。作为天体物理模型的关键输入量,其反应率对于反应网络计算关系重大。在天体温度相对应的能量区间,氢燃烧主要以质子辐射俘获的方式,即A(p,γ)B反应进行。反应率主要由布居末态核基... 王友宝 柳卫平 李志宏 白希祥 连钢 王宝祥 曾晟 颜胜权 苏俊关键词:共振散射 文献传递 恒星中子源13C(a,n)160反应的研究 郭冰 陈永寿 樊启文 金孙均 A.I.Karakas 李二涛 李志常 连钢 刘建成 刘鑫 施建荣 李志宏 舒能川 王宝祥 王友宝 曾晟 柳卫平 M.Lugaro J.Buntain 庞丹阳 李云居 苏俊 颜胜权 白希祥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低能核物理是核能开发与核技术应用的创新源头与基础支撑,在国民经济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核物理基础研究团队,依托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等国内外核科学装置,在关键天体核反应的间接测量、天体物理圣杯反应12 C(α,γ)16 O、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和颈部参数对裂变的影响等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取得突破,获得一些创新性的研究结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团队在低能核物理基础研究方向上取得的一些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志宏 林承键 郑云 高早春 王友宝 张英逊 李聪博 顾建中 吴晓光 杨磊 谌阳平 颜胜权 赵凯 田源 贾会明 李云居 曾晟 连钢 闫玉良 马南茹 杨峰 温培威 崔莹 连占江 张焕乔 柳卫平关键词:核理论 恒星中子源^(13)C(α,n)^(16)O反应的研究 2014年 13 C(α,n)16 O是渐进巨星支(AGB)星中慢速中子俘获(s)过程的主中子源反应,而17 O 6.356 MeV1/2+阈下共振对13 C(α,n)16 O反应影响很大。本文使用HI-13串列加速器和Q3D磁谱仪,首次测量了13C(11B,7Li)17 O转移反应角分布,确定了影响13C(α,n)16 O反应最关键、最不确定的17 O(Ex=6.356MeV)阈下共振态的α宽度,从而得出天体物理能区13 C(α,n)16 O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澄清了国际上已有S因子数据间高达25倍的巨大分歧。AGB星s过程核合成网络计算表明:新反应率数据导致恒星中铅的丰度增加了25%。 郭冰 李志宏 M.Lugaro J.Buntain 庞丹阳 李云居 苏俊 颜胜权 吴志丹 白希祥 陈永寿 杜先超 樊启文 甘林 金孙均 A.I.Karakas 李二涛 李志常 连钢 刘建成 刘鑫 施建荣 舒能川 王宝祥 王友宝 曾晟 柳卫平关键词:天体物理 AGB星 ^(95)Zr(n,γ)^(96)Zr的间接测量 2017年 ^(95)Zr(n,γ)^(96)Zr是稳定燃烧的恒星中合成^(96)Zr的唯一途径,对研究恒星演化和重元素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95)Zr半衰期为64 d,直接测量^(95)Zr(n,γ)^(96)Zr截面极为困难,因此,本工作采用替代比率法间接测量^(95)Zr(n,γ)^(96)Zr截面。本工作测量了^(94)Zr(^(18)O,^(16)Oγ)^(96)Zr和^(90)Zr(^(18)O,^(16)Oγ)^(92)Zr反应,得到了复合核^(96)Zr*和^(90)Zr*衰变到γ道的几率比,并利用截面已知的^(91)Zr(n,γ)^(92)Zr截面乘以实验所测比率,得到了En=0~8 Me V能区的^(95)Zr(n,γ)^(96)Zr中子俘获截面。 颜胜权 李志宏 王友宝 K.Nishio H.Maki 苏俊 李云居 I.Nishinaka K.Hirose 韩银录 郭冰 曾晟 连钢 陈永寿 柳卫平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地面实验进展 2020年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JUNA)实验项目将利用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CJPL)的良好条件,在天体物理伽莫夫能量窗口开展核天体关键反应^(25)Mg(p,γ)^(26)Al、^(19)F(p,α)^(16)O、^(13)C(α,n)^(16)O和^(12)C(α,γ)^(16)O的直接测量,为理解恒星演化和元素起源提供新的数据。目前,已经在地面上对加速器装置、束流稳定性、靶、探测器以及电子学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地面实验内容包括高纯锗探测器效率刻度,^(25)Mg(p,γ)^(26)Al在304 keV的共振强度测量,^(19)F(p,δ)^(16)O的截面测量,聚乙烯作为慢化体的中子探测器的设计、加工和效率刻度,靶的设计和稳定性检测等。JUNA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地面实验已取得一系列关键进展和初步成果。在不远的将来,JUNA项目将有序开展地下实验,完成设定目标,也将促进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助力于天体演化中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 柳卫平 李志宏 何建军 何建军 连钢 郭冰 连钢 郭冰 苏俊 孙良亭 李云居 崔保群 孙良亭 武启 安竹 符长波 甘林 贺国珠 Alexander Heger 甘林 贺国珠 黄宁 江历阳 黄翰雄 李荐民 江历阳 李涛 李荐民 罗小兵 李涛 韩治宇 罗小兵 马田丽 梅东明 南威克 南巍 陈晨 张昊 张龙 曹富强 钱永忠 秦久昌 任杰 钱永忠 秦久昌 王鹏 王硕 王友宝 王鹏 颜胜权 王友宝 许世伟 颜胜权 曾晟 于祥庆 张辉 曾晟 张立勇 张宁涛 张奇玮 张立勇 方晓 张宁涛关键词:天体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