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静倩

作品数:59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2篇除草
  • 12篇除草活性
  • 11篇玉米
  • 8篇杂草
  • 8篇除草剂
  • 7篇吡唑
  • 6篇园艺
  • 6篇园艺植物
  • 6篇污染
  • 5篇增效剂
  • 5篇生态
  • 5篇生态安全
  • 5篇农药
  • 5篇嘧磺隆
  • 5篇噻虫嗪
  • 5篇化合物
  • 4篇烟嘧磺隆
  • 4篇种衣剂
  • 4篇戊唑醇
  • 4篇小麦

机构

  • 59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唐山出入境检...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保定职业技术...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保定市回民中...
  • 1篇河北保定一中

作者

  • 59篇霍静倩
  • 56篇张金林
  • 18篇赵斌
  • 17篇张哲
  • 9篇齐萌
  • 8篇董金皋
  • 6篇康占海
  • 5篇陶晡
  • 4篇李成
  • 4篇齐爱勇
  • 4篇赵斌
  • 3篇时翠平
  • 3篇贾子林
  • 2篇龚占虎
  • 2篇程曼
  • 2篇崔彦宏
  • 2篇袁洪波
  • 2篇敖兰
  • 2篇邢继红
  • 2篇高书涛

传媒

  • 15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农药
  • 3篇农药学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玉米科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现代农药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异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胺异香豆素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将3-己基-4-氰基-6,7-二甲氧基异香豆素(A)、亚铜催化剂、乙醛肟(B)放入反应容器中,加入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搅拌回流。反应1h,冷却后,抽...
董海焦张哲张金林赵斌霍静倩齐蒙贾子林
文献传递
55%苯磺隆·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55%苯磺隆·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和田间推荐使用剂量。[方法]小麦返青后、拔节前,一次性喷药后于不同时期调查杂草防效和对小麦影响。[结果]55%苯磺隆·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的田间推荐用量为24.75~33 g a.i./hm2。施药28 d后对杂草株数总体防效达81.70%~99.00%,鲜质量总体防效达90.73%~99.33%。[结论]55%苯磺隆·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能够有效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并对小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霍静倩王亚楠康占海张金林
关键词:阔叶杂草除草效果
噻虫嗪和杀虫单对玉米蚜的防效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明确噻虫嗪和杀虫单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果,利用浸渍法,测定了噻虫嗪、杀虫单及其5种不同比例的混剂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噻虫嗪与杀虫单混用防治玉米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噻虫嗪与杀虫单有效成分含量比例为1∶1时共毒系数最高,效果最佳。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40%噻虫嗪·杀虫单悬浮剂施用剂量135~270 g/hm^2条件下对玉米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郑单958生长安全,因此,可用于玉米蚜的防治。
党晶晶许文超张红芹陈世宇王亚楠霍静倩张金林
关键词:噻虫嗪杀虫单玉米蚜农药防治
一种新化合物及其在除草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领域,公开了一种新的除草活性化合物及其在杂草防除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新的除草活性化合物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具有很好的活性。将本发明所述的新的除草活性化合物制成悬浮剂和可分散油悬浮剂施用于田间,对杂草...
赵斌董金皋张金林霍静倩张哲
文献传递
驼源莠去津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22年
为构建莠去津的快速监测技术,本试验通过美洲驼免疫,成功建立了基于美洲驼多克隆抗体的莠去津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通过棋盘法确定了最佳包被抗原和抗血清稀释倍数,对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交叉反应性试验和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反应体系,确定最优NaCl浓度为0.2 mol/L,最优甲醇浓度为5%,最佳缓冲液pH值为7.4,在最优条件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的IC_(50)为12.13 ng/mL;同时利用其他3种三氮苯类除草剂及常见环境代谢物进行了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试验,其对特丁津、西玛津和对去异丙基莠去津的交叉反应率较高,其他化合物交叉反应率较低;取河流水进行了实际样品的添加回收试验,试验结果与LC-MS比对,添加回收率在90.1%~114.2%之间,说明驼源多克隆抗体的莠去津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可用于检测环境实际样品。
齐萌周惠霍静倩张金林
关键词:莠去津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分析
Co1.5-玉米秸秆生物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高效降解莠去津的研究
2024年
为解决莠去津的大量使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通过水热、煅烧法成功制备出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复合材料Co1.5-玉米秸秆生物炭并构建了过一硫酸盐高效降解体系。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和比表面积及孔径表征,获得Co1.5-玉米秸秆生物炭催化剂的结构特征信息。对Co1.5-玉米秸秆生物炭/过一硫酸盐体系降解性能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Co1.5-玉米秸秆生物炭浓度为0.010 g/L、过一硫酸盐浓度为0.075 g/L时,Co1.5-玉米秸秆生物炭/过一硫酸盐体系30 min对莠去津的降解率达到97.96%。本研究为新型高效、绿色催化剂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制备方案,并为实际废水的治理提供了科学参考。
段伟迪张志欣赵旺杨冬臣安泽秀霍静倩陈来张金林
关键词:莠去津钴基催化剂生物炭
一种具有高效解磷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的解磷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本发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8241.本发明涉及的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高...
时翠平霍静倩赵斌齐萌张金林董金皋
文献传递
一类含呋喃的嘧啶联吡唑甲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含呋喃的嘧啶联吡唑甲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涉及含呋喃的嘧啶联吡唑甲酰胺类衍生物,它们具有如Ⅴ所示的化学结构通式。<Image file="DDA0001065402830000011.GI...
霍静倩张金林赵斌
文献传递
“一杀一封”除草技术在河北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除中的研究及应用
2025年
为筛选出适合河北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防除杂草的有效方法,采用“一杀一封”除草技术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均对杂草具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其中,200 g/L草铵膦水剂7500 m L/hm^(2)+40%砜吡草唑悬浮剂450 m L/hm^(2)处理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000 m L/hm^(2)+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275 m L/hm^(2)+330 g/L二甲戊灵乳油3000 m L/hm^(2)处理药后28 d的总草株防效分别达到92.3%和90.1%,且对玉米和大豆的生长无不良影响。本研究所集成的化学防控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河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杂草防控的关键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康佳杨宇齐智唐甜绮杨喆王正忠霍静倩张金林
关键词:玉米大豆田间试验
一种高效降解烟嘧磺隆的黑曲霉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降解烟嘧磺隆的黑曲霉菌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黑曲霉菌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8438。本发明涉及的黑曲霉菌能够在5天内将400?mg·L...
赵斌张金林董金皋邢继红霍静倩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