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歧龙
- 作品数:34 被引量:2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替代进口高性能烟叶解把刀的开发研究
- 2005年
- 研制出一种微合金化高碳低合金工具钢及其低温二次硬化工艺技术,其主要力学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此研制生产出可替代进口的高性能烟叶解把刀,其主要使用性能及性价比明显超过国外进口产品。对解把刀的微合金化设计及热处理工艺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 杨兵雍歧龙
- 关键词:微合金化工具钢
- V-N钢焊接粗晶区的组织和韧性研究
- 在不同焊接工艺下对V钢、V-N钢、V-Ti-N三种钢的焊接粗晶热影响区的组织和韧性进行了研究。利用Gleeble3500模拟粗晶区的焊接过程,将锻后试样重新加热到峰值温度1350℃后给以不同的热输入量并以相应的t<,8/...
- 方芳雍歧龙杨才福苏航
- 关键词:焊接粗晶区相变温度
- 文献传递
- 复合强韧化处理Cr WMn制钉模脆断机理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 ,对复合强韧化处理CrWMn制钉模的组织形貌及断口特征进行了观测分析 ,由此对其脆性断裂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脆性断裂本质上属回火脆 ,服役过程中应力诱发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加剧了这种脆性 .研究结果为确定低合金工具钢M -B复相处理的应用范围 。
- 李永福葛夏文彭澎雍歧龙
- 关键词:CRWMN复合强韧化处理脆性断裂金相分析
- 复合强韧化处理9SiCr制钉模失效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通过断口分析 ,扫描电镜观察 ,服役前后试样的透射电镜比较和残余奥氏体测定 ,对经复合强韧化处理的 9SiCr制钉模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 :断裂失效属回火脆 ,服役时应力诱发残余奥氏体AR转变为M加剧了这种脆性。
- 李永福葛夏文彭澎张晓英雍歧龙
- 关键词:复合强韧化处理9SICR钢
- 13Cr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被引量:19
- 2011年
- 采用TEM、SEM等研究13Cr超级马氏体不锈钢不同热处理后的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试验用钢淬火后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800、850、900、950、1000、1050和1100℃淬火后试样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为16.8~56.88μm;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原始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马氏体板条束逐渐粗大。不同温度淬火650℃回火,A钢和B钢的组织均为保留原马氏体位相的细小回火马氏体。试样在1050℃淬火并在不同温度回火后有逆变奥氏体产生,在650℃以下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逆变奥氏体含量逐渐增多,且回火后逆变奥氏体主要以长条状及菱形状分布于马氏体板条束间及奥氏体晶界处。
- 刘玉荣业冬徐军姜雯周永恒刘鑫李俊苏杰雍歧龙赵昆渝
- 关键词:超级马氏体不锈钢逆变奥氏体
- 氮含量对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理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氮质量分数对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十分清晰。设计并冶炼了氮质量分数为0.02%~1.20%的无镍奥氏体不锈钢,对不同氮质量分数钢的晶格常数、线膨胀系数、电阻率、耐汗液腐蚀性能、自腐蚀电位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氮质量分数的增加使材料的晶格常数随着线性增大,获得了氮质量分数与晶格常数的定量关系。氮质量分数越高,材料的膨胀系数和电阻率越大。不同氮质量分数试验钢经720h人工汗液腐蚀后,氮质量分数最低(0.02%)和最高(1.20%)时,试验钢严重腐蚀,而其他钢未被腐蚀。试验钢的自腐蚀电位首先随着氮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峰值出现在氮质量分数为1.05%时,氮质量分数为1.20%的钢其自腐蚀电位下降至低于氮质量分数为0.60%钢的水平。
- 宁小智邢长军雍歧龙翁建寅
- 关键词:高氮钢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 热处理对超级马氏体不锈钢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对两种(含W、Cu,不含W、Cu)超级马氏体不锈钢(SMSS)进行1050℃保温0.5 h后淬火及不同温度(550℃、650℃、750℃)保温2 h的回火处理,在饱和CO2浓度下,Cl-浓度为2.12%的NaCl溶液中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其耐蚀性能。循环极化曲线分析结果证实,回火温度对耐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并且550℃时耐腐蚀性能最好;含W、Cu的SMSS具有较高的点蚀电位。交流阻抗分析表明,回火温度为550℃的样品具有最高的阻抗值,形成的钝化膜最稳定。
- 徐军李俊姜雯业冬龙晋明雍歧龙苏杰赵昆渝
- 关键词: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点蚀电位交流阻抗
- 1900MPa级超高强度不锈钢的研制被引量:14
- 2008年
- 研制出一种Rm≥1900 MPa的铬-镍-钴-钼系大规格棒材(φ200 mm)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不锈钢,通过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八种不同成分的铬-镍-钴-钼系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合金成分。结果表明:优化成分后得到一种高强(Rm=1940 MPa)、高韧(AKU2=55 J,KIC=104 MPa.m^(1/2))的马氏体时效不锈钢。
- 刘振宝杨志勇雍歧龙梁剑雄孙永庆李文辉卢伦
- 关键词:马氏体时效不锈钢析出相
- 二元微合金碳氮化物化学组成与固溶度的热力学计算以及钢材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被引量:1
- 1992年
- 采用热力学计算方法推导出二元微合金碳氮化物的化学组成及有关元素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的理论计算式,由此从理论上深入分析讨论了钢材化学成分对二元微合金碳氮化物化学组成的影响规律并导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 雍歧龙吴宝榕孙珍宝王桂金
- 关键词:化学组成固溶度热力学
- 1Cr12Ni3Mo2VN耐热钢淬火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1Cr12Ni3Mo2VN耐热钢的淬火工艺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1 030℃以上时,奥氏体晶粒显著长大,淬火后获得粗大的马氏体,抗拉强度和冲击韧度都显著降低;残余奥氏体发生热失稳分解是引起试验钢淬火缓冷后冲击韧度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最佳淬火工艺为(1 010~1 030℃)×1 h油冷,试样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 谢学林杨钢傅骏雍歧龙
- 关键词:耐热钢淬火温度力学性能