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赛红

作品数:16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聚糖酶
  • 6篇葡聚糖酶
  • 6篇Β-葡聚糖酶
  • 4篇食用
  • 4篇食用菌
  • 4篇饲料
  • 4篇里氏木霉
  • 3篇营养
  • 3篇产酶
  • 3篇产酶条件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相色谱
  • 2篇木聚糖
  • 2篇木聚糖酶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6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6篇顾赛红
  • 9篇孙建义
  • 9篇李卫芬
  • 4篇邢增涛
  • 4篇许梓荣
  • 3篇谭琦
  • 3篇杨海峰
  • 3篇赵志辉
  • 3篇桂明英
  • 3篇王红梅
  • 1篇韩烨
  • 1篇韩薇
  • 1篇刑增涛
  • 1篇黄志英
  • 1篇张部昌
  • 1篇缪德年
  • 1篇杨海锋
  • 1篇姜萍萍
  • 1篇张卫萍

传媒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菌物系统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里氏木霉β-葡聚糖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2
2001年
研究了里氏木霉GXCβ -葡聚糖酶的稳定性。结果发现 :β-葡聚糖酶粗酶液的稳定性高于纯酶液 ,两者的耐热温度分别为 70℃和 6 0℃ ,其pH稳定范围都为 3.0~ 5 .0。Cu2 +,Mn2 +和Fe3+对酶有抑制作用 ,Zn2 +和Co2 +有激活作用 ,其他离子Ca2 +,Mg2 +,Fe2 +和K+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β -葡聚糖酶有不同的作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 β
李卫芬孙建义顾赛红
关键词:里氏木霉Β-葡聚糖酶稳定性饲用酶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酸化剂中甲酸和丙酸含量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水超声提取样品,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饲料酸化剂中甲酸和丙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C_(18)柱[250 mm×4.6 mm(I.D.),5μm],乙腈+0.02%磷酸溶液(5+95,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检测结果表明:甲酸和丙酸在100~2 0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5.8%~99.2%。
黄志英赵志辉顾赛红
关键词:饲料酸化剂甲酸丙酸高效液相色谱
食用菌中总糖含量测定国家标准
邢增涛杨海峰谭琦桂明英顾赛红王红梅
通过研究,修定了食用菌中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国家标准。该标准适用于食用菌中总糖含量的测定。将该标准应用于检测采后食用菌(包括蟹味菇、灰树花和白灵菇)贮藏过程中总糖的含量,能准确简便地指示食用菌总糖含量的变化情况,是食用菌采...
关键词:
关键词:食用菌总糖
黑曲霉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cDNA片段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7
2001年
孙建义李卫芬顾赛红许梓荣
关键词:黑曲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CDNA片段克隆造纸工业
食用菌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国家标准
邢增涛顾赛红谭琦桂明英王红梅杨海峰
通过研究,修定了食用菌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法国家标准。该标准适用于食用菌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将该标准应用于检测采后新鲜食用菌(包括蟹味菇、灰树花和白灵菇)贮藏过程中粗脂肪的含量,能准确简便地指示食用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关键词:
关键词:食用菌粗脂肪
木霉GXC产β-葡聚糖酶条件和酶学性质被引量:27
2001年
研究了木霉GXC产 β 葡聚糖酶的条件。结果表明 ,最适产酶碳源为麸皮 ,氮源为硫酸铵 ;产酶的最适条件为 :初始pH为 4 0~ 5 0 ,30℃培养 44h。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G 2 5、SephadexG 1 0 0和DEAE SephadexA 50柱层析得到纯β 葡聚糖酶 ,SDS PAGE凝胶电泳显示一条带 ,测得分子量为 35kD。该酶最适反应pH5 0 ,最适反应温度为 60℃ ,在 40℃以下、pH4 0~ 5 0酶活力相对稳定。 5 0mmol L以下的Ca2 +、Zn2 +和Fe2 +,以及 1 0 0mmol L以下的Co2 +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 ;而Cu2 +和Fe3+具有抑制作用。
孙建义李卫芬顾赛红
关键词:Β-葡聚糖酶木霉产酶条件纯化
小肽转运蛋白(PepT1)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2年
小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 ,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小肽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运系统 ,与游离氨基酸相比 ,小肽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 ,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等特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小肽转运机制的特点和小肽转运蛋白(PepT1)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PepT1分子结构特点 ,PepT1cDNA的克隆 ,不同动物之间PepT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 ,PepT1mRNA在不同动物、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以及营养水平对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 ;
孙建义许梓荣李卫芬顾赛红
关键词:蛋白质跨膜转运动物营养水平基因
五种食用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及营养评价被引量:68
2009年
研究测定了五种食用菌中氨基酸的含量,并利用五种非生物学指标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五种食用菌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达到45.94%、37.62%、42.45%、41.54%、35.98%。茶树菇和姬松茸的限制性氨基酸为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鸡腿菇、香菇和黑木耳的限制性氨基酸是缬氨酸。不同的评价指标对蛋白质进行营养评价,评价结果会有所差异。
姜萍萍韩烨顾赛红张卫萍刑增涛
关键词:食用菌氨基酸营养评价
赭曲霉毒素A对BHK细胞毒害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以叙利亚仓鼠肾细胞(BHKcell)为模型,用噻唑兰(MTT)法检测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和DNA梯形条带法检测OTA对细胞DNA的损伤,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中SOD活力的变化,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MDA的含量。结果显示:OTA对BHK细胞活力的影响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染毒12h后,2.5、5、10、20和40μg·mL-1OTA剂量组BHK细胞的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至染毒24h,40μg·mL-1OTA染毒剂量组细胞活力下降达90%。OTA对BHK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同样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除2.5μg·mL-1剂量组外,其余各剂量组的彗尾DNA含量和拖尾率差异极显著(P<0.01),40μg·mL-1剂量组的细胞拖尾率是对照组的80倍。40μg·mL-1OTA处理BHK细胞24h后检测到特征性的凋亡梯形条带,而对照组则未检测到。OTA作用于BHK细胞使细胞内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OTA染毒24h后,40μg·mL-1OTA剂量组细胞内SOD活力降低至对照组的25%,培养液中MDA含量较对照组增高了500%。上述结果表明:OTA对BHK细胞活力的影响与细胞内过氧化物的大量生成和抗氧化酶活力下降有关,且对细胞DNA造成损伤,引起细胞凋亡。
韩薇缪德年张部昌顾赛红赵志辉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毒害作用单细胞凝胶电泳BHK细胞SODMDA
食用菌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国家标准
邢增涛王红梅谭琦桂明英顾赛红杨海峰
通过研究,修定了食用菌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法国家标准。该标准适用于食用菌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将该标准应用于检测采后新鲜食用菌(包括蟹味菇、灰树花和白灵菇)贮藏过程中粗蛋白的含量,能准确简便地指示食用菌粗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关键词:
关键词:食用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