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韩国锋

韩国锋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岩石
  • 2篇岩石力学
  • 2篇渗流
  • 2篇渗透性
  • 2篇裂隙
  • 2篇孔隙
  • 1篇岩石裂隙
  • 1篇应力耦合
  • 1篇渗流特性
  • 1篇煤体
  • 1篇煤体结构
  • 1篇孔隙度
  • 1篇非达西流
  • 1篇峰后
  • 1篇边坡
  • 1篇边坡稳定
  • 1篇边坡稳定分析
  • 1篇侧向应力
  • 1篇达西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作者

  • 7篇韩国锋
  • 5篇刘晓丽
  • 5篇王恩志
  • 1篇林鹏
  • 1篇王维华
  • 1篇霍中刚
  • 1篇刘永茜
  • 1篇何冠鸿

传媒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孔隙岩石破损后渗透特性分析
通过高孔隙岩石的渗流应力耦合实验,对岩石变形和破损过程中的渗流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岩石破损后的渗透性变化趋势,给出了渗透率与应力应变,体积应变的实验关系,探讨了破损岩石渗透性变化机理。
王恩志韩国锋刘晓丽
关键词:渗透性
文献传递
岩石峰后非达西流问题的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许多学者从瞬态法测岩石渗透性的压差时间序列计算出渗流速度序列,发现渗流速度与压差梯度不是线性关系,认为岩石峰后存在非达西流。针对该问题,求解了瞬态法中的非稳定渗流问题解析解,发现即使在达西定律适用的情况下,瞬态法中所谓的渗流速度与压差梯度也不是线性关系。另外,利用峰后实测岩石侧向位移与渗透系数的关系、分析峰后渗流雷诺数,说明目前试验中发现的峰后高速非达西流是值得商榷的。但是随着裂隙开度的增大,水力梯度的增加,出现高速非达西流是必然的。
韩国锋王恩志刘晓丽
关键词:岩石峰后非达西流
裂隙岩质边坡渗流与非连续变形耦合过程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是岩质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离散裂隙网络(DFN)模型用于研究裂隙岩体渗流,具有概念简单、效率高、适用性强的优点,是研究裂隙岩体渗流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是专门针对裂隙岩体的非连续特性提出的一种变形场求解方法,能够更加真实地刻画工程岩体。将DFN模拟和DDA方法结合起来,提出基于DDA-DFN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给出考虑裂隙渗流情况下岩体块体系统的瞬时平衡方程,用于研究裂隙岩体变形对渗流的影响和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利用该耦合模型,对一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库蓄水后,地下水大幅度抬升,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加剧,导致边坡裂隙岩体中的关键部位发生大变形甚至破坏,进而触发边坡的进一步失稳。实例分析验证了这种方法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
刘晓丽林鹏韩国锋何冠鸿
关键词:岩石力学边坡稳定分析
侧向应力对裂隙渗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前不同试验者得出的侧向应力对裂隙渗透性影响的结果存在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侧向应力对裂隙有多方面的影响。侧向应力引起裂隙开度增加、壁面磨损、充填物压缩。这些对裂隙渗透性有不同的影响。根据裂隙是否存充填物,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应力对裂隙渗透性影响的表达式。当不存在充填物时,裂隙渗透性与侧向应力呈指数关系,当存在较多充填物时呈负指数关系。把两种情况写成统一的指数形式,认为裂隙存在少量充填或者裂隙壁面磨损时也是适合的。利用已有的试验成果对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本文建立的表达式与试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韩国锋王恩志刘晓丽
关键词:岩石裂隙渗透性侧向应力
压缩带形成过程中渗透性变化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压缩带的形成能够较大地降低岩石渗透性,存在潜在的经济价值。为研究岩石在压缩带形成过程中的渗透性变化特征、卸载围压时渗透性变化、体积应变与渗透性变化的关系,利用风化的高孔隙率岩石进行三轴试验,同时测量渗透性。试验中得到discrete压缩带、高角度剪切带、以及discrete压缩带、diffuse压缩带和高角度剪切带中2种的混合形式。试验中观察到3种不同类型的渗透性变化曲线。渗透性一般随轴向应变的增加而降低,在形成第一个局部化结构过程中渗透性突然大幅度降低。渗透性降低一般在2个数量级以内,大部分在1个量级以内。这比其他2~3个量级渗透性降低的结果小,但与试验中岩石颗粒破碎不严重相符合。在加载的后期,试件体积膨胀,而渗透性降低。因此,可能存在孔隙率增加而渗透性降低的现象。卸载围压过程中渗透性存在不同类型:有的渗透性随围压降低一直增加,而且增加越来越快;有的渗透性随围压降低先降低,而后增加。
韩国锋王恩志刘晓丽
关键词:岩石力学
不同卸载速率下受载煤体裂隙结构演化机制被引量:13
2020年
针对受载煤体卸压过程裂隙发育数据难以捕捉的现状,设计了受载煤体伪三轴瓦斯渗流实验,完成了受载煤体加载和卸载过程的应力-应变-渗透率动态监测。同时基于能量守恒定理,开展了卸载过程中不同卸载速率下的能量分配比较,阐释了卸载速率对裂隙发育和渗透率变化的控制作用,并通过煤样裂隙监测数据对比予以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卸载过程中的煤体裂隙结构受卸载速率影响,围压卸载速率越高,I类和II类裂隙越发育(所占比率增高),I类裂隙数量较原始数量增幅甚至超过1倍,II类裂隙数量提高74.13%;在卸载过程中渗透率曲线整体可分为3段:线性段、抛物线段和稳定段,而决定其3段曲线分布的关键因素是煤体弹性模量大小、加载强度和卸载速率;随着卸载速率的提高,煤体渗透率加大,线性段斜率和抛物线段曲率半径逐步增加,线性段斜率由0.0548逐步升高至0.0919,0.1388和0.2164,抛物线曲率半径逐步增大,顶点曲率半径分别达到1.232,1.334,1.863和2.014,渗透率稳定的应力临界点不断减小,由15.26 MPa降低至14.08,13.14和10.88 MPa;煤体渗透率的变化可以通过裂隙长度增量进行量化表征,相同实验条件下,渗透率增量与裂隙长度增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统计数据显示,围压卸载速率越高,弹性能转化率越低,裂隙发育能耗越高,高速卸载(加卸比1∶8)可使煤体破裂能耗超过80%,而低速卸载(加卸比1∶1)的裂隙能耗仅有25.62%;比较研究发现,高速卸载过程中煤体能量释放的主体引发原有裂隙扩展,而不是导致新裂隙的萌生,裂隙发育能耗与卸载速率之间呈对数关系。
刘永茜刘永茜韩国锋霍中刚王维华
关键词:煤体结构裂隙孔隙度
岩石损伤过程中的渗流特性被引量:17
2011年
目前人们对岩石损伤后渗透性变化定性、定量方面的认识都存在不足,通过分析中国大量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性试验的成果,总结出目前岩石破损过程渗透性变化的4种类型。分析了岩石孔隙、裂隙、岩性等因素对于形成4种不同渗透性变化类型的影响,以及围压对渗透性发展演化的作用。峰值前一般渗透性随围压增加而减小,但峰后比较复杂,值得继续研究。统计分析了目前试验中岩石渗透性的变化范围,结果表明:一般软岩渗透性变化较小,脆性岩石渗透性变化较大。从目前围压1MPa-40MPa的全应力应变渗透性试验结果来看,97%渗透性变化不超过1000倍,其中85.9%渗透性变化不超过100倍。提出岩石破坏后是否出现高速非达西流需要从有效应力考虑,提出了渗流失稳与渗流作用下结构失稳的区别。
韩国锋王恩志刘晓丽
关键词:岩石渗流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