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希福
- 作品数:25 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海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水华的摄食与调控作用被引量:26
- 2001年
- 韩希福王荣
- 关键词:海洋浮游动物海洋浮游植物水华摄食
- 虹鳟在河北涞源生长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在河北涞源的生长特性。虹鳟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4.198×10^-5L^2.8288(n=71,r=0.9986);体长与鳞长的关系为R=0.01665L+0.2434(n=71,r=0.9844)。虹鳟的个体生长规律的Von Bertalanffy方程各参数为t=0.6655,L∞=782.9,W∞=6439.4。虹鳟的大生长期在3-4龄间。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成鱼的最佳上市规格为2.2斤,不得大于3.5斤。并提出最合适的养殖周期。
- 韩希福王军萍
- 关键词:虹鳟体长体重
- 几种物质对金鱼的诱食活性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采用迷宫装置、通过液体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二甲亚砜和5种市售香精对金鱼的诱食活性。结果表明:二甲亚砜、葡萄香精和菠萝香精对金鱼有显著的诱食活性,而杨梅香精、荔枝香精和桔子香精则无诱食活性。
- 韩希福王军萍
- 关键词:金鱼诱食活性二甲亚砜香精
- 虹鳟染色体组型的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1955年Wright首次利用囊胚细胞研究了虹鳟(Oncorhynchusmykis)的染色体,证明其2n=60。以后又有许多学者用各种方法研究了虹鳟的核型[1~8],得到不尽相同的结果。国内马涛等[9]1987年报道了热休克诱导虹鳟四倍体的研究成...
- 王军萍韩希福王所安
- 关键词:虹鳟染色体核型
- 稀土元素镧(Ⅲ)与铈(Ⅲ)对盐卤虫的急性致毒效应被引量:6
- 1998年
- 研究了稀土元素镧与铈对盐卤虫(Artemiasaline)的急性致毒效应。盐卤虫在硝酸镧溶液中暴露12、24、48、72、96h的中间忍受限分别为8978、8141、6912、6714、6647mg·L-1,在硝酸铈溶液中暴露12、24、48、72、96h的中间忍受限分别为9075、9011、6400、4500、4000mg·L-1。稀土元素镧、铈对盐卤虫属低毒物质。
- 韩希福王军萍刘存岐
- 关键词:镧铈致毒效应水产养殖
- 全文增补中
- 白洋淀重新蓄水后鱼类组成的生态学分析被引量:10
- 1991年
- 白洋淀地处京、津、保三市之间,是华北平原上的最大湖泊,现有面积366平方公里。历史上鱼、米、粮、航四业兴旺。但自1983年来,连续干淀三次,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渔业资源,使鱼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1988年8月,白洋淀重新蓄水,淀区的渔业资源开始恢复。为了摸清白洋淀重新蓄水后的鱼类组成和渔业资源现状,为白洋淀的渔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我们于1991年4~8月两次对白洋淀的鱼类进行了调查。
- 韩希福王所安曹玉萍王军萍
- 关键词:鱼类生态学
- 白洋淀麦穗鱼的生物学被引量:12
- 1995年
- 本文论述了白洋淀麦穗鱼的食性、年龄生长和繁殖.
- 韩希福李书宏
- 关键词:麦穗鱼生物学
- 渤海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种群垂直移动生态适应性模型研究被引量:10
- 2001年
- 用最优化适合度种群生态学模型模拟研究了中华哲水蚤和小拟哲水蚤种群在渤海生态系统中的垂直移动模式。生命周期、世代时间、繁殖力和产卵量是决定这两种桡足类垂直移动的主要因素。在中华哲水蚤生活史类型中 ,无水平流动或水平流动速率很小时 ,昼夜的垂直移动能使其获得最优的生态适合度。水流的增加或方向的改变会使其在底层的停留时间增加。在小拟哲水蚤生活史类型中 ,随着水流的增加及其随之而来的损失率增高 。
- 韩希福王荣王军萍
- 关键词:中华哲水蚤生态适应性海洋生态
- 鱼类诱食剂的研究被引量:18
- 1994年
- 本文概述了鱼类诱食剂作用的生理机制,总结了诱食剂的研究方法,综述了各国学者在诱食剂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加强诱食剂研究和生产的重要性。
- 王军萍韩希福
- 关键词:鱼类诱食剂
- 拒马河源北方条鳅的生物学被引量:8
- 1992年
- 北方条鳅 Nemacheilus toni (Dybowski)隶属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eilinae、条鳅属。分布于黄河以北的山涧和冷水溪流中。
- 王军萍韩希福
- 关键词:生物学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